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楷

作品数:18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鼻咽
  • 9篇鼻咽癌
  • 8篇细胞
  • 6篇活性
  • 5篇人鼻咽癌
  • 5篇裸鼠
  • 4篇受体
  • 4篇小柴胡
  • 4篇小柴胡汤
  • 4篇小鼠
  • 4篇柴胡
  • 4篇柴胡汤
  • 3篇咽肿瘤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受体活性
  • 3篇肿瘤
  • 3篇慢性
  • 3篇内皮
  • 3篇肝炎

机构

  • 18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马志楷
  • 12篇郑芹
  • 12篇杨惠玲
  • 7篇潘伟雄
  • 6篇简志瀚
  • 4篇马翠玉
  • 3篇罗致强
  • 3篇张诗军
  • 3篇黄静姝
  • 2篇佘妙容
  • 2篇沈学宁
  • 2篇苏秀容
  • 2篇郭辉
  • 2篇朱振宇
  • 2篇陈泽雄
  • 2篇陈华燮
  • 2篇张怀德
  • 1篇侯灿
  • 1篇罗汉川
  • 1篇吴伟康

传媒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癌症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中医学院...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西医结合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荷人鼻咽癌裸鼠血内皮抑素的水平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BALB/C裸小鼠复制荷人鼻咽癌裸鼠模型 ,通过EIA方法测定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内皮抑素的浓度 ,称取瘤重。结果 :荷瘤鼠血中内皮抑素含量在种瘤 5d组 [(137 6 1± 5 3 4 1) μg/L]或 10d组 [(10 3 0 6± 17 33) μg/L]与正常裸鼠 [(113 5 6± 2 1 74 ) μg/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种瘤 2 0d组、30d组、4 0d组 [(2 12 80± 85 91) μg/L、(2 93 6 3± 6 2 5 3) μg/L、(2 71 5 7± 32 4 5 ) μg/L]显著高于正常裸鼠 (P <0 0 5 )。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 ,瘤宿主血内皮抑素含量逐渐升高 ,种瘤 2 0d组明显增高 ,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瘤重与血中内皮抑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r=0 6 87)。结论 :提示肿瘤的发展与血内皮抑素含量的变化可能有关。
杨惠玲佘妙容马志楷郭辉郑芹苏秀容
关键词:鼻咽肿瘤内皮抑素小鼠
鼻咽癌免疫抑制因子研究——鼻咽癌细胞培养上清对正常人淋巴细胞cAMP、IL-2及对IL-2增殖活性的影响
1990年
在正常人淋巴细胞加入鼻咽癌低分化细胞培养上清(CNE-2S)。分别测定不加入和加入CNE-2S的淋巴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白细胞介素-2(IL-2)及对IL-2的增殖活性。绪果,11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加入CNE-2S后比未加入前有明显升高(P<0.05)。9例正常人的IL-2活性加入后比未加入前有明显降低(P<0.05)。9例正常人的IL-2受体的增殖活性加入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CNE-2S可提高正常人淋巴细胞内cAMP水平。与此同时,IL-2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淋巴细胞IL-2受体增殖活性的变化不显著。
简志瀚沈学宁潘模英马志楷潘伟雄杨惠玲黄静姝
关键词:免疫抑制因子CAMPIL-2
EB VCA-IgA阳性者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活性
1991年
检测36例EB VCA-IgA1:40以上者、30例NPC患者和30例正常输血员淋巴细胞IL-2及IL-2R活性,了解NPC癌前状态的免疫机制,结果表明:VCA-lgA 1:40以上者IL-2、IL-2R活性均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P<0.01、P<0.02),略高于NPC患者(但P>0.05);且高滴度(1:160及以上)者的活性更低于低滴度者(1:40~1:80),P值均小于0.05,提示EBV的VCA-lgA阳性,尤其是抗体高滴度者的IL-2、IL-2R活性降低与NPC癌前状态免疫抑制有关。
马志楷简志瀚潘伟雄郑芹
关键词:免疫抑制白细胞介素-2
鼻咽癌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及受新酮醛的影响
1991年
以~H-地塞米松(~3H-dexamethasone,~3H-Dex)为放射配基,测定鼻咽癌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含量,结果当用地塞米松(Dex)非标记配基作竞争性试验时,GCR水平较高,而且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CNE-Ⅱ)GCR含量明显高于高分化细胞(CNE-I)(P<0.05);用新酮醛、新鱼腥草素或多糖替换Dex作竞争物时,CNE-Ⅰ细胞由于受新酮醛作用影响,GCR含量明显高于Dex作用时的含量(P<0.05);CNE-Ⅱ细胞GCR含量提示新酮醛、新鱼腥草素、Dex三者的作用大致相同(P>0.05)。此外,以CNE-Ⅰ和CNE-Ⅱ作竞争物时均测不到GCR含量,且为负值。
吴乃允桂治宁卢汉平张怀德简志翰马志楷潘伟雄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
小柴胡汤加减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免疫异常及肝损害的观察被引量:9
1996年
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治疗组TNF、细胞毒性T细胞(CD_8)较正常人升高(p<0.01),总T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CD_4/CD_8较正常人低(p<0.01)。治疗后,TNF、CD_8有所下降(p<0.05),CD_3、CD_4、CD_4/CD_8有所上升(p<0.05或P<0.0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ALT、ALB、GLB、TBIL)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优于乙肝宁冲剂对照组。说明小柴胡汤能调整CAH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肝损害,是治疗CAH的有效方剂。
