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华
- 作品数:76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广州地区前华夏植物群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植物群计 2 3属 4 1种,以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为主,石松纲居次,另外还有少量楔叶纲、科达纲及种子化石.按地层分布当前植物群可分为沙水岗组植物组合、龙江组植物组合及测水组植物组合.分析该植物群的组成特征。
- 金建华吴起俊廖文波
- 关键词: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新生代全球变化与中国古植物区系的演变被引量:31
- 2003年
- 新生代是地质历史最年轻的一个时代 ,当时全球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中生代开始的大陆漂移活动继续进行 ,并于早第三纪末开始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中海逐渐封闭 ,经过一系列的板块碰撞和洋底扩张 ,晚第三纪时地壳构造的基本轮廓和古地理面貌逐渐接近现代。受地壳运动的控制 ,全球新生代气候波动明显 ,早第三纪总体比较温暖 ,晚第三纪气候发生明显分异 ,气温显著下降 ,第三纪末期开始有冰川活动 ,一直持续到更新世末期 ,期间发生多次冰期和间冰期 ,全新世气候逐渐转暖。受上述全球变化的影响 ,我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明显 ,早第三纪植物区系主要是纬向分带 ,从古新世到渐新世 ,我国植物区系主要分为北方区和南方区 ;晚第三纪初 ,由于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及东部的横断山脉地区持续抬升 ,逐渐形成独立的高原植物区。总体来说 ,晚第三纪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代。第四纪由于青藏高原继续强烈抬升 ,激发了东亚季风 ,使我国的植物区系经向分带更加明显 ,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与现代已基本一致 ,到了全新世晚期 ,植物区系的演变除了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外 。
- 金建华廖文波王伯荪彭少麟
- 关键词:新生代全球变化
- 红树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及植物地理史被引量:2
- 2005年
- 红树科植物化石种类有红树属Rhizophora、秋茄属K andelia、角果木属Ceriops和木榄属Bruguiera等4属,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古新世至全新世地层中。红树科植物化石记录显示:该科植物很可能于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起源于环特提斯海沿岸,中始新世开始从这一起源中心迅速向世界其它地方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地扩散;渐新世在上述地区继续这一扩散历程,但在欧洲的化石记录消失;中新世时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达到了极盛期;上新世开始分布范围有所缩小,更新世则进一步缩小;一直到全新世才又重新繁盛起来。红树科植物的这一分布格局和地史演变是与地质时期大陆漂移、洋底扩张、第四纪冰川活动。
- 金建华
- 关键词:红树科化石植物地理
- 海南岛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分析
- 根据化石及现生植物资料,海南岛第三纪种子植物有53科,第四纪有89科,现代增加至 233科。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海南岛第三纪时期,泛热带科占当时科总数的43.4%,热带- 亚热带科占9.4%,亚热带-温带科占30.2%...
- 金建华沈如江廖文波
- 关键词:第三纪第四纪新生代植物区系
- 文献传递
- 广东茂名盆地渐新世柏科翠柏属化石
- 吴燕徐青青金建华
- 海南岛第三纪沉积环境与古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变迁被引量:15
- 2002年
- 海南岛第三纪沉积类型及古植物群落复杂多样。早第三纪主要为河湖相、湖泊相和湖沼相等陆相沉积 ,晚期发生海侵 ,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沉积 ;古植物群落主要有 :温带山地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林 ,晚期开始出现红树林 ,总体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晚第三纪海侵加大 ,沉积类型为滨海相、滨海 -浅海相、浅海相及深水广海相等海相沉积 ,在滨海地区红树林面积大大增加 ,盆地中心平原地带发展为低地热带雨林 ,总体属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 ,但在海南岛西部和西北部仍发育有山地雪松和云杉林。上新世时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今当地的面貌。
- 金建华廖文波王伯荪彭少麟
- 关键词:第三纪沉积环境多样性
- 广东茂名盆地早渐新世尚村组臭椿属翅果化石
- 臭椿属(Ailanthus Desf.)隶属于无患子目苦木科,现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南部与大洋洲北部,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新生代地层中,但在低纬度地区的化石记录却一直较少。了解臭椿属在地质历史中低纬度地区...
- 吴欣凯吴燕金建华
- 关键词:苦木科臭椿属
- 深圳市梅林公园、围岭公园、莲花山公园生态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评估
- 王晓明赖燕玲廖文波李贞徐向明崔大方常泓贾凤龙刘蔚秋曾曙才仲铭锦金建华
- 该项研究对梅林公园、围岭公园、莲花山公园开展全面的本底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评估,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地质地貌、土壤、水资源、气候等方面获得大量基本数据;在生物多样性考察方面,获得大量本底资料,提出了动植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资源生态环境
- 中生代鞘翅目扁甲总科化石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扁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系,目前包含25个现生科和3个化石科,其中10个科仅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当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扁甲总科的起源时间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而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的分离也发生在早侏罗世约1.8亿年前。因此对中生代扁甲总科化石的研究是解释扁甲总科如今分布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研究扁甲总科的演化历史。本文简要回顾了现生扁甲总科的研究历史,并对其中生代的化石研究进行了概述,迄今在中生代地层发现有12科54种扁甲总科化石。
- 刘振华任东金建华庞虹
- 关键词:扁甲总科化石中生代琥珀甲虫
- 中国三清山长柄双花木植物群落研究
- 金缕梅科双花木属 Disanthus Maxim.是现存金缕梅科植物中最原始的属。现仅存1种1 变种:双花木 D.cercidifolius Maxim.仅产于日本南部山地:长柄双花木 D.cercidifolius v...
- 沈如江郭微余意金建华廖文波
- 关键词:长柄双花木植物群落群落结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