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霞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与HBV-DNA的关系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探讨HBV血清标志物(HBVM)、前S1抗原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HBVM、前S1抗原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357例PHC患者中,HBV感染率94.96%(339/357),HBsAg阳性率83.75%(299/357);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3项阳性为多见,占52.94%(189/357);前S1抗原、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14%(179/357)、70.59%(252/357);以HBsAg、HBeAg和抗HBc3项阳性模式中前S1抗原、HBV-DNA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3.3%、93.3%。HBV-DNA的阳性率高于前S1抗原(χ2=31.19,P﹤0.001),随着血清HBV-DNA载量增加,前S1抗原阳性率增加。[结论]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以HBsAg、抗HBe和抗HBc3项阳性多见;HBV-DNA阳性率高于前S1抗原,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DNA可更全面反映患者体内HBV的活动性复制程度,弥补HBV血清标志物在肝癌检测中的不足。
- 陈漫霞陈思东姚振江王漫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HBV-DNA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糖蛋白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P5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P-gp和P53的表达。结果在PHC组织中,P-gp和P53阳性率分别为81.60%(102/125)、32.80%(41/125),P-gp阳性率明显高于P53(P=0.001)。P-gp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有关(P﹤0.05);低分化肝癌P-gp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肝癌(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P-gp阳性率越高(r=0.222,P=0.013);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者P-gp阳性率高于AFP正常者(P=0.001);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者P-gp阳性率高于AST正常者(P=0.006)。P53阳性组中P-gp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χ2=10.352,P=0.001)。结论 P-gp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癌大小、细胞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和AST水平等因素有关。P-gp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 陈漫霞陈思东姚振江黄晓晖赵晓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P-糖蛋白P53
-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肺癌易感性标记物CYP1A1以及GSTM1基因多态以及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的方法 ,收集原发性肺癌病例 91例以及非肺部疾患的住院病例 (对照 ) 91例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静脉血进行DNA抽提 ,并用PCR方法检测CYP1A1以及GSTM1基因多态 ,同时调查研究对象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未显示出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的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文化程度的OR为 0 6 3(95 %CI:0 4 5~0 86 ) ,吸烟量的OR为 1 5 6 (95 %CI:1 14~ 2 14 ) ,无抽油烟机的OR为 3 77(95 %CI:1 4 8~ 9 5 6 ) ,食用动物油的OR为 1 6 7(95 %CI:1 2 5~ 2 2 4 ) ,常吃胡萝卜的OR为 0 4 7(95 %CI:0 2 2~ 0 98) ,饮酒的OR为 6 5 8(95 %CI:1 5 3~ 2 8 30 ) ,家族肺癌史的OR为 3 75 (95 %CI:1 6 4~ 8 5 8)。结论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无明显的关联 ,吸烟、饮酒、食用动物油、家族肺癌史以及无抽油烟机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而高文化程度和常吃胡萝卜与降低肺癌风险有关。
- 吴翠玲陈思东林广平曾勉汪保国陈漫霞蔡旭玲
- 关键词:CYP1A1GSTM1肺癌
- 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血脂、血糖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肝病。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可表现出肝脏功能受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crase,ALT)水平升高。
- 陈漫霞颜戊利陈漫容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脂肪肝患者酶水平血脂血糖饮食结构
- 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改革实验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设计性实验、完善实验考核制度等几个途径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 陈漫霞颜戊利王梅陈海珍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开展设计性实验考试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07年
- 把设计性实验作为仪器分析实验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考核学生实验能力。结果表明,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平均分81.05,标准差6.51,难度0.807,区分度0.164。设计性实验考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 颜戊利毋福海陈红红白研陈海珍陈漫霞
- 关键词:仪器分析设计性实验实验考试
- 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与致癌物有关的代谢酶细胞色素P45 0 2E1(CYP 2E1)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egmentLengthPolymorphisms ,RFLP)方法 ,分析 91例肺癌患者和 138例对照的Rsal认别的CYP 2E1基因型。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为CYP 2E1基因型频率在肺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35 5 ,P >0 0 5 ) ;CYP 2E1C1/C1基因型或饮酒单因素作用的比值比 (OddsRatil,OR)分别为 1 389和 3 33,而两者联合作用的OR为 5 4 1。结论 :CYP 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饮酒有联合作用。
- 陈漫霞陈思东汪保国蔡旭玲冼雪珍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CYP2E1基因基因多态性肺癌易感性RFLP
- 细胞色素CYP2E1和GST M1与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和细胞色素CYP2E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州市广东籍新发肺癌病人 91例及同期非肺部疾患及相同性别的病人 91例作匹配 ,调查他们的吸烟、饮酒等因素的暴露情况。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技术检测CYP2E1和GST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CYP2E1C1C1基因型与C1C2基因型比较 ,其OR为 1.82 (95 %CI =0 .95~ 3.4 0 ) ,GSTM 1基因缺失型的OR值为 1.2 6 (0 .6 9~ 2 .30 ) ,而两者联合分析时 ,则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 ,其OR值为 2 .13(0 .82~ 5 .5 6 )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吸烟与肺癌关系密切 ,其OR值为 2 .82(1.5 6~ 5 .12 ) ,当吸烟与这两种基因型协同作用时 ,可明显提高患肺癌的危险性 ,携带CYP2E1C1C1基因型的吸烟者的OR值为 5 .4 2 (2 .0 5~ 14 .32 ) ,GSTM1基因缺失型的吸烟者的OR值为 4 .38(1.81~ 10 .6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文化程度 (OR为 0 .6 3,0 .4 5~ 0 .86 )、吸烟量 (OR为 1.5 6 ,1.14~ 2 .14 )、无抽油烟机 (OR为 3.77,1.4 8~ 9.5 6 )、食用动物油(OR为 1.6 7,1.2 5~ 2 .2 4 )、胡萝卜 (OR为 0 .4 7,0 .2 2~ 0 .98)、饮酒 (OR为 6 .5 8,1.5 3~ 2 8.3)、直系亲属肺癌史 (OR为 3.75 。
- 陈思东曾勉李志彪汪保国陈漫霞蔡旭玲冼雪珍
- 关键词:细胞色素CYP2E1基因GSTM1基因肺癌病例对照研究
- 做好仪器分析实验准备 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2
- 2007年
-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仪器分析课程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时所占比例较大,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1:0.75(72:54)。仪器分析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综合性学科,
- 颜戊利陈漫霞陈海珍周立艳王梅
-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
- 磷酸盐对大豆分离蛋白塑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了酸性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二氢二钠)和碱性磷酸盐(焦磷酸钠)对20%甘油增塑的大豆分离蛋白塑料拉伸性能、吸水性能、微观结构和蛋白质变性温度Td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磷酸盐使甘油增塑的大豆分离蛋白塑料由柔性转变为刚性。焦磷酸钠大大增加了塑料的吸水率,而添加较高剂量的六偏磷酸钠或焦磷酸二氢二钠降低了塑料的吸水率。添加8%的焦磷酸二氢二钠使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降低了近10℃。酸性磷酸盐可以作为制备刚性大豆分离蛋白塑料的良好填充剂。
- 胡坤方少瑛王秀霞陈漫霞王林静
-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塑料磷酸盐填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