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筠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浙江省杭甬温三地区域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
- 2009年
-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区域创新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浙江省内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地的区域创新资源和环境作了比较分析。同时,采用C-D生产函数,将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联,以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作为衡量区域创新效率的指标,进而比较杭甬温三地的创新绩效差异。
- 余冬筠何力挺
- 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与城市经济动力——来自长三角的证据被引量:14
- 2013年
-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的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现如下结论:在控制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制度变迁因素后,产业集聚并不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创新集聚的强弱成为产业集聚是否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绩效产生显著作用的前提;高质量的创新集聚与城市的产业集聚相作用后,对经济产生持久正向促进作用。
- 余冬筠郑莉峰
- 关键词:产业集聚
- 创新效率、产业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
- 2010年
- 随着我国各地区创新投入的日益增加,创新产出却并未同比增长,创新效率差异不断扩大。产业成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传导环节,各地区已有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基础则成为影响特定区域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证明,我国除东部地区外,在中部和西部,创新尚未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增长速度远低于创新投入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创新投入越多,创新产出反而越少。在东部地区,创新投入之所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受益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转化的显著贡献,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以及该地区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传递;与此同时,该地区发达的对外贸易和企业规模大小并未对创新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 金祥荣余冬筠
-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 排污权抵押贷款:地方金融创新的嘉兴经验被引量:3
- 2012年
- 完善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关键在于推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 余冬筠沈满洪
-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市场抵押贷款制度金融创新法律制度银行部门
- 创新效率、产业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被引量:27
- 2010年
- 随着我国各地区创新投入的日益增加,创新产出却并未同比增长,创新效率差异不断扩大。产业成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传导环节,各地区已有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基础则成为影响特定区域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证明,我国除东部地区外,在中部和西部,创新尚未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增长速度远低于创新投入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创新投入越多,创新产出反而越少。在东部地区,创新投入之所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受益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转化的显著贡献,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以及该地区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传递;与此同时,该地区发达的对外贸易和企业规模大小并未对创新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 金祥荣余冬筠
-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 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从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模型、指标选择和具体评价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 余冬筠魏伟忠
- 排污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和案例分析
- 排污权是一种对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权.排污权能否抵押、如何抵押,关键在于排污权的法律属性和资产类型.目前,对排污权属于一种物权,已得到较一致的认可,但对属于何种物权争议较大.同时,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期,排污权尚不...
- 余冬筠沈满洪
-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文献传递
- 产业特征、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
- 余冬筠汪斌
-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本文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契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的新时期下,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创作的,因此本文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和实...
- 余冬筠
-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产业结构信息产业经济效应经济全球化
- 文献传递
- 中国区域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创新技术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全面衡量创新效率,创新技术效率反映创新资源投入到创新成果的效率,创新转化效率反映创新成果到经济产出的效率。以1999-2008年中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产出法和投入法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考察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的差异,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区域存在显著的创新生产过程的无效率和创新转化过程的无效率。创新的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技术效率,表现出"创新转化效率不足"导致的"创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独特现象。加快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已是各地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另外,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
- 龚安然余冬筠
- 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