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联大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福建省沙埕港百年一遇台风风暴潮的计算被引量:12
- 2008年
- 研究了福建省沙埕港风暴潮状况,根据收集的沙埕验潮站连续50 a(1956—2005)的台风过程增水资料以及西北太平洋57 a的台风资料,采用皮尔逊Ⅲ统计法和数值法分别计算了沙埕港的100 a一遇台风暴潮和100 a一遇最大台风暴潮,并得到了产生这两种台风增水的台风路径及强度等台风参数。沙埕港100 a一遇台风暴潮为198 cm,100 a一遇最大台风暴潮为243 cm,其中产生100 a一遇台风暴潮的台风移向为NW方向,移速为19 km/h,路径位于沙埕港南12 km;产生100 a一遇最大台风暴潮的台风移向为NW方向,移速为19 km/h,路径位于沙埕港南24 km。计算结果为福建沿海海洋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董剑希仉天宇付祥吴玮赵联大吴少华于福江
- 关键词:台风暴潮台风路径
- 海啸灾害数值预报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0
- 2011年
- 海啸数值预报技术在海啸预警、防灾减灾工作及海啸物理机制研究工作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海啸预警及海啸防灾减灾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海啸产生及海啸波传播的特征,分别总结了海啸源产生数值模型、海啸传播和淹没模型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当前主流地震海啸数值预报模型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预警系统建设及应用现状。旨在为下一步高精度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的研究提供指导、为实时海啸预警系统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 王培涛赵联大于福江侯京明
- 关键词:海啸灾害
- 2010年智利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沿海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2010年2月27日06时34分(北京时间14时34分),在智利中南部近岸(36.1°S,72.6°W)发生M_w8.8级地震,并引发了泛太平洋范围的海啸,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的验潮站和海啸监测浮标均监测到了强震引发的海啸;海啸波传播25h后到达我国沿海.本文利用海啸数值模型对此次地震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模拟了我国沿海及智利周边区域海啸波的传播特征,结果与观测数据拟合良好.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定量阐述了智利海啸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给出了此次海啸对我国沿海各海区的危险性分布.
- 于福江王培涛赵联大原野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温州瓯江口浅滩地区越洋海啸影响评估计算被引量:3
- 2013年
- 日本"3.11"地震海啸事件发生后,为了避免灾难重演,各滨海国家在加强海啸基础理论研究、改进海啸预警系统的同时,还应对沿海重大工程及重点保障目标进行地震海啸灾害风险排查及再评估工作;对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功能区划应进行全面的地震海啸安全论证。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概括总结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地震海啸风险及历史海啸事件时空分布,简要介绍了越洋海啸传播特征。海啸源选取基于潜在可能最大海啸,选取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潜在地震海啸源,进行温州瓯江口地区越洋海啸影响评估计算。海啸数值计算模型采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COMCOT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0年智利海啸、2011年日本海啸进行了近场、远场模拟验证,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良好,模型可信。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的海啸危险性等级标准,结合评估计算结果,对瓯江口浅滩地区海啸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获得了该地区的海啸危险性初步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在所选的10个潜在或历史海啸源产生的越洋海啸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均小于100 cm,此规模的海啸不易对该地区造成灾害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该地区的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及风险排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培涛于福江赵联大侯京明
- 海啸等级
- 本标准规定了海啸强度等级和地艇海啸能级的确定和划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海啸灾害的监测评估、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等土作。
