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脂质过氧化组织定位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光活化α-三噻吩(α-T)引起的蚊幼虫脂质过氧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用冷Schiff组织化学法,检测光活化α-T处理后的白纹伊蚊幼虫,光学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光活化α-T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组织定位。结果对照组组织均未着色,实验组中肠组织细胞、围食膜、马氏管刷状缘及管腔出现紫红色着色。结论光活化α-T能使白纹伊蚊幼虫的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且脂质过氧化的主要组织靶标为中肠和马氏管。
- 孙家梅张玲敏吕慧芳徐芳
- 关键词:白纹伊蚊脂质过氧化组织化学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α-三噻吩(α-T)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效果,与溴氰菊酯类药物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及对抗性品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WHO推荐的方法(幼虫浸渍法)测定α-T对白纹伊蚊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幼虫的LC50、LC95,α-T作用后抗性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平均化蛹时间及平均羽化时间。结果:α-T对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幼虫的LC50为9.09μg/L,敏感品系幼虫LC50为5.34μg/L;α-T与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为1.70,α-T与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溴氰菊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α-T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发育和羽化:实验组的累计化蛹率(73.41%),累计羽化率(55.17%)明显低于对照组(83.44%、85.48%),平均化蛹时间(5.52 d)、平均羽化时间(5.91 d)均较对照组(3.87 d3、.16 d)明显延长。结论:α-T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的蚊幼虫,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杀虫剂。
- 张玲敏张倩吕慧芳朱佩娴
- 关键词: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毒杀作用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作用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对α -三噻吩 (α -T)作用后的白纹伊蚊幼虫进行形态学观察 ,以进一步探讨α -T对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方法 对不同浓度α -T处理后的蚊幼虫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蚊幼虫中肠细胞出现空泡 ,伸长 ,破坏 ;脂肪体细胞轮廓不清 ,被红染的小滴填充 ,棕色颗粒增多 ;马氏管管腔狭窄 ,形状不规则 ,胞内蓝色颗粒变浅增多。结论 α -T的主要作用靶器官包括中肠、脂肪体、马氏管 ,其主要作用方式包括触杀、胃毒等。经α -T和近紫外光 (UVA)
- 张玲敏吕慧芳任晓燕朱佩娴
- 关键词:白纹伊蚊幼虫组织化学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作用机制的研究
- 目的: 研究α-三噻吩(α-T)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理学及与传统农药交互抗性问题;对α-三噻吩引起的蚊幼虫脂质过氧化(LPO)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α-三噻吩的光活化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 方法: 1.用α-T和溴氰菊酯...
- 吕慧芳
- 关键词:溴氰菊酯白纹伊蚊交互抗性酯酶脂质过氧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