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油菜
  • 6篇苏油1号
  • 2篇油菜新品种
  • 2篇栽培
  • 2篇双低
  • 2篇双低品种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型
  • 2篇甘蓝型油菜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1篇选育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一体化
  • 1篇营销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用油

机构

  • 10篇江苏太湖地区...

作者

  • 10篇许才康
  • 10篇马红梅
  • 9篇孙华
  • 7篇董遵
  • 4篇张建栋
  • 2篇刘敬阳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油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和肥料用量优选
2001年
许才康马红梅孙华
关键词:高产栽培栽培密度肥料用量
离子束在油菜育种中的诱导效应初报被引量:23
2003年
用离子束处理油菜干种子 ,其后代出现了黄化苗、裂叶、株高、生育期以及脂肪酸组成改变等多种性状突变体。从供试材料的表现可以看出 ,相同剂量处理 ,不同基因型反应不同 ;不同剂量处理 ,不同基因型可能有类似反应。如氮离子中等剂量处理 ,沪油 12号株高增加 ,中油 119株高降低 ,I7株高未变 ;而高剂量处理 ,I7株高增加。特别是处理后代出现的高油酸突变体 ,将促进油菜品质育种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离子注入的高激发性、剂量集中性和可控性 ,使定向诱变成为可能 ,单粒离子注入技术的发展 。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张建栋孙华
关键词:油菜诱变育种离子束基因型
“苏油1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000年
马红梅许才康孙华董遵张建栋
关键词:油菜双低品种苏油1号高产栽培
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被引量:47
2000年
用氮离子处理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系 HDY-8种子 ,M1 出现了一株失绿黄化而后复绿的突变体 ,其 M2 仍有三分之一的植株出现黄化反应。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黄叶、黄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绿叶 ,而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比值又大于绿叶。黄叶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少 ,形状不规则 ,膜结构已解体 ,无类囊体 ,叶绿体内无淀粉粒 ,嗜锇颗粒较多 ;黄绿叶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可见 ,内有淀粉粒 ;绿叶细胞内叶绿体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 ,其内淀粉粒多而大 。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孙华张建栋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叶绿素超微结构
授粉方式对油菜Y2D5黄籽频率及含油量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将5个源于桑特拉∥389/marnoo后代的Y2D5(B.napus)黄籽株系及其中3个株系的人工粒选黄籽、褐黄籽分别种植,采用自交、成对互交和开放授粉3种处理。结果表明,在自交、互交条件下,后代的黄籽频率较高;人工粒选黄籽种植,有利于提高其后代黄籽频率;人工粒选黄籽和控制授粉相结合对提高后代的黄籽频率更有效。开放授粉籽粒含油量相对较高,株系间有差异。黄籽皮壳率低于褐黄籽,含油量高于褐黄籽。在育种工作后期阶段,要注重筛选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后代黄籽频率高、含油量也高的单株,并进行连续定向选择,有望选育出黄籽高含油量的品种。
董遵许才康马红梅
关键词:油菜授粉方式含油量
密度和施肥量对苏油1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对优质油菜新品种苏油 1号进行密度、施肥量和肥料运筹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产量高低影响最明显 ,其次是施肥量 ,肥料运筹配比对其影响较小。公顷产量 3 0 0 0kg以上 ,最经济、有效获得高产的栽培因子水平及组合是 ,密度 12万~16 .5万株 /hm2 ,施肥量 (纯氮 ) 2 70kg ,肥料运筹以基、苗、薹花肥 ,配比为 4∶2∶4。
许才康孙华马红梅
关键词:苏油1号施肥量油菜
食用油脂的组份及其产品的优化被引量:21
2001年
论述多种食用油脂的结构成份特点及各种成份的食用营养价值。提出了人们对油脂的食用选择要因人制宜、各取所需和合理搭配 ,要重视对低芥酸、高油酸、精制色拉油的选用。通过优化配制实验 ,已研制成可满足不同需要的食用油脂新产品。
许才康孙华马红梅
关键词:食用油脂脂肪酸营养价值
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被引量:4
2000年
许才康马红梅董遵孙华
关键词:油菜苏油1号
苏油1号油菜育繁推销一体化之实践
2002年
孙华许才康董遵马红梅张建栋
关键词:苏油1号油菜良种繁育市场营销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03年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2 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 50分别增产 10.87%与 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 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2 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 821增产7.84%。苏油 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许才康马红梅董遵孙华
关键词:双低品种甘蓝型油菜苏油1号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