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昆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硬化的脑脊液细胞学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李成华李成龙倪昆华李兆熊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倪昆华*李成龙*李兆熊真菌性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脑膜或大脑实质引起的炎症,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又是常见的一种。死亡率较高易发生误诊。现将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并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 倪昆华李成龙李兆熊
-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 结核性脑膜炎不同时期多项诊断参数动态比较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提高脑脊液 (CSF)结核杆菌 (MTb)培养阳性的规律 ,对结核性脑膜炎 (TBM )发病不同时期多项检查参数动态观察比较 .方法 :根据不同病程将病人分为 3组 ,A组 (发病 <2周 ) ,B组 (2周~ 1月 ) ,C组 (>1月 ) .对各项检查数据进行动态观察比较 .结果 :A组MTb培养阳性 4例 ,其中侧脑室穿刺 2例MTb培养均呈阳性 ,腰穿 13例只有 2例阳性 ,B组和C组培养阴性 .3组病人CSF蛋白含量持续增高不变 .A组与C组间CSF葡萄糖含量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B组与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表明发病 2周后CSF葡萄糖含量开始增加 .A组与C组间CSF氯化物含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与B组间 ,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表明发病 1月后CSF氯化物含量逐渐增加 .CSF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 ,细胞学渐呈慢性炎症特点 ,A组与B组间 ,A组与C组间 ,以及B组与C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表明经过治疗后 ,CSF白细胞数逐渐恢复正常 .头颅影像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早期 (2周内 )取CSF有助MTb培养阳性 .CSF蛋白持续增高有助于免疫学诊断 .葡萄糖、氯化物、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学变化可做为判断疾病恢复或迁延的依据 .
- 杨昆胜韩雁冰倪昆华李永刚赵媛贞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
- 不同病期结核性脑膜炎多项诊断指标的评价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对结核性脑膜炎 (TBM)病人多项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分析 ,旨在评价早期诊 TBM的各种方法。方法 :对 96例临床诊断为 TBM的病人按不同病程分为早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组 ,并对三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 ,脑脊液 (CSF)各项指标 ,影像学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期和亚急性期病人 CSF压力明显高于慢性期病人。三组病人 CSF均可表现以嗜中性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和以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 ,与其病程不相符合。急性和亚急性期病人意识障碍发生率高于慢性 ,而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人局灶症状、体征则多于早期。早期和亚急性期病人死亡率均高于慢性期。结论 :CSF生化指标和 WBC计数可反映病情轻重。影像学改变基本符合结核病的病理过程 ,有助于对病变部位、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早期病人死亡率高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CSF细胞学有助于早期诊断 TBM,但需结合临床其它项指标综合判断。
- 杨昆胜王文科李永刚倪昆华韩雁冰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影像学检查
- 小儿白血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监测
- 1999年
- 倪昆华李成华李成龙李兆熊徐忠
-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脑脊液
- 脑出血的脑脊液细胞学86例报告
- 1991年
- 脑出血,尤其小量脑出血的脑脊液(CSF)细胞学国内报告少。现将1982年以来我科住院的86例脑出血的CSF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以探讨该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对象及方法一、病例选择随机住院确诊的脑出血86例,标本96份。含小量脑出血23例,具下列条件:
- 李成尤倪昆华
- 关键词:脑出血脑脊液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