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达廷

作品数:16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疫情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流感
  • 2篇疫苗
  • 2篇流感疫苗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
  • 1篇低致病性禽流...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毒剂
  • 1篇毒效
  • 1篇性感
  • 1篇血清型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疫情分析

机构

  • 12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2篇陈达廷
  • 8篇刘海博
  • 8篇甘亚弟
  • 6篇吴波峰
  • 4篇侯文平
  • 4篇张勇
  • 3篇郭欣武
  • 3篇李冬梅
  • 3篇崔虹艳
  • 2篇陈合
  • 2篇张霁颖
  • 2篇周丽敏
  • 2篇高艳青
  • 2篇高艳青
  • 2篇韩江涛
  • 2篇唐金凤
  • 2篇李欣欣
  • 1篇刘滨畅
  • 1篇边洪英
  • 1篇高洁

传媒

  • 4篇首都公共卫生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北京市大兴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2017年北京市大兴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及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追溯病例的感染来源。结果病例发病前1周有活禽接触史,病例咽拭子、深咳痰液、血液标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核酸均为阳性,在暴露的活禽及外环境中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名共同暴露者及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为阴性。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测序分析显示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活禽暴露是该病例感染的关键风险因素,病例的感染来源是购自某流动集市的活禽,病毒基因测序及HA0裂解位点测定,该病毒属于禽H7N9长江三角洲分支病毒,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李秋玲高艳青侯文俊唐金凤周丽敏郑天驰吴波峰陈达廷王晗崔虹艳韩江涛
关键词: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基因
北京市大兴区91例重症手足口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北京市大兴区9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病例特征。结果 91例病例中发病年龄:<3岁的占73.63%;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6岁零3个月;男女性别比为1.17∶1。63例合并有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临床并发症。患者有26例为实验室诊断,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核酸阳性的9例,CoxA 16型核酸阳性的10例,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7例。结论重症患儿是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应继续开展病原学监测工作,同时保证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降低传染病的危害。
陈合陈达廷刘海博吴波峰石春兰侯文平李欣欣米桌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流行病学
2010年北京市大兴区细菌性痢疾监测被引量:3
2011年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其中急性中毒型菌痢易误诊,危及生命。为及时掌握菌痢发病情况,了解志贺氏菌血清型别,
陈达廷甘亚弟郭欣武刘海博张勇侯文平张霁颖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血清型符合率漏诊率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降碘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改水降碘对历史水源性高碘地区人群碘营养和甲状腺肿大状况的影响,评价其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 - 2016年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历次改水降碘前后饮用水碘含量、尿碘含量、甲状腺肿大率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榆垡镇自2005年开始实施改水,截至2015年,建造改水降碘工程8个,全部历史高水碘村均完成了饮用水改造。2005、2009、2010、2011、2014年各采集水样64、12、26、26、37份,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85.2、20.9、14.1、16.8、21.6 μg/L,通过改水水碘中位数明显下降。2005、2009、2011、2016年各采集8-10岁学龄儿童尿样148、153、150、4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520.1、201.6、143.0、135.0 μg/L,通过改水尿碘中位数下降至适宜范围(100-199 μg/L)。2005、2009、2011、2016年各对154、292、40、40名学龄儿童进行了甲状腺容积检测,分别检出甲状腺肿大者10、6、0、1名,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49%、2.05%、0、2.50%,通过改水甲状腺肿大率降至5%以下。 结论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后高水碘危害基本消除,改水降碘是水源性高碘地区控制高碘危害的根本措施。
李秋玲甘亚弟唐金凤王晗崔虹艳吴波峰陈达廷韩江涛
关键词:饮用水甲状腺肿
