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体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体育
  • 3篇大学生
  • 2篇竞技
  • 2篇竞技体育
  • 2篇高校
  • 1篇大学体育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应激
  • 1篇学校体育
  • 1篇阳光
  • 1篇阳光体育
  • 1篇运动队
  • 1篇社会
  • 1篇身体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提高大学生
  • 1篇体教结合
  • 1篇体适能
  • 1篇体适能训练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财经职业...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马玉芳
  • 2篇杨晓艳
  • 2篇张键
  • 1篇夏成前
  • 1篇王永红
  • 1篇陶德智
  • 1篇杨晓燕
  • 1篇许龙成
  • 1篇刘爱
  • 1篇江山

传媒

  • 6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体育与科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学刊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国以来农村体育的浮沉与变迁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梳理了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高潮与低谷交替出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原因,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每一次农村体育的高潮都不是突如其来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孕育生成的。提出要借鉴农村体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新农村体育建设及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马玉芳夏成前
关键词:农村体育
综合心理训练对大学生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心理应激能力影响及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不断发生,中国也不例外,如何提高大学生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方法,依据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南京某高校2010级新生开展防灾综合心理训练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偏执、SAS总分和SDS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灾综合心理训练有助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能力。
杨晓艳马玉芳许龙成张键
关键词:防灾教育心理应激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灾难自救能力影响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如何通过体育课加强大学生灾害自救能力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根据"体适能"相关理论通过对南京某高校2010级新生开展灾难自救综合训练实验,通过对应急条件下大学生力量、柔韧性和脂肪含量等基本体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防灾"体适能"训练有助提高大学生灾难自救能力。
杨晓艳马玉芳张键陶德智
关键词:体适能
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场馆的后继开发使用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之后,奥运场馆在奥运后的开发使用就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了。本文分析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场馆分布的情况,回顾了其他国家奥运场馆奥运会后的开发使用模式和现状、以及中国目前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状况,总结了中国奥运场馆后继开发使用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最后,对中国奥运场馆后继开发使用提出了部分建议。
马玉芳杨晓燕
关键词:奥运场馆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目标定位不清、学训矛盾突出、体制设计缺陷等诸多问题。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典型个案,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加强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现有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学习、训练、管理的体系设计和制度建设、实现体育与教育部门培养体系的融合等解决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马玉芳江山刘爱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加快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体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正好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积极响应。与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一样,体育发展走的也是一条"三高一低"的路子。当前,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投入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金牌至上向公平公正转变,实现传统训练向科学训练的革命。我认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必须坚定体育改革之路,着力加强竞技体育改革的顶层设计,着力建设我国体育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着力破解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体制难点,着力重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马玉芳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阳光体育—架设通往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桥梁被引量:10
2011年
我国推行的阳光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互融的,但是在二者对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有效对接的因素包括:1)教师因素;2)学生因素;3)经费因素;4)监督因素。要确保我国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1)调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2)扩大阳光体育的活动内容;3)稳定经费来源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4)建立系统的监督检查机制。
马玉芳
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终身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科研方法变革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2011年
对竞技体育科研方法变革进行了思考。竞技体育科研发展经历了"经验—实践"、"认识—实践"、"科学—实践"三个阶段。面对竞技体育的复杂性,竞技体育科研方法暴露了诸多的局限性,竞技体育科研走向多学科综合研究成为体育科研的必然趋势,要寻求各门学科之间能相互沟通的共同概念、理论和方法;改革我国体育科研体制,在客观上形成真正实现综合研究的人才队伍;在研究课题的管理和成果开发中,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项目和课题放在突出位置。
马玉芳
关键词:竞技体育
从经济学理论视角分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免费开放被引量:5
2011年
本研究从公共产品的理论出发,探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对其的免费开放及维护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针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负外部性"问题,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设施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马玉芳
关键词: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外部性
现代社会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被引量:5
2013年
在讨论现代社会特征和现代大学职能的基础上,从现代社会与大学体育教育观念创新、现代社会与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现代社会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在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学体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永红马玉芳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体育现代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