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智祥
- 作品数:3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米卡芬净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米卡芬净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早期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科2009年2月至2015年1月HSCT 33例,8例移植前有肺部真菌感染史,从预处理开始使用米卡芬净50 mg/d,其余患者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使用50-100 mg/d。结果 33例患者中1例发生了眶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在米卡芬净使用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也未因此而调整环孢素A浓度,到随访结束时,26例存活。结论 米卡芬净对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环孢素A血药浓度。
- 杨艳梅杨同华史克倩陆智祥虞利群刘建琼
- 关键词:米卡芬净真菌造血干细胞移植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初治MM患者48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给予BDT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照组给予CDT方案治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2组的诱导化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研究组中有10例CR(41.7%),6例VGPR(25%),4例PR(16.6%),3例SD(12.5%),1例PD,OR率为83.3%。对照组中有2例CR(8.3%),3例VGPR(12.5%),10例PR(41.7%),7例SD(29.1%),2例PD(8.3%),OR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对照组患者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感染等是主要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方案治疗MM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安全可靠,尽管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作为靶向性治疗新药,由硼替佐米组成的治疗方案是值得在临床推广。
- 辜学忠闻艳陆智祥杨艳梅史克倩沈晓梅赖洵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
- 二联保护剂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回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 杨同华李正发赵仁彬邓明倩杨艳梅李蓉史克倩杨振宇胡芃陆智祥
- 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人类移植治疗的新时代,尤其是在治疗血液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预处理后的骨髓抑制空虚期,患者都必须要输注血小板支持,以预防严重的出现死亡导致治疗失败。输注血小板是减少或防止出血的基本而不可替代...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病输血传播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03年
- 史克倩沈晓梅杨同华王云娟赖洵李正发闻艳杨艳梅陆智祥
- 关键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再生障碍性贫血
- 银屑病并发NK/T细胞淋巴瘤1例
- 2006年
- 闻艳陆智祥沈晓梅史克倩
- 关键词:淋巴瘤
-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05年
- 沈晓梅史克倩杨同华赖洵王云娟李正发杨艳梅赵仁彬闻艳陆智祥
-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病例报告化学治疗
- 水龙四物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杨同华陆智祥闻艳沈晓梅史克倩
- 关键词:水蛭深静脉血栓形成
- 吡喃阿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被引量:1
- 2002年
- 王云娟沈晓梅赖洵李正发闻艳杨艳梅陆智祥
- 关键词:联合化疗吡喃阿霉素急性白血病
- 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疗效。方法 口服沙利度150-250mg/d,2-3次/d。EPO(利血宝)6000U/次皮下注射,3次/周,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 72.7%的IMF患者血红蛋白(Hb)明显上升,对血小板数,白细胞数上升也有一定疗效。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 赖洵闻艳张爱玲杨同华李正发陆智祥
-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沙立度胺红细胞生成素
- JAK2V617F突变负荷量对ET患者临床表现和生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JAK2V617F突变量对ET(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存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10-2016.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和治疗的ET患者229例,采取患者的骨髓血标本2 ml,肝素抗凝,红细胞裂解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使用DNA抽提试剂盒抽提患者基因组DNA。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扩增目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120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的标本。再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JAK2V617F突变负荷量,并通过测序方法检测PCR筛选的准确率。结果:伴有血栓形成的ET患者JAK2V617F突变负荷量高于未发生血栓组(23.2%vs 14.2%),(P <0.05);WBC计数升高组(> 10×10~9/L)及HGb浓度升高(> 150 g/L)患者JAK2V617F突变负荷量高于对照组(P <0.05),17例脾肿大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量高于45例脾脏未肿大组(P <0.05),年龄、性别与JAK2V617F基因突变量之间无相关性(P> 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JAK2V617F突变量对生存率无统计学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WBC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年龄、性别及脾肿大对生存率无影响(P> 0.05)。结论:JAK2V617F突变负荷量影响ET患者的临床表现,JAK2V617F突变负荷量与是否形成血栓相关,性别、年龄与基因突变负荷量无关。
- 赵世香陆智祥虞利群虞利群何海萍关心赵仁彬杨同华
- 关键词: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