北京某区托幼机构消毒剂使用情况及消毒效果专项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消毒液使用情况及消毒效果,找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的薄弱环节,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北京市某区61家托幼机构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结果消毒液原液样品总合格率为75.34%;使用中消毒液样品总合格率为71.91%;检出大肠菌群的托幼机构占11.86%,菌落总数超标的托幼机构占18.64%。在调查范围内,总体合格率私立园高于公立园。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应强化对托幼机构的消毒培训与指导,内容应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刘海博袁明高艳青吴波峰陈达廷边洪英陈合王海云温静白英丽王大川甘亚弟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剂消毒效果
北京市2016-2017年流感流行季一起流感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对北京市2016-2017年流感流行季首起流感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了解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和接种意愿,为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过程与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情况。采集病例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流感病毒HA基因测定分析。对病例家长开展电话访谈,了解家长对流感及疫苗接种的认知。结果本起疫情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疫情发生班级学生罹患率41.03%。疫情发生班级整体疫苗接种率10.26%,病例接种率6.25%,非病例接种率13.04%,全校无疫情班级疫苗接种率19.53%。病例家长不能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占40%,病例未接种疫苗原因主要为:认为接种后无效(占53.33%);接种疫苗后会导致患病(占33.33%);患病能增加抵抗力,不必要接种(占26.67%);对疫苗不信任(占26.67%)。结论应加强流感及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及家长防病意识。流感流行季前,应尽快组织学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接种率。
刘海博吴波峰崔虹艳陈达廷王希峰甘亚弟高艳青
关键词:流感流感疫苗
2014-2016年北京市大兴区流感聚集性疫情及疫苗保护率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2014-2016年北京市大兴区聚集性流感疫情现况,探讨流感疫苗对集体单位人群的保护效果,为流感疫苗在集体单位人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大兴区聚集性流感疫情,对流行特征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疫苗保护率。结果共报告聚集性流感疫情25起,均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涉及31个班级317例病例,班级平均罹患率30.81%;时间分布以11-12月为主;病原型别以A(H3N2)型为主;全校发病班级疫苗接种率低于未发病班级;发病班级中,未接种流感疫苗者发病率35.37%,接种者发病率12.07%,疫苗保护率65.88%;全校范围未接种流感疫苗者发病率3.25%,接种者发病率0.36%,疫苗保护率88.92%。结论在学校托幼机构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聚集性流感疫情。
刘海博陈达廷李欣欣高艳青甘亚弟
关键词:流感流感疫苗
北京市大兴区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分型及采样阳性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手足口病病原种类,分析影响采样阳性率的因素,探讨提高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利用SPSS及Excel软件,对经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以及对病例标本采样检测情况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χ2检验。结果大兴区的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62.12%)。影响检测阳性率的因素有发病至采样时间和标本种类;而与重症与非重症、采样至送检时间、不同标本采集单位、诊断医院级别和是否高峰期发病无关。结论为提高标本检测阳性率,应尽量选择采集疱疹液、或多部位联合采样;且应在发病后尽早采样,可行的解决方法为由首次就诊医院直接采样。
刘海博李冬梅甘亚弟周丽敏侯文平陈达廷张勇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采样影响因素
某“高校学生军训基地”一起甲型H_1N_1流行性感冒爆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学生军训基地"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爆发疫情调查,探讨甲流爆发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甲流在集体人群中爆发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9年10月24~30日,该基地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9例,罹患率为1.90%。年龄16~23岁;男性50例,罹患率2.08%;女性9例,罹患率1.27%;男女性别比为5.56:1;学生发病58人,教职工1人。临床表现以发热(>37.5℃)、咳嗽、咽痛为主。全部受训人员均无甲流疫苗接种史。结论人员密切接触、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未能及时隔离观察治疗,是此次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切实加强传染源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接种疫苗,是防止出现爆发疫情的关键。
李冬梅刘海博张勇甘亚弟陈达廷吕庆伟刘滨畅高洁
关键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一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调查与思考
2012年
2012年5月28日,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浏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时发现报告1例手足口死亡病例,立即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核实、迫访及调查处理工作,报道如下。1病例基本情况患儿罗某,男,出生日期:2010年3月4日,散居儿童。户籍地:贵州省某区某村。现住址:大兴区采育镇。家长罗某某,联系电话133********。
陈合陈达廷吴波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