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英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廊坊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6篇直肠
  • 6篇肿瘤
  • 5篇双能量
  • 5篇双能量CT
  • 5篇结肠
  • 5篇肠癌
  • 5篇出血
  • 4篇直肠癌
  • 4篇术前
  • 4篇术前分期
  • 4篇微出血
  • 4篇脑微出血
  • 4篇结直肠
  • 4篇MRI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加权成像
  • 3篇MR

机构

  • 21篇中国石油中心...
  • 3篇廊坊卫生职业...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廊坊市...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作者

  • 22篇霍英杰
  • 13篇杨景震
  • 11篇王成健
  • 10篇赵永强
  • 10篇张玉
  • 6篇何凤丽
  • 6篇袁静
  • 4篇黄永福
  • 4篇李培秀
  • 4篇邹翠洁
  • 4篇陈韶伟
  • 2篇张强
  • 2篇郭文友
  • 2篇陈绍伟
  • 2篇李秋萍
  • 1篇刘景昌
  • 1篇杨奋有
  • 1篇张晓斌
  • 1篇王晨生
  • 1篇丁俊丽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TMRI在微小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
霍英杰袁静王成健杨景震张强张龙陈绍伟杨奋有李培秀张玉何凤丽赵永强张慧君张琳
课题研究通过对照:T2WI略高信号结节且DCE“快进快退”征象者,MR可诊断为MHCC;而对于DCE无强化或强化为“快进慢退”的T2WI结节灶,MR不能即时诊断为MHCC,这时需结合DWI,若DWI(大b值)为高信号,则...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
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3.0TMRI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3.0TMR对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影像特点。方法对22例病理证实的I~Ⅱ级肾透明细胞癌的MR平扫及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透明细胞癌的假包膜、T2WI及动态增强(DCE)的影像特点。结果T2WI假包膜的检出率为90.9%(20/22),DCE的延迟期假包膜检出率为100%(22/22);T2WI特征分为两种:3例富水性病灶和19例实性病灶伴不规则坏死;DCE与T2WI特征有相关性。结论T2WI特征及假包膜的检出是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MR诊断的基础,DCE是重要的检查手段,3.0T高分辨MR检查对低级别肾癌的诊断与评价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
霍英杰袁静王成健张玉赵永强姚文娟杨景震
关键词:肾癌透明细胞癌假包膜磁共振成像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出血的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2006年
袁静王晨生霍英杰
关键词:胆囊出血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超声表现血白细胞右上腹反跳痛
髌股关节紊乱的MRI表现与临床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紊乱(PFD)的MRI表现。方法:膝关节正常组6例(10个膝)及病例组42例(70个膝)受试者均行MRI检查,对病理性髌股关系及髌骨支持带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70个膝)髌骨外侧半脱位程度6~15 mm,60%为双侧。其他恒定的异常包括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髌骨内侧支持带薄、髌外侧支持带增厚以及髌股轨迹失常所致的创伤改变。除1例外,其余患者均经MRI确诊。结论:髌骨内侧支持带、股骨滑车发育缺陷可为PFD的主要形成因素,MRI检查可作为PFD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杨景震霍英杰王成健王增力陈韶伟何凤丽黄永福赵永强
关键词:膝关节髌股关节磁共振成像
胃、结肠黑腔MR水造影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为满足病人对影像学检查高质量的要求,笔者本着简便、快捷、实用的原则,对黑腔MR胃肠水造影(DLMRGIH)技术的临床应用作了初步尝试。
王成健杨景震霍英杰郭文友陈韶伟何凤丽黄永福
关键词:胃肠肿瘤磁共振成像
双能量CT碘浓度值在预测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碘浓度值对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术前预测肿瘤分化程度、进一步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癌的患者29例,术前先行常规平扫再采用双能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患者均未行放疗、化疗及新辅助化疗)。由2位腹部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测量病灶动、静脉期的碘浓度值,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的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碘浓度值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法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查看相应的最佳诊断阈值,ROC中AUC>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9例患者中,高分化9例,动、静脉期碘浓度值分别为(2.19±0.63)、(2.44±0.31)mg/ml;中分化18例,动、静脉期碘浓度值分别为(3.60±0.55)、(2.69±0.30)mg/ml;低分化2例,动、静脉期碘浓度值分别为(5.07±0.42)、(2.68±0.49)mg/ml。动脉期碘浓度值与肿瘤分化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0,P=0.000<0.05),而静脉期3种分化程度的碘浓度值均无相关性(r=0.315,P=0.09>0.05)。当动脉期碘浓度值>3.01 mg/ml时,AUC为0.85,对诊断病灶分化程度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7.8%。结论: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与动脉期碘浓度值有较强相关性,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术前预测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提供有力依据。