- 范婷婷原野赵联大王培涛王君成侯京明
- 2014年4月2日智利海啸数值模拟与分析
- 2014年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北部近海发生8.2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南美智利、秘鲁等国沿岸的多个海洋站监测到了明显的海啸波动。文章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发的CTSU海啸数值模式对这次智利海啸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距离震源最近的智利北部受灾严重,秘鲁以及智利南部等海域的海啸波相对较小。沿海站点的第一波海啸波的数值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由于数值模型的理想化和近岸水深地形数据分辨率不够,后续海啸波部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存在一定误差。
- 赵联大徐志国王培涛范婷婷候京明
- 关键词:海啸数值模拟
- 越洋海啸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简要介绍了地震海啸产生的物理机制、海啸波在大洋中的传播特性以及海啸所具有的超强破坏力可能引发的巨大灾害;概述了全球地震海啸发生的频率和太平洋区域历史海啸的时空分布;整理分析了我国沿海发生海啸的频次和空间分布。针对越洋海啸传播的特点,采用基于波浪追逐原理和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的海啸数值模型对1960智利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的结果与历史记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初步讨论了我国沿海地区越洋海啸的危险性,并定量阐述了越洋海啸对我国各海区的影响。
- 王培涛于福江赵联大刘秋兴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精细化地震海啸波流实时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基于Okada模型和非线性浅水波模型,结合高精度多层嵌套网格针对我国浙江沿海的温州和台州地区建立了越洋–近海–局部的精细化地震海啸波流实时预警系统,近岸的分辨率为900 m。该预警系统包括了并行化的数值计算模块,基于Python 2D绘图库的计算结果可视化处理模块,以及通过Python语言将所有经过数值计算的图形与动画产品集成在一个网页上的产品集成模块。一旦地震发生,该系统可根据地震的震源参数信息在10 min内完成数值计算、可视化处理,以及产品集成。选取2011年日本东北9.0级地震海啸结合实测数值对该系统进行模拟验证,进一步应用该系统模拟计算了日本南海海槽和琉球海沟潜在极端海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预警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地震海啸实时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为海啸的预警、减灾,以及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任智源侯京明侯京明李涛王培涛赵联大
- 关键词: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精细化预报
- 一种有效校正越洋海啸传播延迟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效校正越洋海啸传播延迟的方法及系统,创造考虑浅水方程忽略的二阶物理效应,基于新的物理框架,推导了新型的波浪频散关系,最终通过深度校正方法模拟波浪频散、地球弹性及海水密度层结等效应对海啸相速度的影响...
- 王培涛孙立宁赵联大王宗辰
- 基于GIS的海啸预警信息系统集成框架被引量:5
- 2009年
- 预先利用CTSU海啸数值模型模拟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假想海啸源。运用海啸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就5个不同震级(6.5、7.0、7.5、8.0、8.5)、6个不同震源深度(0、20、40、60、80、100 km)的1 400多个假想海啸源进行海啸数值模拟,模拟的时间步长为1 min,空间网格以2′为间隔,模拟区域为104° -132°N、0° -32°E。按照引发海啸的级别不同,将数模计算结果存贮于数据库之中,并在应用时基于GIS网格建立快速内插索引,自动输出预警信息,并在GIS界面中提供可视化表达。系统采用模板文件来定义预警分析的范围和内容。在海啸预警分析时,系统主要使用以下4个模板:(1)海啸源网格模板,该模板定义了整个预警场中可能存在的海啸源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2)海啸预警网格框架模板,此模板定义了整个海啸预警分析场中最后需要汇总的岸线网格位置;(3)海啸预警岸段网格模板,该模板用来定义预警网格归于哪一个岸段;(4)海啸预警城市网格模板,这个模板可以定义用户最为关心的重点城市的海啸预警信息。系统采用GIS界面,预警分析操作十分简单,系统运算也非常快,输入地震的精确位置、地震强度以及震源深度3个参数后,系统将自动执行一系列运算,在1 -2 min内便可计算出所有海啸预警信息,并自动将预警信息在GIS界面中显示出来。最终以web网页的形式向公众发布海啸预警信息,达到了快速海啸预警分析的目的。网页开发采用Ajax技术,同时借助Google Maps API函数实现了预警信息的显示与维护。网络客户端仅需要1个浏览器,就可以实现有关信息的查询。系统在海量数据存贮、快速查询和分析等方面较好地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难点,它对提高海啸防灾减灾科学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孙美仙丁照东赵联大于福江滕骏华
- 关键词:海啸预警数据库GIS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