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祚国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颅脑
  • 10篇脑损伤
  • 9篇颅脑损伤
  • 7篇外科
  • 6篇手术
  • 6篇出血
  • 5篇外科手术
  • 4篇血肿
  • 4篇裂伤
  • 4篇脑挫裂
  • 4篇脑挫裂伤
  • 4篇开颅
  • 4篇挫裂伤
  • 3篇躁动
  • 3篇术后
  • 3篇外伤
  • 3篇脑出血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血压

机构

  • 22篇东莞市虎门医...

作者

  • 22篇郭祚国
  • 11篇吴广球
  • 11篇黎岳强
  • 11篇黄启锐
  • 10篇黄文飞
  • 9篇周连银
  • 6篇程巍
  • 6篇黎源
  • 4篇梁振忠
  • 4篇袁东彬
  • 3篇韦世阳
  • 2篇王永固
  • 1篇杨攀
  • 1篇彭俏菁

传媒

  • 9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控静脉注射曲马多合剂控制颅脑损伤躁动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控制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有效药物和最佳方法。方法 首先静脉缓慢注入负荷量 :曲马多5 0mg ,咪唑安定 5mg ,氟哌利多 2 5mg。接续曲马多 16mg/kg、咪唑安定 0 4mg/kg、氟哌利多 0 15mg/kg、1%普鲁卡因加至 10 0ml ,用一次性使用镇痛泵 ,2ml/h持续静脉输注 ,5 0h为一个单元。本组 2例用 2个单元 ,3例用 3个单元 ,4例追加负荷量 5次。结果 Ⅰ~Ⅱ级躁动完全控制 ;Ⅲ级躁动基本控制 ;Ⅳ级躁动大部分控制 ;用药过程中 ,患者安静 ,血压、心率、呼吸平稳 ,有 2 3例自然清醒。无副作用 ,无恶心、呕吐。促进清醒缩短病程。结论 采用一次性使用镇痛泵持续输注曲马多合剂 ,用药均衡 ,血药浓度衡定 ,镇痛、镇静完善 ,控制躁动确切 ,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患者清醒过程 ,是比较理想的控制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治疗方法 ,效果确切。
周连银梁振忠郭祚国韦世阳袁东彬
关键词:颅脑损伤躁动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
躁动不安在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中是很常见的症状,躁动可引起严重的意外伤害等并发症。常用的处理措施是约束带捆绑或哌替啶、吩噻嗪类药物如冬眠I等方法。但捆绑引起患者抵抗争扎躁动升级,颅内压升高;冬眠可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
郭祚国韦世阳周连银吴广球梁振忠袁东彬黎岳强
关键词:曲马多持续静脉输注镇静镇痛镇痛泵
文献传递
双额脑严重挫裂伤的外科治疗
2000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双额开颅减压术治疗双额严重脑挫裂伤的疗效。方法:我科近8年来收治53例严重双额脑挫裂伤患者,其中27例在入院后6小时内行双额开颅减压术,另26例入院后先行保守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伤后3个月按GOS评定,超早期手术组的优良率81.5%,死亡率为3.7%,精神异常的恢复率90%,保守治疗组的优良率为65.4%,死亡率15.4%,精神异常的恢复率53.8%。结论:超早期双额开颅减压术治双额严重脑挫裂伤有较好的疗效。
黄启锐郭祚国吴广球
关键词:脑挫裂伤开颅减压
“三3”评分法在颞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颞额叶脑挫裂伤伴小血肿及基底池变化的治疗决策,论证“三3”评分法的可行性。方法按意识、脑挫裂伤面积或血肿量、基底池变化三项评分,分为Ⅰ、Ⅱ、Ⅲ型(“三3”评分法)。根椐274例回顾分析Ⅰ病死率,立即手术组〈延迟手术组,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的结果;应用于临床9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Ⅰ型33例立即手术治疗,死亡3例;Ⅱ型44例非手术治疗观察中改(延迟)手术治疗17例,死亡1例;Ⅲ型15例非手术治疗。按GCS重型颅脑损伤分型及GOS预后分级,观察组49例,良好/中残30(61.2%)、重残12(24.4%)、植物生存3(6.1%)、死亡4(8.1%)。二组病死率比较:Ⅰ型观察组9.1%〈对照组28.4%(P〈0.05),Ⅱ型观察组2.2%〈对照组7.9%。结论“三3”评分法分型是科学的,可在临床症状恶化之前作为治疗决策的量化指标。
黄文飞黎岳强郭祚国黄启锐黎源程巍
关键词:脑挫裂伤基底池评分