陈泽雄罗致强马翠玉张诗军马志楷杨惠玲郑芹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异常肝损害小柴胡汤
鼻咽癌病人淋巴细胞产生IL_(-2)、IL_(-2)受体活性及放射治疗对其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我们对比了放射治疗前后鼻咽癌病人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M刺激后产生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活性。结果发现鼻咽癌病人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增殖活性均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且在放射治疗后进一步下降。
马志楷简志瀚陈华燮潘伟雄郑芹黄小坚潘国英毛志达张怀德
关键词:鼻咽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
小柴胡汤对荷瘤鼠S_(180)细胞生长和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4
1998年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小柴胡汤(XCHT)浸膏对荷瘤鼠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柴胡汤对瘤细胞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高、中和低浓度XCHT(1000g·L-1、500g·L-1、250g·L-1)溶液治疗后,对荷瘤鼠S180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4019%~5873%,其中以高浓度组疗效最佳。同时可见经XCHT治疗后各组S180细胞均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间有大量凋亡小体,其中以低浓度组为甚,而高浓度组S180细胞则以坏死为主。结论:XCHT对荷瘤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S180细胞凋亡及坏死,其中瘤细胞以哪种死亡方式为主。
杨惠玲汪雪兰吴义方郑芹马志楷吴金浪
关键词:肉瘤180动物实验小鼠小柴胡汤
鼻咽癌细胞培养上清对正常人淋巴细胞cAMP、IL-2及IL-2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在正常人淋巴细胞,加入鼻咽癌低分化细胞(CNE-2)培养上清(CNE-2S)400μl/ml。分别测定不加入和加入CNE-2S的淋巴细胞内cAMP、IL-2及对IL-2的增殖活性,11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平均值为13.77±4.92pm/1×10~6,加入CNE-2S后为26.1±15.14pm/l×10~6。比未加入前有明显升高(P<0.05)。9例正常人的IL-2活性的平均值为2048±1590cpm,加入后为1236±761cpm。比未加入前有明显降低(P<0.05)。9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对IL-2增殖活性平均值为4478±5755cpm,加入后降为2942±2706cpm,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CNE-2S可提高正常人淋巴细胞内cAMP水平。与此同时,IL-2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淋巴细胞对IL-2增殖活性的变化不显著。
简志瀚沈学宁潘模英马志楷潘伟雄杨惠玲黄静姝
关键词:鼻咽癌环腺苷酸
荷人鼻咽癌裸鼠全血GSH-PX和CAT活性的检测被引量:4
1996年
用BALB/c裸小鼠(nudemice,NM)复制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模型,检测不同病期荷人NPCNM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发现早期荷瘤鼠全血GSH-PX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裸鼠(P<0.01),然后随着病情发展有所下降,但中或晚期荷瘤鼠全血GSH-PX活性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而荷瘤鼠在潜伏、早和中期全血CAT活性与正常裸鼠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仅在晚期荷瘤鼠全血C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裸鼠(P<0.01).结果提示GSH-PX和CAT活性的改变与NP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杨惠玲马志楷郑芹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
荷人鼻咽癌裸鼠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以及VEGF与内皮抑素 (ES)比值的变化 ,以及它们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BALB/C裸小鼠复制荷人鼻咽癌裸鼠模型 ,通过ELISA方法和EIA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病期荷人鼻咽癌裸鼠血VEGF和ES的浓度 ,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 :发现荷瘤鼠血中VEGF含量在种瘤 5d组 [(81 79± 13 2 0 ) μg/L]或 10d组 [(87 78± 2 76 ) μg/L]与正常裸鼠 [(82 0 6± 9 78) μg/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种瘤 2 0d组 [(10 1 5 8± 10 71) μg/L]显著高于正常裸鼠 (P <0 0 5 )。种瘤 30d组、4 0d组[(97 2 0± 9 98) μg/L]、[(88 2 2± 12 94 ) μg/L]与正常裸鼠、种瘤 5d组、10d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 ,瘤宿主血VEGF含量逐渐升高 ,种瘤 2 0d组明显增高并达高峰 ,种瘤 30d组、4 0d组降至正常水平。V/E比值在种瘤 5d组低于正常裸鼠 (P <0 0 5 ) ,30d组、4 0d组持续在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提示肿瘤的发展与血VEGF和VEGF/ES比值的变化有关。
杨惠玲佘妙容马志楷郭辉郑芹苏秀容
关键词:鼻咽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