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淑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关系被引量:15
- 2007年
-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43例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26例,健康50例)FIB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FIB水平恶性肿瘤组均较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升高(P<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未转移组中,乳腺癌FIB水平低于食管癌、直肠癌、肺癌(P<0.01);转移组中,肺癌FIB水平高于胃癌、乳腺癌(P<0.01),其余癌种间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FIB<5.0g/L组和FIB>5.0g/L组1.5年后复发状况分别为14%和32%,复发后FIB增值更高。提示FIB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检测FIB对于辅助诊断良恶性肿瘤、监测肿瘤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贺淑霞雷晓丽
-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恶性肿瘤
- 纤溶活性升高与肝硬化患者关系的探讨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机制。方法根据Child-Pugh分级把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1岁)分为3组。A组(A级)13例,B级(B级)15例,C组(C级)15...
- 贺淑霞刘峰
- 关键词:纤溶活性肝硬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 文献传递
-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5种恶性肿瘤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观察二者水平变化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取320例5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定量检测人血浆中的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imer和Fib含量。结果3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肿瘤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的血浆D-dimer及Fib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缓解组血浆D-dimer及Fib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D-dimer及Fib含量变化与原发性肝癌、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
- 贺淑霞郭鑫
-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预后
- 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138人,高脂血症组160人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组104人的血清TG、TC、HDL-C、以及LDL-C和血浆Fib浓度。结果高脂血症组患者FIB浓度介于对照组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之间。HDL-C和LDL-C与FIB浓度的相关系数较大,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组。在高脂血症组中,TG和FIB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FIB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贺淑霞梁秀兰
- 关键词:高脂血症缺血性脑血管纤维蛋白原
- 5种方法检测尿隐血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提高尿隐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计数法、US-2100R尿干化学法、隐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条、Olympus显微镜及加热煮沸法,对263例尿标本隐血结果分析。结果免疫法、加热煮沸法与显微镜法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化学法、UF-100沉渣计数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液中成分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免疫法、加热煮沸法与显微镜法可作为尿隐血检测的首选方法。
- 梁秀兰贺淑霞
- 关键词:隐血免疫法尿液
- 纤溶活性升高与肝硬化患者关系的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机制。方法根据Child-Pugh分级把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43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13例,B组15例,C组15例。另外B级和C级的患者根据腹水的有无,分别分成两组。分别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结果在有腹水的16例肝硬化患者中,FDP水平均大于5mg/L,平均D-D含量为3.97mg/L。14例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中,FDP水平大于5mg/L,平均D-D含量为0.77mg/L。另外,在同级病例中,有腹水患者D-D水平远大于无腹水患者的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患者t-PA水平略高于无腹水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患者PAI水平与无腹水患者水平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具有正常纤溶活性的病例,其中A级13例,B级6例,C级4例,t-PA抗原随病情严重程度而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I活性在三组中结果近似(P>0.05)。另外,通过比较高纤溶活性和正常纤溶活性(B级和C级)t-Pa/PAI变化。在纤溶活性高的患者t-PA近似于正常纤溶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增高的重要因素,t-PA/PAI的失平衡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t-PA/PAI失平衡不是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 贺淑霞雷晓丽
- 关键词:纤溶活性肝硬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 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检测在早期预防诊断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使导致危害生命的疾病在早期阶段得到治疗。方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SYNCHRONCX9 ALX全自动生化...
- 贺淑霞胡红霞
- 关键词:高脂血症缺血性脑血管纤维蛋白原
- 文献传递
-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分布宽度未检出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未检出原因。方法对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中PDW未检出的标本,采用涂片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大小、是否聚集、红细胞形态以及是否有细胞碎片等,对该类标本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并比较其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300例PDW未检出的标本中有156例(52%)可见大血小板,54例(18%)可见血小板聚集,42例(14%)可见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48例(16%)无明显形态异常;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或细胞碎片标本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与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原因主要有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等,该类标本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异常,应行血小板手工计数给予纠正。
- 贺淑霞于辛酉王银锋
- 关键词: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分布宽度
- 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白细胞报警的评估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评估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异常报警的可信度。方法选择Sysmex XS-1000i异常白细胞报警的标本105例,无异常报警的标本200例,进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检,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形态,与Sysmex XS-1000i异常白细胞报警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XS-1000i异常白细胞报警灵敏度100%,特异性85.1%,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的标本,使工作人员在有效地时间内对真阳性标本进行复检,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贺淑霞李想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 检验科与临床交流与合作的方向和措施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新的免疫标记技术、流式细胞术、PCR、生物芯片技术、床旁快速检验技术等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实现了“四化”,即实验室自动化、试剂多样化、检查方法标准化、床旁检查快速化,促使医学检验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同时也不断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方法,如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Ⅲ检测出特殊蛋白质,使某些疾病得以诊断,
- 贺淑霞杨汝
- 关键词:实验室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