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东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频域法
  • 3篇给水
  • 3篇核电
  • 3篇RELAP5
  • 3篇AP1000
  • 3篇CMT
  • 3篇超临界
  • 2篇电厂
  • 2篇动态过程
  • 2篇熔融金属
  • 2篇实验用水
  • 2篇水滴
  • 2篇水堆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加热板
  • 2篇核电厂
  • 2篇反应堆
  • 2篇SCWR
  • 2篇超临界流动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作者

  • 17篇侯东
  • 13篇林萌
  • 13篇杨燕华
  • 5篇李延凯
  • 4篇刘鹏飞
  • 3篇李美琳
  • 2篇陈智
  • 2篇熊义强
  • 2篇匡波
  • 2篇钟明君
  • 2篇周源
  • 1篇林桦
  • 1篇魏婷
  • 1篇朱郁波
  • 1篇许志红
  • 1篇苏耿
  • 1篇龚湛
  • 1篇胡尚武

传媒

  • 4篇核动力工程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电力与能源
  • 1篇第八届(20...
  • 1篇2011核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热通道内超临界流动的稳定性分析——频域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详细描述了超临界流体流动稳定性分析的频域法模型.利用该模型针对加热通道内超临界水的流动进行了密度波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稳定性特征图.对系统入口和出口阻力系数、进口和出口压降等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的入口阻力系数有利于系统的稳定,但高的出口阻力系数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增加系统进口和出口压差对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侯东刘鹏飞林萌杨燕华
关键词:频域法超临界
加热通道内超临界流动的稳定性分析——时域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详细描述了超临界流体流动稳定性分析的时域法模型.利用该模型针对加热通道内超临界水的流动进行了瞬态模拟分析,并给出了系统质量流率随时间变化和系统进出口质量流率在相平面中的运动轨迹曲线.考察了在采用频域法得到的对数衰减率(LDR)接近0时的系统稳定性特征,得出了系统在该状态下处于极限环稳定状态的结论.通过阶跃变加热功率的瞬态模拟,证明了系统在高焓值情况下稳定性振荡现象的存在.通过时域法计算得到的结论与频域法是一致的,但时域法能更好地进行流动稳定性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侯东刘鹏飞林萌杨燕华
关键词:超临界
核电厂汽轮机详细数值建模研究及其瞬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以岭澳一期核电厂汽轮机部件为原型,利用系统程序RELAP5对其进行详细数值建模研究。通过在100%功率稳态工况下的计算证明,详细的汽轮机数值建模弥补了简化建模中焓值计算误差较大的缺陷。将详细的汽轮机数值建模整合到全范围核电厂热力系统模型中进行瞬态分析,并与岭澳一期核电厂原始实验报告中汽轮机负荷从97%功率水平阶跃变化至87%功率水平瞬态运行工况的数据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稳态模型的焓计算值与电厂实际值误差在2%以内,瞬态模型的分析参数趋势符合电厂实际情况。
苏耿林萌杨燕华侯东
关键词:汽轮机瞬态分析RELAP5
超临界压力水冷包层方案第一壁的热与应力分析
2016年
针对超临界水冷包层中第一壁的运行工况,利用数值计算软件ANSYS中CFX和Workbench两个模块对第一壁结构中的固体域和流体域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对比矩形管道和圆形管道内传热及热应力分布发现,矩形管道四个角域强化了壁面流体和主流流体的动量和热量的交换,使传热性能优于圆形管道,而四个角域的存在也造成了该处的应力集中,使结构材料的最大应力明显高于圆形管道。进一步研究冷却剂流向和冷却管道几何结构参数对第一壁结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发现,在ITER运行工况下,冷却剂流向影响很小,增大冷却管道直径和减小冷却管道最小壁厚均能改善第一壁结构材料中的最高温度,而这两个几何结构参数对第一壁应力的影响较为复杂。
魏婷匡波侯东
关键词:第一壁
AP1000给水丧失事故定性分析
针对AP1000核电站,基于两流体最佳估算系统程序RELAP5建立热工水力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及工业组态软件建立相关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用于对正常给水丧失事故的计算分析。建模数据主要参考AP1000...
李延凯林萌侯东李美琳杨燕华
关键词:AP1000CMT
文献传递
混合能谱SCWR堆芯流动稳定性研究
超临界水堆(Super Critical Water Reactor, SCWR)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唯一的水冷堆,其设计以现有轻水堆和超临界火电系统等的设计为基础,在技术上具有相当的成熟性和延续性。SCWR堆芯的进出口温...
侯东
关键词:超临界水堆
文献传递
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快谱区流动稳定性研究
2013年
在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中,冷却剂通过堆芯过程中跨拟临界点引起的密度等参数的剧烈变化易导致系统产生密度波振荡而不稳定,因此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的稳定性对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频域法研究快谱区的流动稳定性,给出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边界,同时对冷却剂入口流量、进出口压差和通道划分等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的入口流量有利于系统的稳定;高的进出口压差对系统稳定性有利;轴向功率均匀分布较非均匀分布系统的稳定性差,可提供保守结果;热通道的功率密度越大,对系统的稳定越不利。研究结果对超临界水冷堆设计和优化有一定指导价值。
朱郁波刘鹏飞侯东杨燕华
关键词:稳定性频域法
水与熔融金属相互作用动态过程可视化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与熔融金属相互作用动态过程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加热水箱,用于实验用水的存储以及保持所需温度;注水管,设置在加热水箱下端,并与加热水箱连接为一整体;反应容器,设置在注水管的下方,用于盛储熔融金属并对其加...
林萌张政铭周源钟明君李延凯侯东杨燕华
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的建模及闭环验证被引量:14
2009年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岭澳一期核电站功率控制系统进行建模。通过与RELAP5完成的核电厂主回路热工水力模型相连接,对该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了闭环瞬态工况测试。将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电厂试验曲线进行了比较,两者非常吻合,定性和定量地验证了本控制模型和热工模型的正确性。
林桦林萌侯东杨燕华
关键词:反应堆功率控制RELAP5MATLAB/SIMULINK
CPR1000型核电站工程模拟器热工模型的开发与扩展
为使核电站工程模拟器能够尽快投入使用,本文首先建立了反应堆主系统热工模型,并以此对岭澳二期核电站给水泵双重故障进行了计算分析。然后在工程模拟器后期开发中,通过多个两流体程序耦合的方式,对一回路主系统模型进行了扩展,主要包...
熊义强林萌侯东龚湛
关键词:核电站工程模拟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