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燕龙

作品数:51 被引量:35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心肌
  • 9篇心脏
  • 8篇器械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炎
  • 7篇型心
  • 7篇慢性
  • 7篇肌炎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血管
  • 6篇衰竭
  • 6篇介入
  • 6篇急性
  • 5篇心脏辅助
  • 5篇综合征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辅助器械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河北以岭医院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1篇任燕龙
  • 38篇刘文娴
  • 11篇康铁朵
  • 11篇宁尚秋
  • 10篇康云鹏
  • 7篇王月丽
  • 7篇赵晗
  • 7篇李江
  • 6篇何卫红
  • 5篇陈立颖
  • 5篇孔晴宇
  • 5篇盛瑾
  • 4篇朱佳佳
  • 4篇高海
  • 3篇宋现涛
  • 2篇杨鲲
  • 2篇赵林
  • 2篇冯婷婷
  • 2篇曹佳宁
  • 2篇吕树铮

传媒

  • 13篇中国医药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开胸手术的心脏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开胸手术的心脏辅助器械,包括基管和若干包覆叶,各所述包覆叶均包括壳体和柔性囊,所述柔性囊通过连接管与第一介质抽注装置相连通,所述柔性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在注入介质后,所述柔性囊能够膨胀;还包括固定部...
任燕龙鲍磊刘文娴孔晴宇
文献传递
围绝经期女性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61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造影结果分组,冠心病组359例,对照组258例。观察2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再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3个亚组,将3个亚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进行比较。计算Gensini评分,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和冠脉病变狭窄积分无明显相关(r=0.014,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及冠脉病变的程度无明显相关。
杨鲲刘文娴康铁朵宁尚秋任燕龙
关键词:围绝经期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一种心脏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脏辅助器械,包括导管和若干支撑叶,各所述支撑叶均包括壳体和柔性囊,所述柔性囊通过连接管与介质抽注装置相连,所述柔性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在注入介质后,所述柔性囊能够膨胀、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外;还包...
任燕龙鲍磊刘文娴孔晴宇
成人急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炎的成人患者共108例,分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21例和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87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和转归等。结果与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比较,急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患者平均年龄相对较大[(35.0±11.3)岁比(26.1±9.0)岁,P=0.000];急性心肌炎患者阿斯综合征发作率明显增多[11例(52.4%)比6例(6.9%),P=0.000];共有19例(90.5%)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平均恢复时间为(4.6±3.9)d,有2例(9.5%)安装了永久起搏器。两组患者死亡无明显差异,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年龄相对较大,起病急,病情重,常伴有晕厥和阿斯综合征发作,常需植入临时起博器等治疗,预后良好。
宁尚秋刘文娴任燕龙
关键词:急性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
脑卒中高风险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风险人群高血压情况。方法调查382例脑卒中高风险人群的高血压情况,并且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本组患者中336例(88.0%)患者有高血压,其中212例(63.1%)患者不知晓自身患高血压疾病,226例(67.3%)患者未进行规律的药物控制,19例(5.7%)患者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但未规律检测血压。杓型高血压患者比率最高(222例,66.1%),其次为非杓型(48例,14.3%)、反杓型(43例,12.8%)及超杓型(23例,6.8%)。非杓型及杓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及服药率均较高,超杓型及反杓型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和服药率均较低。在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压异常节律组脑卒中的患病率(11.4%)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节律组(6.8%)(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低,且血压异常节律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任燕龙陈立颖康铁朵宁尚秋刘文娴
关键词:脑卒中高血压生物节律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1例报告及其家系调查
2022年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常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研究对1例先证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中的2位姐姐均携带LMNA基因c.656A>C(p.Lys219Thr)错义突变,分析其可能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和心律失常相关。
张亚辉王可心任燕龙王月丽高海刘旭霞张晓萍李小燕
关键词: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基因检测
一种心脏辅助器械
本发明公开一种心脏辅助器械,包括导管和若干支撑叶,各所述支撑叶均包括壳体和柔性囊,所述柔性囊通过连接管与介质抽注装置相连,所述柔性囊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在注入介质后,所述柔性囊能够膨胀、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外;还包括导...
任燕龙鲍磊刘文娴孔晴宇
纤支镜灌洗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指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_(2))、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tumornecrosis factor-α,T 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对2组患者进行APACHEⅡ分值评分。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治疗72h后试验组PaO_(2)、SaO_(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恢复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更优。
王静丁晓孙丽萍杨双喜任燕龙
关键词:纤支镜灌洗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炎症因子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择期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强化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从术前开始到术后1周,予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1周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4、8周测定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一1)的浓度,检测治疗期间TC、TG、HDL—C、LDL—CALT、Cr及肌酸激酶变化。结果术后8周强化剂量组TC、LDL—C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分别为(3.8±0.8)mmol/L比(4.1±0.8)mmol/L,(2.0±0.7)mmol/L比(2.4±0.6)mmol/L,均P〈0.05]。强化剂量组在术后8周hs—CRP、MMP-9、sICAM-1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分别为(11±4)mg/L比(13±4)mg/L,(231±25)μ肛g/L比(255±30)μg/L,(318±58)μg/L比(322±49)μg/L,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强化剂量组PCI术后8周hs—CRP、MMP-9、sICAM-1的水平变化与LDL—C变化呈正相关(r=0.816、0.755、0.697,均P〈0.05)。结论围术期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与常规剂量相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康铁朵刘文娴陈立颖盛瑾任燕龙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高,临床预后差。AF-MR的发病机制与二尖瓣瓣环扩张、房源性瓣叶牵拉、二尖瓣后叶运动障碍、二尖瓣瓣环收缩障碍、二尖瓣瓣叶适应性增生不足或过度增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左房压升高有关。AF-MR患者临床上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长程持续性房颤、非二尖瓣心脏手术病史、起搏器置入病史等。AF-MR在超声心动图上多表现为中心性二尖瓣反流,常伴有心房扩大、舒张功能不全等继发改变。药物、导管消融、外科修补及经皮介入治疗是AF-MR潜在的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医生对这一特殊的二尖瓣反流认识不足,本文对这类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特点、预后、潜在的治疗策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戈晓珍刘文娴王月丽任燕龙
关键词:心房颤动二尖瓣反流导管消融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