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书欣

作品数:22 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5篇油气
  • 4篇砂岩
  • 4篇储集
  • 4篇储集层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层
  • 2篇地质
  • 2篇油气藏
  • 2篇油气勘探
  • 2篇粘土
  • 2篇三角洲
  • 2篇松辽盆地
  • 2篇气藏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机构

  • 20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英国威尔士大...

作者

  • 20篇周书欣
  • 3篇王建国
  • 3篇卓胜广
  • 2篇杜鸿烈
  • 2篇姜耀俭
  • 2篇王文广
  • 1篇王兴涛
  • 1篇肖丽华
  • 1篇姜贵周
  • 1篇张庆石
  • 1篇王行信
  • 1篇李捷
  • 1篇王海云
  • 1篇孟元林
  • 1篇张秀莲
  • 1篇柳彬德
  • 1篇王东坡
  • 1篇张忠民
  • 1篇杨庆元
  • 1篇牛犇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地球化学
  • 2篇第二届全国岩...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中—深层砂岩的次生孔隙研究被引量:10
1991年
松辽盆地北部中—深层砂岩的次生孔隙主要是由不稳定的骨架颗粒组分溶解而成,按结构系列,次生孔隙可划分为八种类型。斜长石的溶解是造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它可以在埋藏浅处开始溶解,在1000—1500m 深处溶解变得集中和剧烈。钾长石的溶解一般发生在埋藏较深处。钾长石溶解和浊沸石溶解大大丰富了深层砂岩的孔、渗条件。次生孔隙的形成不仅取决于酸性介质环境,而偏碱性的孔隙溶液对长石的溶解亦具有重要意义。
周书欣卓胜广
关键词:砂岩次生孔隙长石松辽盆地
对岩石记录中三角洲和海岸平原的判别
J.亚历山大周书欣
关键词:三角洲沿岸平原沉积相
油气化探指标的垂向逸散效应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升平地区几口探井的油气化探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地下油气藏中烃类的逸散机理、油气化探指标的选择方法和应用,并与地表化探作对比,揭示了酸解烃、紫外、荧光物质、△C、热释汞和有机亲缘关系组合等指标在垂向上的演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对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指导油气勘探和早期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周书欣王文广牛犇杜鸿烈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油气运移
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与孔隙演化被引量:10
1993年
本文根据贵州、华北和松辽盆地碳酸盐岩研究成果,对碳酸盐沉积物(岩)的成岩环境和成岩相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对各成岩环境的变化特点和识别标志提出了看法和依据。进而阐述了各成岩环境对孔隙演化、次生孔隙成因和分布之间的关系。
周书欣张秀莲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孔隙演化
湖相碳酸盐岩的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7
1993年
本文主要对湖相碳酸盐岩的生油能力、储集条件、油气藏类型以及对湖相碳酸盐岩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法进行了规律性的讨论和总结。认为半深湖和深湖相碳酸盐岩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滩相和生物礁相灰(云)岩可成为良好的储集层;其储集空间可有原生孔隙、次生溶孔和溶洞、裂缝及复合型孔缝等;油气藏类型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也有成岩圈闭和构造圈闭类型。此外,还从不同角度对湖相碳酸盐岩隐蔽油气藏的研究手段和勘探方法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周书欣王建国
关键词:湖相储集层
我国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被引量:11
1992年
随着陆相沉积盆地油气资源和其它矿床普查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湖相碳酸盐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陆续报道了一些古代和现代湖相碳酸盐岩的文章,但目前尚处于资料积累和区域性研究阶段,系统的综合性的专著尚较少。
周书欣
关键词:湖相碳酸盐岩
泥岩成岩作用对砂岩储层胶结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4
1992年
砂泥岩地层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中,泥岩成岩过程中析出的无机和有机组分伴随压实流体进入砂岩孔隙后,可使砂岩中的不稳定组分溶解产生次生孔隙,并形成新的化学沉淀和某些自生矿物,还可使早期的胶结物发生成岩变化而形成新的组分。因此,地层中泥岩的发育程度、粘土矿物、有机质的类型和丰度以及成岩变化特征都将对砂岩的胶结作用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王行信周书欣
关键词:胶结泥岩砂岩储集层
松辽盆地西部超覆带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被引量:2
1989年
松辽盆地西部超覆带,目前已发现并已圈定出控制储量面积的油藏,主要是砂岩上倾尖灭油藏。该类型油藏的砂体,在松辽盆地平缓东倾的西部斜坡上呈南北向条带状展布。砂岩条带沿上倾方向相变为泥岩,形成南北向展布的泥质岩条带。泥质岩条带象一道屏障,起到了阻止油气继续向西运移的遮挡作用。在泥质岩分布带的东侧形成了地层圈闭,使油气聚集在砂岩的上倾部位,形成了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在西部超覆带地区应以寻找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同时注意岩性圈闭与微幅度构造圈闭相结合的油气藏则是最有意义的。
杨庆元周书欣郭世源
关键词:盆地砂岩油气藏
有机粘土化学在油气生成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20
1991年
本文探讨了有机质与粘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粘土矿物容易吸附有机质。有机分子以各种方式与粘土结合成有机-粘土复合体,增强了有机质在早期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随着埋深、温度和压实程度的增加,以及介质条件的变化,早期形成的有机-粘土复合体会变得不稳定而释出有机质,后者在粘土矿物的催化下向油气转化。由此可见,有机粘土化学对油气生成研究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王行信周书欣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有机质粘土
对岩石记录中三角洲和海岸平原的判别
1989年
三角洲和海岸平原沉积可以通过在一个广阔区域中能足以判明三维相分布和不整合的岩石记录资料来相互区分。这个区别是建立在分布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象过去那种纯理论上的由海相到河流冲积相的变化。对这两类环境沉积物的区别一般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是建立在有限资料上,将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甚至可导致错误的相模式,使之引起对地下储层或煤层位置的预测出现问题。作为构造、海平面升降和自循环活动控制海岸平原的相分布模型来说,可被看作是岸线沉积类型之间的统一连续体的端员。以约克盆地中侏罗世的沉积岩为例说明由不确切的定义和不正确相模式的应用可引起的争论。中侏罗世的Ravenscar群在这里被解释为受构造和海平面升降影响的海岸平原沉积。浅海和非海相环境的反复波动被解释为受垂向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引起的,而不是自循环过程所致。
J.亚历山大周书欣
关键词:岩石三角洲储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