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曼
- 作品数:51 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患者随访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估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78例进行脑血管介入诊疗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综合分析。结果41例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随访期内病死率为2.4%(1/41);术后仍有部份临床症状和体征13例次,再狭窄率为10%,无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51例未行支架治疗,随访期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7.8%(4/51),病死率为5.9%,血管狭窄加重率为43.5%;16例动脉瘤患者实施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仅2例仍有轻微头痛,无出血性卒中发生;11例动脉瘤未栓塞者,观察期内再出血率27.3%,病死率9.1%;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弹簧圈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凝胶栓塞术,术后再出血1例发生率为25%。结论严格掌握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指征,术后中长期疗效仍令人满意;对符合介入指征的动脉瘤和AVM患者,应积极进行栓塞治疗。
- 高励刘西平曾仲张仲郝玉曼张海涛
-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动静脉畸形随访
- 经颅多普勒超声傅利叶系数的临床意义
- 郝玉曼
- 成都市区医院医生对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 目的了解成都市各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以及应用指南和临床实践的情况,为二级预防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和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成都市各级医院神经科医生、全科医...
- 扬训永郝玉曼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TIA
- 文献传递
- 脑缺血耐受中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下调的意义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1α,mGluR1α)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两次假手术,其余两组分别在2h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22h再灌注前3d给予10min的预缺血或假手术,比较各组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变化及mGluR1α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MOD)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预缺血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小53.48%(t=8.896,P=0.0006),神经元变性、坏死亦轻于假手术组,同时伴mGluR1α表达降低(PMOD=0.00021,PIOD=0.00012)。图像分析显示3组间MOD(F=359.496,P=0.00038)及IOD(F=285.167,P=0.00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10minMCAO可有效诱导缺血耐受,减轻二次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死亡,减少mGluR1α表达。mGluR1α表达下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 郝玉曼罗祖明周东
- 关键词:脑缺血耐受缺血预处理动物实验
- 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上调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预缺血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在2h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前3d给予10min的预缺血或假手术,MCAO后24h处死,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3d的假手术,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及HIF-1α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未见HIF-1α表达,预缺血组HIF-1α表达高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53.15%(P<0.01)(P<0.01)。结论:病灶性脑缺血可诱导HIF-1α表达。HIF-1α表达上调可能是脑缺备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 郝玉曼罗祖明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局灶性脑缺血缺血耐受
- 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评分并比较3组的评分结果。结果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9.0±4.9)分,ADL评分为(30.3±11.3)分,较对照组〔分别为(16.8±4.8)分和(33.7±12.0)分〕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MMSE评分为(20.8±4.0)分,ADL评分为(27.2±10.7)分,与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且安全性较高。
- 刘艳赵晓玲王蕾高励郝玉曼沈富伟张海涛何柳
- 关键词:美金刚尼莫地平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 垂体卒中的临床及病因分析(附1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分析垂体卒中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总结回顾 16例垂体卒中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1.2 5 %的患者卒中前无垂体瘤病史 ,大部分无明确诱因 ,临床表现按出现频率依次为头痛、视力障碍、眼肌麻痹、脑膜刺激征、偏盲、意识障碍及锥体束征 ;8例行 CT检查 ,7例示垂体瘤 ;3例发现出血改变 ;9例行 MRI检查 ,8例示垂体瘤出血 ;13例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中 ,仅 3例痊愈。结论垂体卒中临床表现多样 ,易漏诊或误诊 ;对突发头痛、视力障碍、眼肌麻痹者应考虑垂体卒中可能 ,MRI检查阳性率高优于 CT扫描。
- 郝玉曼罗祖明
- 关键词:病因垂体卒中垂体肿瘤影像学诊断发病机理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的预后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回顾 1996~ 2 0 0 4年我院收治的 3 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根据患者的入院时体温将其分为体温增高 (>3 7.5℃ )、体温降低 (<3 6.5℃ )和体温正常 (3 6.5℃~3 7.5℃ ) 3组 ,观察比较各组在入院时、治疗后 1周及治疗后 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院内病死率。结果 体温增高组在入院时、治疗 1周及治疗 2周后ESS评分均低于对应时点的体温降低组及体温正常组 (P <0 .0 1) ,院内病死率也高于后两组 (P <0 .0 1) ;体温降低组在治疗 2周后 ,ESS评分高于体温正常组 (P <0 .0 5 ) ,但两组的院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发病 2 4h内的发热可使早期病死率增加 ,预后更差 ,而适度的体温降低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 高励郝玉曼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体温预后死亡率
- 秋水仙碱联合环磷酰胺增强大鼠脑缺血耐受的作用及其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秋水仙碱对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及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预缺血及假手术 3个组 ,分别在 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天给予 10分钟的预处理、药物加预处理或假手术 ,MCAO后 2 4小时处死 ,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HSP70的表达。结果 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和梗死体积缩小较预缺血组更为明显 ,HSP70表达亦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秋水仙碱可增强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 ,上调HSP70表达 ,二者具有叠加效应。
- 郝玉曼罗祖明
- 关键词:秋水仙碱环磷酰胺脑缺血耐受热休克蛋白70
- 局灶预缺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被引量:72
- 2003年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 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10 m in大脑中动脉缺血 ( MCAO)预处理 ( PC) ;10 min PC后 2 h MCAO( PC+MCAO)及假手术 ( SS)后 2 hMCAO( SS+MCAO) ,再灌注 2 2 h后处死 ,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变化。结果 PC+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 SS+MCAO组 ,PC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灶形成。结论 2次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能有效减轻 MCAO所致的神经损伤 ,操作简便 ,稳定性好 ,是一种研究局灶脑缺血耐受的有用工具。
- 郝玉曼罗祖明周东
- 关键词:脑缺血耐受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