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权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边坡
  • 5篇振动
  • 5篇振动台
  • 5篇振动台试验
  • 5篇台试
  • 4篇岩质
  • 4篇岩质边坡
  • 4篇微震
  • 3篇基坑
  • 2篇动力稳定
  • 2篇动力稳定性
  • 2篇顺层岩质
  • 2篇顺层岩质边坡
  • 2篇土边坡
  • 2篇频发
  • 2篇墙体
  • 2篇纵向加劲肋
  • 2篇开挖
  • 2篇基坑工程
  • 2篇加劲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建地下空间...

作者

  • 11篇刘永权
  • 8篇刘新荣
  • 5篇刘树林
  • 4篇刘永权
  • 4篇何春梅
  • 3篇杨忠平
  • 2篇柯炜
  • 1篇余瑜
  • 1篇刘成
  • 1篇刘海军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岩、土边坡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模型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岩、土边坡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模型箱,属于实验设备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欲试验用模型边坡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进行模型箱的组装;利用组装出的所述模型箱建造该类型相应的边坡模体;将建造出的所述边坡模体在该...
刘新荣柯炜刘永权杨忠平刘树林何春梅阳伟
文献传递
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以地质雷达为超前预报的主要手段,结合TGP206地震反射波法和工程地质调查法,针对某特长隧道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得到了掌子面前方典型不良地质体正演模拟合成图,以此作为地质雷达实际探测图像...
刘新荣刘永权杨忠平涂义亮
关键词:隧道工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时域有限差分法
文献传递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开挖力学效应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高层建筑、地下车站的大量建设,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桩锚支护结构因其施工方便、支护空间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深基坑中得以广泛应用。桩锚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力学效应关系到支护体系和基坑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桩锚支护结构...
刘永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能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基坑预应力锚索初始张拉锁定值取值规律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基坑工程中预应力锚索的特点,采用理论推导、算例计算、数值模拟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拉力型、压力型、荷载分散型锚索及锚拉桩上多排预应力锚索的锁定值取值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锚头刚度的差异,拉力型锚索的锁定值宜取规范规定范围的小值,而压力型锚索宜取相应的大值;荷载分散型锚索应分组张拉锁定,各分组钢绞线的锁定值与锚索自由段长度、分散间距及锚头位移有关,且离孔口距离越远,分段承载体锚索锁定值越大;锚拉桩上的多排预应力锚索应考虑锚索的张拉顺序采取不同的锁定值,基于各排锚索张拉锁定后产生的真实锚头位移的差异,上排锚索宜取较小的锁定值,下排锚索宜取较大的锁定值。相关规律可为基坑锚索的张拉锁定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永权刘永权刘新荣余瑜
关键词:基坑工程预应力锚索锚拉桩
漫滩基坑开挖土体参数随机预测赋值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漫滩基坑开挖土体参数随机预测赋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漫滩基坑开挖区域的地质勘察数据与施工信息,筛选特征参数的冗余部分,保留对土体力学参数具有影响的变量,构建完整的原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
刘新荣周小涵王林枫沙世良刘成朱博卿刘永权刘海军
频发微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以赵树岭滑坡为例
以赵树岭滑坡为原型,采用FLAC3D 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主滑面呈"W"折线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在连续作用5 次Ⅳ度地震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频发微震对边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对比,在揭示边坡滑...
刘新荣刘永权李兴旺李栋梁
关键词: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
高频次微小地震下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三峡库区(TGR)自蓄水以来微震活动加剧、强度增大,频发微震会对库区边坡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数值模拟方法,对库区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在不断微、小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失稳演化过程及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在不断地震作用后,边坡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上升,自振频率下降的速度随加载次数和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加载阶段,边坡坡面PGA放大系数不断降低,动力响应呈现减弱趋势;弱层成为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变形破坏的优势区域;边坡的破坏失稳演化过程为分段式的滑移破坏过程,上部软、硬层滑落后,剩余滑体沿着由上部弱层剪切裂缝、中部硬层次级节理拉裂缝和下部弱层剪切裂缝贯通形成的滑移面滑移破坏;UDEC数值模拟表明顺倾软硬互层边坡的累积永久位移随微震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稳定性系数则呈现递减趋势。研究成果对库区滑坡形成机制的认识和减灾、防灾有一定的价值。
刘新荣何春梅刘树林刘永权刘树林刘永权
关键词:动力稳定性
地震作用下水平层状岩质边坡累积损伤与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研究边坡在反复地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对于库区岩质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在反复地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与破坏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疲劳裂纹扩展的双K准则可以很好地解释边坡的累积损伤曲线的变化趋势,完整的累积损伤演化曲线表现出初始损伤、细观裂纹扩展、宏观裂缝扩展3个阶段;分别采用三次多项式和幂指数建立了微小地震和强震作用下边坡岩体累积损伤演化模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微小地震作用下边坡岩体累积损伤曲线表现出初期略微下降、中期线性增长、后期平缓增长的正"S"型的3段式特征,强震作用下边坡岩体累积损伤相比微震作用下有较为快速的增长,且在边坡破坏前增速加快。频发微震作用下,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在坡体上部形成阶梯型破坏面并向坡面出露,在坡体下部形成平直的剪切破坏面,坡体最终的破坏面呈阶梯状。
刘新荣邓志云刘永权刘永权路雨明
关键词:地震作用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破坏模式
一种适用于岩、土边坡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模型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岩、土边坡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模型箱,属于实验设备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欲试验用模型边坡的类型,并根据该类型进行模型箱的组装;利用组装出的所述模型箱建造该类型相应的边坡模体;将建造出的所述边坡模体在该...
刘新荣柯炜刘永权杨忠平刘树林何春梅阳伟
频发微震下库区顺层岩质边坡累积损伤演化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已有监测表明,三峡水库在每次蓄水后均能监测到不同能级的地震发生,且地震能量大多以高频度低强度的形式释放,这种次数多、震级小的地震对库区边坡的稳定性是否会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将成为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需要面临的新问...
刘永权
关键词:岩石节理循环加载顺层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