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慧琴

作品数:51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病变
  • 14篇血管
  • 13篇视网膜
  • 13篇网膜
  • 13篇成像
  • 12篇断层扫描
  • 12篇脉络膜
  • 11篇细胞
  • 11篇相干断层扫描
  • 10篇黄斑
  • 9篇小梁
  • 8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光学相干
  • 8篇光学相干断层
  • 7篇新生血管
  • 7篇血管成像
  • 7篇青光
  • 7篇青光眼
  • 7篇康柏

机构

  • 49篇西安市第一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黄河三门峡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51篇陆慧琴
  • 18篇武炳慧
  • 11篇吴惠琴
  • 6篇朱红娜
  • 5篇马强
  • 3篇梁厚成
  • 3篇张红兵
  • 3篇乔瑛
  • 3篇张德秀
  • 2篇吴松笛
  • 2篇吴洁
  • 2篇蔺雪梅
  • 1篇夏蔚
  • 1篇刘江川
  • 1篇杜虹
  • 1篇程燕
  • 1篇雷剑琴
  • 1篇刘锦
  • 1篇宋金鑫
  • 1篇王彤

传媒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陕西省医学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后干眼症对比分析
:了解两种结膜瓣入口的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干眼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09 年1 月~2010 年10 月在我院住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8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以角膜缘为基底和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作为手术入口,于...
陆慧琴吴惠琴马强乔瑛梁厚成
全身疾病致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特征。方法:总结分析明确诊断为NAION的42例患者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颅MRI和MRA检查。既往体健14例(其中6例住院期间确诊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仅有糖尿病2例(其中1例住院期间诊断合并有高血压);仅有高血压22例;甲亢伴雷诺综合征1例。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颅MRI和MRA检查并进行总结。结果:42例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示颈动脉硬化34例,合并有斑块形成18例;动脉内膜毛糙2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TCD示未见明显异常16例,血管流速减慢26例。头颅MRI平扫示未见明显异常10例;双侧基底节区大脑白质多发腔梗18例,伴脱髓鞘改变12例;脑白质多发腔梗伴脱髓鞘5例;脑白质脱髓鞘5例;脑白质多发腔梗3例;T2WI和T2Flair双侧枕叶高信号,考虑髓鞘形成变异1例。MRA示单侧椎动脉纤细4例;大脑中动脉纤细2例;未见明显异常36例。结论:NAION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眼部症状为其全身疾病的预防敲响警钟,对此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结合内科降脂固斑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发生。
武炳慧陆慧琴吴惠琴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超声检查多普勒磁共振成像
迁延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迁延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特点,从而为我们判断病情、了解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CSCR患者共85例,6mo以上未愈者视为迁延型共32例,6mo内病情痊愈者53例,观察其OCT成像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大于500μm、合并色素上皮脱离及健眼存在色素上皮损害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神经上皮脱离宽度>4000μm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CT成像简洁、直观,可清晰显示视网膜内各层的细节变化,在诊断、动态追踪方面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我们可根据OCT的成像特点判断病情,告知预后,为我们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吴惠琴陆慧琴张红兵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迁延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66只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1+PRN)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陆慧琴武炳慧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特征,并应用OCTA的变化来指导抗VEGF治疗。方法对22例(23眼)特发性CNV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进行OCT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B-scan图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及En face图像上CNV的变化。结果抗VEGF治疗后,所有患眼OCTA的B-scan图像可测量病灶处视网膜厚度减小,病灶缩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显示18只眼存在肉眼可见的病灶部位异常血管网的血流信号减弱;16只眼En face图像上CNV病灶区不规则中低反射面积缩小。结论 OCTA可以作为特发性CNV抗VEGF治疗后的有效观察手段,且可根据OCTA的变化指导抗VEGF治疗,具有无创、方便、简洁、高效的优势。
武炳慧李婵陆慧琴
OCTA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RVO-ME短期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以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IDI)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等检查评价其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RVO-ME患者17例17眼进行玻璃体腔注射IDI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d,1、2、3、4、6mo等时间点测定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压(IOP)、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观察浅、深层视网膜血管网变化。结果:患者17眼经IDI治疗后24h患者CMT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CMT整体亦呈下降趋势,在3mo随访时,CMT改善较为明显;视力改善与CMT变化一致;OCTA显示视网膜血管网较基线期恢复。IDI注射治疗后共有2眼出现轻度眼压增高,用药后均可恢复至正常。随访期间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治疗相关不适及副作用。结论:玻璃体腔注射IDI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确切,对患者视力提升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OCTA可以观察到黄斑水肿明显减轻,浅、深层视网膜血管网血管迂曲和扩张显著改善。
李婵陆慧琴索琰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为评价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视功能损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55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吴洁李英隆李玉梅陆慧琴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生活质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应用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中的优越性。
索琰武炳慧陆慧琴
血清VEGF与OCTA在湿性AMD康柏西普治疗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评价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疗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湿性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患者均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在患者治疗6个月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A及血清指标检查,同时评估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OCTA及血清指标与疗效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治疗后,患者BCVA、眼压明显下降,治疗1个月、3个月后BCVA、眼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中心凹浅层位置血管血流密度、中心凹浅层黄斑厚度、中心凹旁浅层黄斑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下降,治疗3个月、1个月后OCTA测定指标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血清指标均显著降低,治疗3个月、1个月后TGF-β1、VEGF、PDGF等血清指标逐渐下降(P<0.05);8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6个月后,中心凹浅层位置血管血流密度、中心凹浅层黄斑厚度及中心凹旁浅层黄斑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密度与疗效呈负相关(r=-0.613、-0.532、-0.547、-0.496,P<0.05);治疗6个月后,TGF-β1、VEGF、PDGF血清指标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r=-0.567、-0.483、-0.672,P<0.05)。结论康柏西普用于治疗湿性AMD疗效优异,而OCTA与血清VEGF可以有效反映湿性AMD接受康柏西普治疗病情变化,为患者病情评估提供更多有效参考依据。
朱红娜王昞苏安乐陆慧琴曲晓瑜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评估和分型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眼底表现特征。方法对27例(54眼)眼底有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与眼底检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进行计算,并采用SPSS 19.0中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患者的眼底表现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毛细血管阻塞型(14例28眼)、动脉阻塞型(6例11眼)、静脉阻塞型(6例7眼)和脉络膜血管阻塞型(1例2眼)。24例患者进行了SLEDAI评分。5例动脉阻塞型患者的SLEDAI为(25.6±2.2)分,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的SLEDAI评分(18.2±2.9)分(P<0.05)。结论不同血管阻塞的分型有助于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眼底病变情况,并可能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动脉阻塞型的SLEDAI评分高于其他类型。
杜虹陆慧琴戴荣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