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现辉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素封闭在骨科慢性损伤中的应用(附148例报告)
- 1992年
- 1987年7月至1990年6月,作者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骨科慢性损伤148例,其中138例有效。_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女95例,男53例。30岁以下16例,30~50岁78例,50岁以上54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8岁。
- 郭现辉王文质
- 关键词:慢性损伤局部注射治疗狭窄性病变种类炎性渗出非器质性病变
- 引导性组织再生和引导膜
- 1999年
- 郭现辉李秀兰张铁良
- 关键词:骨缺损引导性组织再生牙周病
- 肌腱神经损伤诊治失误原因分析
- 1992年
- 我科1988年10月至1991年5月,共收治手及前臂肌腱神经损伤漏诊和误接病人12例。肌腱神经损伤在基层医院漏诊率较高,神经肌腱误接时有发生,应从中吸取教训。 1 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手腕掌侧切割伤8例,手腕背侧切割伤1例,手指外伤3例。肌腱损伤漏诊4例。
- 郭现辉王文质赵淑清
- 关键词:神经损伤腕掌侧切割伤手指外伤屈肌腱漏诊率
- 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 本实验建立了包括放置胶原膜和同种异体骨及自体柱形血凝块在内的兔桡骨引导性骨再生模型.利用该模型动态观察了引导性骨再生过程,旨在对比分析这一特殊模式的骨再生特点,探讨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机制.
- 李秀兰师宜健张杨候亭郭现辉郭洪刚
- 关键词:胶原膜同种异体骨引导性骨再生骨缺损修复
- 文献传递
- 足趾移植行拇指再造3例
- 1993年
-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为外伤性拇指缺损病人提供了较好的补救措施,我科最近再造3例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观、功能满意。 1 临床资料(见下表)
- 郭现辉王文质赵淑清
- 关键词:拇指再造术显微外科
- 自体静脉血凝块和异体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比较
- 1999年
- 目的:探讨在胶原膜包绕情况下,骨缺损内填充自体静脉血凝块和异体骨成骨作用的比较。方法:利用兔桡骨缺损模型,采用配对设计,一侧用自体静脉血凝块填充,另一侧用异体骨填充,通过骨密度测量和剖面观察,判断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之间愈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 郭现辉刘丽李秀兰张铁良
- 关键词:骨缺损同种异体骨骨再生
-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1998年
-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后,它的基本机理即机械性阻挡和选择性组织生长引起骨科界的兴趣和重视,初步实验和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的治疗有效,这种技术不但能应用于扁平骨缺损的治疗,而且适用于管状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关键是引导膜,膜材料大体分为两类即非降解性膜和可降解性膜,但由于制作工艺、膜材料成分的不同,致使目前应用的膜种类较多。非降解性膜由于其不能被机体吸收需要二次手术而逐渐被淘汰,在众多的可降解性膜中,携带不同骨生长因子。
- 郭现辉郭洪刚刘建丰
- 关键词:骨缺损生物材料膜引导组织再生
- 从骨愈合机制看目前骨缺损治疗研究的热点被引量:2
- 1999年
- 骨缺损是骨科、脑外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面临的一种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医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的突飞猛进,骨缺损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骨缺损治疗方法已从专科逐渐走向多种学科的综合利用,但骨愈合的基本机制仍然是众多研...
- 郭现辉
- 关键词:骨缺损愈合
- 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 笔者利用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了引导性骨再生过程,旨在对比分析这一特殊模式的骨再生特点,探讨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机制.
- 李秀兰师宜健张杨候亭郭现辉郭洪刚
- 关键词:胶原膜骨再生同种异体骨骨修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