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普通肝素
  • 1篇人工肝
  • 1篇人工肝脏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出血
  • 1篇化道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 1篇分子
  • 1篇肝素
  • 1篇肝硬化
  • 1篇肝硬化上消化...
  • 1篇肝脏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钱春新
  • 1篇吴晓鹭
  • 1篇潘业
  • 1篇曾建勇
  • 1篇欧宏杰
  • 1篇郑国华
  • 1篇刘家俊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健康教育和诱因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实验观察探讨健康教育和诱因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证明: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和诱因干预对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都有实效作用。
钱春新
关键词:肝硬化健康教育上消化道出血
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人工肝脏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4年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人工肝脏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2例重型肝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辅助人工肝脏治疗,试验组则采用低分子肝素辅助人工肝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的抗凝效果及两种药物对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浆置换过程中的抗凝有效率为98.08%,而对照组血浆置换过程中的抗凝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的抗凝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8,P=0.0417),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辅助人工肝脏的治疗过程中有效,且不会引起明显的出血倾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钱春新郑国华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人工肝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