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野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阴道
  • 4篇制霉菌素
  • 4篇念珠菌
  • 4篇霉菌素
  • 3篇妊娠
  • 3篇念珠
  • 3篇剖宫产
  • 3篇剖宫产术
  • 3篇子宫
  • 3篇康唑
  • 3篇分离株
  • 3篇白念珠菌
  • 2篇电切
  • 2篇电切镜
  • 2篇伊曲康唑
  • 2篇术后
  • 2篇体外
  • 2篇剖宫产术后
  • 2篇综合征
  • 2篇联苯苄唑

机构

  • 18篇解放军第30...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解放军306...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陆野燕
  • 9篇杜建新
  • 7篇周玲
  • 6篇张文颖
  • 5篇王维华
  • 5篇李丽华
  • 4篇郭秀军
  • 4篇贾丽萍
  • 4篇党艳丽
  • 3篇鲁泽春
  • 3篇雷鹏程
  • 2篇张建中
  • 2篇王彦平
  • 1篇王鑫
  • 1篇王维华
  • 1篇陈秀芳
  • 1篇畅坚
  • 1篇于力
  • 1篇牛玉静
  • 1篇于新凯

传媒

  • 6篇总装备部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粘连蛋白和粘附分子CD29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0年
张文颖王维华潘颖柏文田张建中陆野燕李丽华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纤维粘连蛋白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观察疗效。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直径1.0~5.0cm,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其中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2例、向下侵及腹直肌前筋膜7例、异位结节源自腹膜1例,病理组织学回报均证实为异位病灶。术后观察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冲洗切口部位是预防其发生的重要措施。
党艳丽张文颖陆野燕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罕见的卵巢妊娠黄体瘤被引量:3
2011年
【病例】36岁。孕1产0,因宫内孕39^3周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8/min,呼吸20/min,血压110/70mmHg。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膨隆。产科检查:腹围102.0cm,宫高36.0cm,
陆野燕鲁泽春陈秀芳周玲于力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卵巢疾病
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体外抗白念珠菌阴道分离株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外阴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作用的敏感性,探讨两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方案(1997)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22株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制霉菌素以及两药物联合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时,氟康唑MIC值的几何均数从7.5114μg/mL显著降低到2.4162μg/mL,制霉菌素MIC值的几何均数从2.0640μg/mL显著降低到0.6297μg/mL,27.3%(6/22)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72.7%(16/22)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无受试菌株(0/22)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发现有拮抗作用。测定不同浓度下药物单独和联合作用的一株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mL),联合用药组合较单独用药有显著减少。结论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应用可增强体外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郭秀军陆野燕贾丽萍雷鹏程
关键词:白念珠菌氟康唑制霉菌素
产褥期感染重症甲型H1N1流感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2011年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流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2009年3月相继在墨西哥及美国爆发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孕产妇为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lN1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并发症。本文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产褥期感染甲型N1N1病例,并总结分析相关文献,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鲁泽春周玲杜建新张文颖陆野燕牛玉静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产褥期感染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重症流感病毒高危人群
宫腔电切镜在治疗宫颈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北京306医院在监视系统引导下,应用宫腔电切流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切除肌瘤、息肉等宫颈管良性疾病,经回访获得满意疗效.
王维华陆野燕李丽华陈秀芳
关键词:宫颈良性病变宫颈手术宫腔电切镜
文献传递
晚孕合并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患,本病的特点起病急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又缺乏其特异性,故早期容易漏诊、误诊。本文介绍了一例晚孕合并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阐述了抢救过程,分析了尸...
杜建新陆野燕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晚孕
文献传递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异常出血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盆腔内出血的效果。 方法 自 1 994年 4月~ 2 0 0 2年 1 2月 ,盆腔内出血 8例 ,以seldinger方法穿刺右侧股动脉 ,以 5F(1F =0 33mm)cobra导管行DSA检查 ,造影剂为欧乃派克 35 0 (1∶1稀释 )显示相应血管支供血和出血情况。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 ,经试验注射造影剂确准靶血管后进行栓塞。 结果  6例行DSA检查时均可见子宫动脉血管迂曲且明显扩张 ,末端呈喷流状充盈或者子宫动脉扩张 ,造影剂向周围弥散。 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 ,可见髂内动脉分枝 ,阴道动脉末端可见小斑片状造影剂外渗。栓塞术结束后再次造影检查子宫动脉 ,动脉呈截断性堵塞。 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控制盆腔内出血 ,避免了开腹 ,具有微创性 ,可重复性强 ,定位准确 ,并能快速、有效的止血 。
杜建新李丽华畅坚王维华陆野燕周玲
关键词:盆腔内出血栓塞治疗性
妇产科腹部切口三种处理方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最佳缝合方法。方法:观察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共315例,术前根据患者意愿随机选择皮肤创伤闭合拉链,不可吸收外科缝线或3-0可吸收PGA缝线皮内缝合腹部切口。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近期及后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拉链组手术时间较短,但近期切口愈合效果欠佳;PGA缝合线组住院天数缩短,但个别患者存在皮下结节现象;不可吸收外科缝线组术后愈合情况间于二者之间,但有个别患者存在拆线恐惧心理及拆线困难现象。结论:三种皮肤缝合法各有特点,皮内缝合法并发症少,并达到了术后美观的效果。
鲁泽春张文颖杜建新陆野燕周玲王鑫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美容瘢痕
紫杉醇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再用紫杉醇1例报告被引量:3
2010年
1例70岁女性患者,卵巢癌术后21d,给予紫杉醇2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化疗。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全身针刺感,随后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困难,BP80/62mmHg,HR100次/min。立即停用紫杉醇,给予地塞米松及盐酸异丙嗪,10min后症状缓解。之后,再次低浓度、慢速滴注紫杉醇,未再发生过敏反应。
党艳丽张文颖杜建新陆野燕刘垠兰
关键词:紫杉醇过敏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