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莲娥

作品数:42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子宫
  • 6篇血清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5篇卵巢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妇科
  • 3篇妊娠
  • 3篇胎盘
  • 3篇盆腔
  • 3篇腔镜手术
  • 3篇综合征
  • 3篇绝经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机构

  • 4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41篇周莲娥
  • 17篇王世军
  • 8篇张清泉
  • 7篇姚峥
  • 6篇万安霞
  • 5篇王力红
  • 5篇张娴
  • 5篇康保华
  • 4篇吴晓光
  • 4篇黄小波
  • 4篇吴宇彤
  • 4篇王香平
  • 4篇李雪芬
  • 3篇沈霞光
  • 3篇陈升平
  • 3篇肖群
  • 2篇姜萍
  • 2篇迟心左
  • 2篇尹迪
  • 2篇李丹

传媒

  • 6篇中国妇产科临...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病案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CI国际医院认证与中国医院评审标准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黄小波吴宇彤王力红李雪芬周莲娥姚峥吴晓光
女性盆腔脓肿45例保守与手术治疗方法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行手术治疗,34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本组患者中68.9%(31/45)发病年龄为35~4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临床诊断正确率为71.1%(32/45).误诊率达28.9%(13/45).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5~7 d,术后恢复好,痊愈出院.穿刺治疗患者穿刺后腹痛及腹胀症状均立即明显改善,再结合抗生素治疗,3~7d痊愈出院.结论 女性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误诊率较高.治疗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首选,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价值,避免了炎性反应扩散及脓毒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康保华周莲娥迟心左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脓肿穿刺抽液术
腹腔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相关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腹腔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疾病、手术方式、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既往盆腔手术史、损伤原因、诊断方法、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1例外院转诊本院;妇科恶性肿瘤9例,深部浸润型内异症3例,子宫腺肌病3例,子宫大肌瘤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3例;术中发现4例,术后发现13例;术后发现患者中,主要症状为阴道流液10例,腹膜刺激症继发高热2例,腰痛1例;既往盆腔手术史11例;出现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主要为能量器械热损伤10例,缝扎2例,切割钳夹4例,血运障碍1例;引流液肌酐检查9例,盆腹腔增强CT检查见造影剂外溢4例;术中发现4例输尿管损伤患者及时处理,预后良好,术后发现13例经膀胱镜放置双J管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容易造成输尿管的损伤。能量器械热损伤是造成输尿管损伤的重要原因。输尿管损伤一经诊断即时处理,预后良好。
郑丽鸿张清泉杨楚琪周莲娥王世军
关键词:输尿管损伤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明胶酶-2、明胶酶-9与卵巢上皮性肿瘤
2006年
目的了解明胶酶(MMP-2、MMP-9)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明胶酶谱方法对2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1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MMP-2、MMP-9蛋白分析。结果MMP-2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14 322±1 324.8、11 657.9±759.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28 822.1±2 739.9、22 081.9±1 924.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和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血清中的在表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提示活性形式在癌组织中起作用。
陈升平王香平周莲娥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明胶酶血清
9例盆腔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盆腔结核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提高其术前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9例盆腔结核的诊断过程,并与同期收治的卵巢囊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盆腔结核患者多有盆腔以外的结核病史、结核接触史和不孕史;伴有腹水的盆腔结核易被误诊为上皮性卵巢癌;而单纯形成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盆腔结核易被误诊为卵巢囊肿。结论提高盆腔结核的诊断率关键在于重视病史的询问对及盆腔和腹腔的检查,疑为盆腔结核时,应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对诊断确有困难者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周莲娥王香平
关键词:结核女性生殖器
血清明胶酶(MMP-2、MMP-9)与子宫内膜癌被引量:1
2005年
王香平陈升平周莲娥
关键词:明胶酶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浸润
医用加热设备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加热设备,包括输液袋加热装置,输液袋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加热板,两个加热板之间通过弹性可伸缩件连接,以使两个加热板能够夹持在输液袋的两侧;两个加热板与电源电连接,用于对输液袋进行加...
尹迪刘萍王世军周莲娥邬燕萍
对中国医院评审标准的再认识
国务院曾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医院评审标准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为探讨医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思路与途径,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评审指导原则框架,本文...
黄小波吴宇彤李雪芬周莲娥姚峥吴晓光
关键词:医院评审标准护理教学质量护理安全
文献传递
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抗NMDAR脑炎9例女性患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多起病于精神异常或抽搐,临床表现多样,如意识减退、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异常、低通气等。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及脑电图无特异性,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为诊断的关键。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以神经及精神异常为主,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神经、精神科和妇科医生要充分认知该疾病,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手术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清泉周莲娥万安霞康保华肖群王世军
关键词:畸胎瘤副瘤综合征
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骨密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8 月-2020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 82 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照补充雌激素的用量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 41 例。低剂量组采用 1mg 雌激素+10mg 孕激素治疗,高剂量组采用 2mg 雌激素+10mg 孕激素治疗,2 组患者均治疗 12 个周期(每个周期 28 天)。对比 2 组患者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I)评分,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骨密度以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数据用 SPSS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患者 KI 评分均降低(P<0.05),2 组间 K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P<0.05),2 组间血清 FSH、L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血清雌二醇(E)水平均升高(P<0.05),且低剂量组血清 E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腰椎 2~4、双侧髋关节密度均升高(P<0.05),2 组间腰椎 2~4、双侧髋关节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与高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防止骨丢失,但应用低剂量雌激素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张娴王世军周莲娥沈霞光王肖然张清泉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孕激素性激素骨密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