颅脑损伤双瞳孔散大病人的急救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讨论颅脑损伤双瞳孔散大病人的急救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了104例双瞳孔散大病人在抢救室行气管插管、颈内动脉注射甘露醇、颅骨钻孔减压、再根据瞳孔回缩情况决定是否手术及术式的抢救经验。结果:按GOS判断,恢复良好31.7%,中残4.8%,重残3.8%,植物生存3.8%,病死55.7%。结论:紧急气管插管、颈内动脉注射甘露醇、颅骨钻孔减压是有效的急救措施;若瞳孔回缩后开颅手术疗效好,若不回缩开颅手术无价值。
吴广球周连银郭祚国黄启锐黄文飞王永固
关键词:颅脑损伤双瞳孔散大急救
开颅术后合并急性脑梗塞
1995年
开颅术后合并急性脑梗塞黄启锐,吴广球,郭祚国开颅术后病人如合并脑梗塞,那是非常危险的。我科自1991年2月至1994年7月共行开颅手术245例(不包括颅脑外伤手术),有8例手术后合并脑梗塞(占3.2%),现将此8例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黄启锐吴广球郭祚国
关键词:脑外科手术开颅术脑梗塞
钻孔减压抢救颅脑损伤所致脑疝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所致晚期脑疝患者在抢救室钻孔减压经验。方法 152例晚期脑疝患者抢救室钻孔探查、放血、减压,开颅手术及常规治疗。结果钻孔后,45例双瞳孔回缩,对光反射恢复。2例后颅窝血肿引起呼吸停止,钻孔减压后自主呼吸恢复。38例一侧瞳孔回缩。67例瞳孔无改变。按GOS标准: 良好45例,中残11例,重残93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72例。结论抢救室颅骨钻孔放血减压,能达到最快捷和最直接的颅内减压效果。
周连银郭祚国吴广球
关键词:脑损伤钻孔减压抢救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 81例 (壳核和外囊出血 49例 ,丘脑出血 13例 ,皮质下出血 12例 ,桥脑出血 2例 ,小脑半球出血 5例 ,其中 12例出血破入脑室 )患者 ,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32例 ,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尿激酶保留冲洗 41例 ,神经内窥镜辅助小骨窗清除血肿 8例。结果 :大骨瓣开颅组死亡 8例 ,优良生存 7例 ;小骨窗开颅 +尿激酶冲洗组死亡 9例 ,优良生存 10例 ;内窥镜辅助组无死亡 ,优良生存 5例。结论 :主张对高血压脑出血特别是外囊、壳核及皮质下血肿应早期手术 ,用神经内窥镜辅助开颅手术可更彻底清除血肿 。
黄启锐吴广球郭祚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微创开颅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三组,对不同术式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预后良好74例(59.6%),微创开颅组预后良好48例(5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开颅组病死率21.7%(1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特点,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有效解除脑受压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文飞黄启锐郭祚国黎岳强程巍黎源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神经外科手术
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控制躁动的药物和方法。方法首先对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分型及原因分析,再静脉注射负荷量曲马多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咪唑安定0.1mg/kg。续接镇痛泵内配制的曲马多合剂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0.15mg/kg、咪唑安定0.4mg/kg,10g/L普鲁卡因加至100ml,一个镇痛泵可持续静脉输注50h(1.5~2.5ml/h),本组用药时间为40~160h。结果71例躁动患者,Ⅰ、Ⅱ级43例躁动完全控制,患者安静;Ⅲ级19例(其中8例追加了负荷量)躁动基本控制;Ⅳ级1例控制,8例减为Ⅱ级(需追加负荷量)。躁动控制良好63例(89%),较好8例(11%),有效率100%。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平稳,不影响脑氧输送,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为疼痛刺激及急性精神障碍。用镇痛泵持续静脉输注曲马多合剂,血药浓度恒定;患者安静,效果确切;不影响清醒过程,无不良反应;且管理方使,节省人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镇静方法。
郭祚国韦世阳周连银吴广球梁振忠袁东彬黎岳强
关键词:脑损伤躁动镇痛曲马多氟哌利多躁动原因镇静镇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