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天宇

作品数:57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血管
  • 28篇微血管
  • 19篇减压术
  • 17篇血管减压
  • 17篇术后
  • 17篇微血管减压
  • 17篇显微血管
  • 14篇痉挛
  • 13篇血管减压术
  • 13篇手术
  • 13篇微血管减压术
  • 13篇面肌
  • 13篇面肌痉挛
  • 13篇肌痉挛
  • 7篇原因分析及预...
  • 7篇入路
  • 7篇神经痛
  • 7篇显微血管减压
  • 6篇乙状窦
  • 6篇三叉神经

机构

  • 49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4篇陆天宇
  • 42篇梁维邦
  • 32篇倪红斌
  • 30篇徐武
  • 22篇金伟
  • 14篇戴宇翔
  • 12篇陈维涛
  • 6篇王晶
  • 5篇王晶
  • 4篇蒋健
  • 4篇虞晨
  • 3篇吴俊
  • 3篇刘浩
  • 2篇侯小山
  • 2篇韦永祥
  • 2篇梁维邦
  • 2篇王晶
  • 1篇孙琦
  • 1篇王斌
  • 1篇王巧桂

传媒

  • 14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凝药物相关性脑出血35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并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住的35例抗凝药物导致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行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临床转归等,分析抗凝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要点及手术体会。结果 35例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包括术中出血不止、术后再出血及多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总体死亡率14.3%,总体恢复良好24例(68.6%),效果不良11例(31.4%)。结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脑出血则死亡率高,手术风险大,再出血风险明显增加,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加强止血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规范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尽量改善预后。
倪红斌梁维邦蒋健陆天宇金伟
关键词:脑出血抗凝药神经外科手术
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
2014年
目的探讨颞下小脑幕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优点。方法 MRI诊断为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14例,行颞下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肿瘤,评价手术优点并分析治疗体会。结果 11例(78.6%)患者肿瘤获得全切,其麻木及疼痛等原有症状均消失。术后无新发神经并发症。随访1-8年(中位时间5.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颞下小脑幕入路对于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可行,创伤小。
金伟倪红斌陆天宇徐武梁维邦
关键词:三叉神经鞘瘤
异常肌反应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成功减压后持续存在的原因及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异常肌反应(AM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成功减压后持续存在的原因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1日至12月共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72例.回顾性分析完成减压前可监测到AMR波的326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减压后AMR波是否消失分为观察组(充分减压后AMR持续存在)和对照组f减压后AMR消失)。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共人组21例患者,对照组人组305例患者。2组患者性别、减压侧别及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治愈率为28.6%,较对照组(88.9%)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2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5.2%和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功减压后AMR持续存在可能与术前病程较长有关,此类患者术后更易出现延迟治愈,但远期手术疗效与减压后AMR波消失患者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
姜成荣徐武陆天宇戴宇翔虞晨倪红斌梁维邦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异常肌反应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羟考酮麻醉,研究组予以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压、平均动脉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压、平均动脉压、血清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压、平均动脉压、血清IL-8、CRP、TNF-α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8、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心动过缓、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发生,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徐一凡徐武陈维涛陆天宇戴宇翔梁维邦金伟
关键词: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羟考酮炎性反应预后
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和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或无效病例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32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再次行手术治疗。分析术后复发的原因,观察再次手术后的疗效。结果再次手术后31例患者治愈,其中28例患者即刻恢复,3例患者延迟恢复;1例患者抽搐未消失。术后早期出现面肌瘫痪者9例、耳鸣5例,2个月内均恢复,1例患者发生永久性听力障碍。术中见,首次手术放置的Teflon棉巨大致密,直接压迫面神经根部17例;责任血管遗漏4例;减压不充分11例。结论再次手术前对复发病例进行安全性评估,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再次手术是可行的;再次手术的疗效确切,但手术难度较大。责任血管的遗漏及减压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梁维邦徐武陆天宇戴宇翔
关键词:面肌痉挛复发微血管减压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N)的远期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并分析我科自2001年1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9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舌咽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地卡因实验明确诊断,影像学提示血管对舌咽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迫。手术采取经乙状窦后-幕下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疗效明显,随访时间1.5~12.5年,平均5.6年。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复发,1例疼痛程度及次数较术前明显缓解。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像学诊断对判断神经-血管压迫有重要意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陆天宇倪红斌徐武陈维涛金伟梁维邦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疗效
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术后迟发性面瘫原因分析及预防
陆天宇梁维邦
延髓腹侧微血管减压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治疗颅神经疾病的同时,局部延髓腹侧血管减压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45例颅神经疾病(包括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合并有明显高血压病的患者,排除肾性、内分泌性等继发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病。其中左侧28例(62.2%),右侧17例(37.8%)。岩尖部薄层MRI平扫明确延髓腹侧及颅神经根部血管压迫情况,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探查后组颅神经周围,对延髓腹侧造成压迫的血管进行移位、减压。术前及术后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术后随访1~2年了解其血压恢复情况,并与术前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随访示患者高血压情况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本组高血压症状治愈16例(35.6%),好转14例(31.1%),有效11例(24.4%),无效4例(8.9%)。左侧组28例,治愈11例(39.3%),好转10例(35.7%),有效6例(21.4%),无效1例(3.6%);右侧组17例,治愈5例(29.4%),好转4例(23.6%),有效5例(29.4%),无效3例(17.6%)。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合并颅神经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后,血压水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解除了高血压发病环节中的神经因素从而使血压下降。临床工作中当患者出现原发性高血压病同时伴有颅神经疾病时,可同时行颅神经及延髓腹侧血管减压,当患有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者,若影像学提示异位血管压迫延髓的依据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梁维邦倪红斌陆天宇吴俊金伟徐武蒋健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高血压外科治疗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分析及预防(附14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病因及特点,分析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预防。方法回顾我科自2008年01月到2018年01月收治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患者相关资料,采用乙状窦后小脑幕下锁孔入路切除肿瘤。术...
陆天宇宋婷婷王晶梁维邦倪红斌
关键词:听神经瘤并发症治疗
文献传递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8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手术策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神经疾2955例,成功随访1982例,其中面肌痉挛1476例,三叉神经痛450例,舌咽神经痛32例,痉挛性斜颈24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经2年以上随访,面肌痉挛术后即刻治愈为1210例,延迟恢复250例,无效16例。三叉神经痛术后治愈406例,好转20例,无效24例,复发11例。舌咽神经痛治愈31例,好转1例,24例痉挛性斜颈均不同程度好转。并发症情况:术后死亡3例;脑积水24例;早期面肌瘫痪共发生297例,均恢复;听力障碍37例;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7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功能性颅神经疾病效果确切,但仍有一定风险,注重手术技巧或许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徐武梁维邦陆天宇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痉挛性斜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