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贝贝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打击和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 2024年
- 双打击(double hit lymphoma,DHL)和双表达(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DEL)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特殊亚型,与MYC、BCL2及BCL6的异常表达有关,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且临床预后差,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化学免疫疗法如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强化化疗方案如R-Hyper-CVAD(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R-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R-ICE(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泊、依托泊苷)等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对于首次达到完全缓解的DHL/DEL推荐进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复发/难治型DHL/DEL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潜在的治愈方法,但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验证。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在DHL/DEL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持续缓解。DHL/DEL存在明确的基因异常,近年来针对肿瘤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精准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较为全面地对DHL和DEL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陈欣楠高贝贝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筛查及实时定量检测平台的建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针对90%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表达的PML/RARα融合基因,设计引物及探针。对APL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构建PML/RARα环形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的诊断平台,为APL患者的诊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设计PML/RARα及ABL引物及Taqman探针,对APL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以PML/RARαL型及S型阳性的APL患者c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出453bp和550bp基因片段,构建pMD 18TPML/RARα(L)及pMD 18T-PML/RARα(S)标准品。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对该基因转录本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成功构建pMD 18T-PML/RARα质粒标准品,应用RQ-PCR技术,以ABL为内参,应用Taqman探针法,对APL患者标本进行检测,技术可行,数据稳定。结论:成功构建APL融合基因检测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的诊断平台,应用于临床病人的基因诊断,为APL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分子依据。
- 康志杰崔嵩李莉高贝贝黄丹陈雪瑜高源杨岩闫金松
- 关键词:标准品基因筛查实时荧光定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霍奇金氏淋巴瘤(H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并对影响HL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HL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身体素质及临床病理特征,分别对患儿行全身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儿5年期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影响HL患儿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B症状、临床分期、化疗方案选择、有无纵膈淋巴瘤、乳酸脱氢酶水平、脾脏是否肿大均是影响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近期疗效、临床分期、是否出现纵膈淋巴瘤、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是影响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HL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包括临床分期、合并B症状、纵膈淋巴转移、化疗方案的选择,患者总生存状况良好,生存时间较长,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延长HL患儿的生存率。
- 李莉高贝贝孙健闫金松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征预后效果
-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R-CHOP14治疗方案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R-CHOP14)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了解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将70例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R-CHOP14组24例、CHOP14组23例及CHOP21组23例,6个疗程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R-CHOP14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0.8%,总有效率为83.3%;CHOP14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39.2%,总有效率为65.2%;CHOP21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34.8%,总有效率为56.6%;RCHOP14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HOP14组及CHOP21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HOP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效价比高,耐受好,但会使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发生率增加。
- 李莉高贝贝孙健闫金松
- 关键词: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克隆抗体CHOP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