徐慧慧冯长明霍英杰张翔辰贺亚男李培秀
关键词:双能量CT分化程度ROC曲线
MRI和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2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先行CT进行诊断,再采用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方法的梗死检出率、检出病灶数、检出病灶大小、检查时间、病灶大小梗死检查率及不同梗死部位梗死检出情况。结果 MRI组梗死总检出率(95.56%)显著高于CT组(65.56%),且梗死24 h内和24 h^72 h的病人中,MRI组的检出率(94.29%、96.88%)均高于CT组(48.57%、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检出病灶数(2.91个±0.32个)多于CT组(1.83个±0.30个),MRI组病灶(8.84 mm±2.51 mm)小于CT组(11.29 mm±3.07 mm),MRI组检查时间(10.56 min±3.04 min)短于CT组(19.76 min±4.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对≤2 mm的梗死灶检出率(91.30%)显著高于CT组(2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对脑干、小脑的梗死异常检出率(80.00%、85.71%)显著高于CT组(20.00%、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均是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的重要手段,但与CT相比,MRI诊断优势更为明显,病变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首要诊断方法。
赵永强张玉霍英杰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老年人磁共振成像CT
大肠管状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管状腺癌36例病例资料,术前行MRI、DWI及增强检查且均未行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分别测量病灶ADC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ADC值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低分化组2例,平均ADC值为(0.734±0.070)×10^(-3)mm^2/s;中分化组24例,平均ADC值为(0.966±0.157)×10^(-3)mm^2/s;高分化组10例,平均ADC值为(1.244±0.156)×10^(-3)mm^2/s。ADC值与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呈强相关(r=0.692,P=0.000),高中低分化的三组间ADC值对照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进行对照(P=0.00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管状癌的ADC值均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减低,两者具有相关性,为术前评价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提供有力依据,ADC值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快捷地预判肿瘤的恶性程度。
徐慧慧冯长明霍英杰贺亚男李培秀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分化程度
胆管炎的MRI表现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MR用于胆管炎诊断的MRI特征。方法对8例胆管炎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胆管炎2例,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recurrent pyogenic cholangitis,RPC)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并发胆管炎2例。主要MRI所见:胆管形态的改变表现为狭窄与扩张;胆管壁的改变表现为增厚及强化;与胆管炎伴随的其它异常包括肝门血管鞘及邻近结构、胆管炎邻近的肝实质早期强化,肝实质小脓肿,胰腺形态及信号异常。结论 3.0T MR在胆管炎诊断中可获取更多的病理信息,其中,所反映出的病变区动脉过度灌注具有高敏感性,在胆管炎诊断中是有价值的MRI表现。肝胆胰的多序列高质量成像在相关疾病的鉴别中具有明显优势。
杨景震霍英杰张玉袁静赵永强邹翠洁
关键词:胆管炎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SWI联合多种技术诊断脑微出血及其临床跟随观察
张玉邹翠洁许跃奇王成健丁俊丽杨景震张强刘景昌李培秀霍英杰陈绍伟何凤丽赵永强冯长明
该研究应用SWI联合多种MR序列这种多模态方式,对怀疑微出血的患者或高危人群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大小、数目及范围,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并将结果与常规序列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数据,并进行跟踪随访,评估微出血相关病变的危险...
关键词:
关键词:脑微出血影像诊断方法磁共振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