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伦波

作品数:61 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德阳市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脑损伤
  • 18篇颅脑
  • 18篇颅脑损伤
  • 9篇出血
  • 8篇手术
  • 8篇脑出血
  • 7篇地震
  • 7篇震灾
  • 7篇重型
  • 7篇溃疡
  • 7篇高血压
  • 6篇血肿
  • 6篇应激性
  • 5篇地震灾害
  • 5篇应激性溃疡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4篇山莨菪
  • 4篇山莨菪碱
  • 4篇术后

机构

  • 35篇德阳市第二人...
  • 27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成都军区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9篇刘伦波
  • 42篇唐运涛
  • 28篇陈宏刚
  • 23篇冯爱平
  • 12篇彭涛
  • 8篇韩杨云
  • 8篇杜陈
  • 7篇徐宏
  • 6篇周增俊
  • 5篇李元敏
  • 5篇黄其军
  • 5篇李萍
  • 4篇梅华
  • 4篇王春霞
  • 4篇江涛
  • 3篇刘弟模
  • 3篇曾义
  • 3篇张奇兵
  • 3篇袁珺
  • 3篇乔伟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实用医院临床...
  • 4篇西藏医药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西南军医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中S100、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S100、survivin和Ki-67作为肿瘤生物学标记在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和SP法对65例星形胶质瘤中S100、survivin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寻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S100多显全细胞型阳性,survivin蛋白和Ki-67不表达。随着星形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S100表达强度减弱;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Ki-67指数增高。S100、survivin和Ki-67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100和survivin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星形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志物。
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冯爱平黄启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S100SURVIVIN
脑膜瘤合并垂体腺瘤二例被引量:1
2009年
例1女,5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年,头痛4个月”入院,MRI示额叶与鞍区占位性病变(图1),考虑脑膜瘤合并垂体腺瘤。以“右额叶和鞍区占位”收入院。手术采用额下入路,额叶肿瘤为3cm×2.5cm×3cm,予以全切。鞍区肿瘤向鞍上及鞍内生长,为5cm×3cm×4cm,予以全切。病理诊断:额叶过渡型脑膜瘤(图2)和鞍区垂体腺瘤(图3)。半年后随访右眼视力0.7,激素检查轻度异常。
李新军徐宏曾义周增俊孙中书刘伦波
关键词:垂体腺瘤脑膜瘤鞍区占位性病变额叶肿瘤额下入路鞍区肿瘤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36例临床分析
1999年
刘伦波唐运涛李元敏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外伤性
菌群定植与种植体周龈沟深度的关系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龈沟深度的种植体周围菌群分布的特点,了解龈沟深度与菌群定植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种植的患者3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种植体周围袋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pokect Depth,PPD),并根据PPD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一组(PPD<3 mm)及二组(PPD≥3 mm)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改良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种植体周围菌群的检出率及CFU构成情况。结果本次共检查了78颗种植体,一组55颗种植牙、二组共23颗种植牙,一组患者的mPLI平均为0.67±0.71、GBI平均为0.43±0.54;二组患者的mPLI平均为1.74±0.89、GBI平均为1.67±0.68。一组及二组调查对象种植体的mPLI及GB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益菌血链球菌及小韦荣菌一组检出率高于二组(P<0.05);而致病菌具核梭杆菌、中间型普氏菌检出率二组高于一组(P<0.05),变黑普雷沃菌、牙龈卟啉菌在两组间的检出率无差异。一组与二组各类菌群菌落形成单位的构成比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组患者有益菌群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如血链球菌及其与链球菌的比例较高,而有害菌群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如具核梭杆菌、变黑普雷沃氏菌所占比例较低,而二组则呈相反的分布状况。结论种植体周龈沟深度与菌群定植有一定的关系,龈沟较深的种植体周龈下菌群有益菌较少,而有害菌所占比例较高。
熊萍唐运涛陈宏刚刘伦波王湘涛孙勇
关键词:种植体菌群
重型脑损伤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防治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应用氢氧化铝凝胶与山莨菪碱注射剂等混合后早期鼻饲,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13例分为3组。对照组410例,伤后72 d内无任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措施;A组540例使用静脉或管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B组163例,管喂氢氧化铝凝胶和山莨菪碱混合剂163例。比较3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25%,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P<0.01)均明显降低,需输血治疗例数及其用血量和死亡率也有同步下降。全组未发现管喂药物后所导致的胃肠返流。结论 氢氧化铝疑胶与山莨菪碱注射剂等混合后早期鼻饲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聂莉唐运涛刘伦波陈宏刚彭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应激脑损伤
老年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年龄60岁以上的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67例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9天,GOS分级评估:良好3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老年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不佳,临床上应早期观察、早期治疗,注意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冯爱平黄启军
关键词:脑挫裂伤血肿老年
脑电图监测无CT影像改变的轻型脑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脑CT检查为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轻型颅脑损伤(脑震荡)早期进行动态EEG和BEAM监测。结果无CT影像学改变的轻型脑损伤监测EEG、BEAM有异常改变达88.89%,其中79.17%为异常的0波和8波,伤后3d内测得的阳性显著高于3d后(P〈0.01)。并发现脑生物电异常变化沿受力轴线分布。结论早期反复测定EEG、BEAM变化是反映轻型脑损伤早期脑功能变化定位和伤情分析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判的客观依据。
唐运涛陈宏刚刘伦波张健代文娟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电图脑电地形图
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尼莫地平治疗。治疗40 d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经过40 d的治疗后,试验组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总有效率提高了44.83%;2组治疗后血肿量与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患者有效率高,更易受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杜陈刘伦波冯爱平黄其军乔伟江涛寇小波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动力学
高颈段椎管肿瘤的显微手术
2005年
刘伦波邹华徐宏唐运涛
关键词:高颈段脊髓显微外科手术脊髓空洞症脊髓压迫症
术前A超、术中术后B超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CT机在地震灾害中受损的情况下,术前A超定位,术中B超探查颅内多发血肿并导向手术,术后对危重患者床旁监测。方法应用超声显像仪,术前A超筛查,对疑有颅内多发血肿,急性脑膨出实时术中B超扫查,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扫查。术后经骨缺损区进行水平、矢状、冠状滑行扫查。结果术中扫查24例,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16例,同侧脑内血肿4例,脑挫裂伤、脑水肿4例,术后B超复查,出现迟发性血肿5例,B超发现与手术发现基本一致。结论术中B超扫查对多发性颅内血肿的准确定位,对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明确有重要意义,术后经骨缺损对迟发性血肿也能准确检查,在大型灾害后72 h,CT机未维修好的情况下,超声波在术前、术中、术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冯爱平李萍唐运涛刘伦波
关键词:地震颅脑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