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西源

作品数:40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3篇油菜
  • 16篇甘蓝
  • 16篇甘蓝型
  • 16篇甘蓝型油菜
  • 8篇基因
  • 7篇杂交
  • 7篇不育
  • 6篇隐性上位互作...
  • 6篇育种
  • 6篇棉花
  • 6篇核不育
  • 5篇性状
  • 5篇杂交种
  • 5篇杂种
  • 5篇分子标记
  • 4篇杂种优势
  • 4篇临保系
  • 4篇QTL定位
  • 3篇多态性
  • 3篇选育

机构

  • 24篇浙江省农业科...
  • 16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山市水利局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作者

  • 35篇倪西源
  • 21篇赵坚义
  • 17篇黄吉祥
  • 9篇王学德
  • 7篇陈飞
  • 5篇孙志栋
  • 5篇石江华
  • 4篇柳寒
  • 4篇徐小栋
  • 3篇赵佩欧
  • 3篇余华胜
  • 3篇张尧锋
  • 3篇雷伟侠
  • 3篇潘兵
  • 2篇张晓玉
  • 2篇曹明富
  • 2篇朱云国
  • 2篇程超华
  • 2篇汪义龙
  • 1篇朱建方

传媒

  • 4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棉花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棉花学会...
  • 1篇2012作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高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的全不育系和杂交种纯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的全不育系和杂交种纯度的方法,涉及甘蓝型油菜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选育具有抗除草剂性状的临保系,再利用两型系中的不育株与抗除草剂的临保系杂交生产抗除草剂的全不育系,然后...
倪西源石江华黄吉祥赵坚义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花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倪西源陈飞黄吉祥赵坚义
关键词:BRASSICANAPUSMALESTERILE
油菜新品种浙油758、浙双758的选育与推广
张冬青赵坚义张尧锋俞琦英丁厚栋王月星管耀祖王仪春石建尧张月华王建清施凤雪张吕望孙光兴陆玉其林宝刚余华胜倪西源雷伟侠郦美娟蒋立希黄惠芳杜如伟傅跃进徐素琴朱建方王云华蔡财政陈体员陈曼玲顾菊生朱宜章颜彩娣
浙油758、浙双758是以高产、高油份、抗倒、抗病、广适性为育种目标,在广泛筛选国内外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基础,1987年春选用本院新育成的高产、低硫苷品系S7为母本,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高产双低品系84004为父本配...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浙油758浙双758选育
一种选育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油菜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和纯合不育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蓝型油菜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借助热激处理技术选育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油菜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和纯合不育系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育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油菜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和纯合不育系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以...
倪西源赵坚义黄吉祥柳寒
文献传递
棉花微卫星DNA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以棉花两个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及其后代为材料,对微卫星DNA的PCR扩增产物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微卫星DNA,聚丙烯酰胺银染灵敏度高于琼脂糖EB染色;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需随着待测SSR序列的片段大小而作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以6%为宜,但当待检测的DNA片段小到100bp~250bp的区域范围时,凝胶的浓度需提高到8%。胶板样品上样量以3滋l为宜。在显色液预冷(约10℃)的前提下,显色的时间应控制在4min之内,以便得到的胶板DNA条带强度适中、对比度好。
孙志栋王学德倪西源赵佩欧黄坚
关键词:棉花微卫星
甘蓝型油菜“花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甘蓝型油菜的“花叶”性状具有早表现、易识别、表现期长且稳定等特点,是一个理想的形态标记。本研究对“花叶”性状与其它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开展了“花叶”基因(Lobed-leaf gene1 in Brassica n...
倪西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分子标记
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SSR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对陆地棉品种T582和T586两个多标记基因系及其杂交后代F1进行了SSR分析。结果表明,从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占总引物数的12%。SSR序列位点多数呈共显性标记,少数为显性标记。SSR序列的扩增与两端设计引物有很大关系。
孙志栋王学德倪西源
关键词:SSR分析陆地棉标记基因SSR引物
棉花恢复系的恢复力与花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20
2003年
转gst基因棉花恢复系“浙大强恢”克服了传统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够强的缺陷 ,用此种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 ,其花粉育性强 ,杂种优势明显。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造孢细胞增殖、小孢子减数分裂和花粉成熟 3个时期 ,转基因恢复系花药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活性比受体恢复系花药中的都有极显著提高。与受体恢复系配制的F1 相比 ,转基因恢复系配制的F1 花药中GST酶活性也有极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 ,以“浙大强恢”和“DES HAF2 77”为父本配制的F1 ,其可育花粉率与其小孢子减数分裂时期和花粉成熟时期花药中GST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
朱云国王学德赵佩欧倪西源
关键词:恢复力花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花粉育性
油菜籽油脂形成相关候选基因定位(英文)
在已构建的具有高含油量遗传背景的SG连锁图谱上,新增BBSRC微卫星标记42个,芸苔属EST-STS标记31个以及15个具有含油量相关候选功能基因信息的STS或CAPS标记。这些标记位点涉及12个直接或间接与油菜籽油脂合...
赵坚义倪西源王锐之徐飞雷伟侠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分子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筛选双亲配组,获得强优势高产组合提供依据.根据18个RAPD引物对3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分析,用获得的97条高分辨率多态性条带进行遗传聚类,在相似系数约0.65处所有材料被划分为中国双高品种、中国双低品种、欧洲和加拿大春油菜以及欧洲和加拿大冬油菜4大类群;从不同类群中选取来自不同产区的9个品种,采用半双列杂交产生的36个组合进行产量鉴定和性状考察.结果表明:1)按36个组合分析,遗传距离与产量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无显著相关(r=0.032和-0.042),但单株产量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8和0.718,均呈极显著相关;2)按10种组合类型分析,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为0.789和0.659,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平均产量与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06,达显著水平;3)产量前10位的组合中,中×欧组合占了6个,优势强度和产量表型均优于其他类型组合,尤其中×欧春组合优势和产量最为突出;4)分析10个高产组合的优势来源,分别有9个和8个组合的单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呈正向优势,4个组合粒数/粒质量表现出优势互补.说明单凭品种间分子距离不足以准确预测油菜杂种优势和决定亲本配组;中×欧组合类型中获得强优势高产F1杂交种的机率较大;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产量水平、品质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认为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中,应优先利用国外双低春油菜品种基因资源.同时,注重选择单位面积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同时有显著正向优势或千粒质量和角果粒数互补优势明显的组合类型.
徐小栋陈飞倪西源张晓伟赵坚义
关键词:杂种优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