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洪彪

作品数:50 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地下水
  • 11篇水位
  • 9篇地震
  • 8篇水化学
  • 7篇水层
  • 7篇含水
  • 7篇含水层
  • 6篇盐碱
  • 6篇井水位
  • 5篇同位素
  • 4篇地质
  • 4篇盐碱化
  • 4篇氧同位素
  • 4篇灾害
  • 4篇振动
  • 4篇振动台
  • 4篇土壤
  • 4篇土壤盐
  • 4篇土壤盐碱
  • 4篇氢氧同位素

机构

  • 44篇防灾科技学院
  • 18篇中国地震局工...
  • 4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节能大地环...

作者

  • 47篇谷洪彪
  • 23篇迟宝明
  • 11篇宋洋
  • 9篇姜纪沂
  • 8篇李海君
  • 8篇张艳
  • 6篇王贺
  • 6篇姜海宁
  • 5篇张耀文
  • 4篇兰双双
  • 4篇孔慧敏
  • 2篇孔慧敏
  • 2篇潘杰
  • 2篇于一雷
  • 2篇李海婷
  • 2篇左兰丽
  • 2篇张璜
  • 2篇张佳佳
  • 2篇周经纬
  • 1篇徐贵新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震研究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文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江盆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以秦皇岛柳江盆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在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于2014年7月丰水期、2015年4月枯水期共采取浅层地下水样215组.基于变异函数模型和Arc GIS地统计模块,分析了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硝酸盐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研究区东南部均为硝酸盐主要污染区域,含量达30~120 mg·L^(-1),但枯水期硝酸盐污染面积约为丰水期的1.4倍;硝酸盐空间分布受人类活动和地质条件影响显著,其次为Eh、DO、p H和地形地貌条件.北部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小于20 mg·L^(-1);中部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及农业种植中氮肥的流失,局部污染较严重;南部受隔水边界阻隔作用,表现为硝酸盐累积效应,污染严重.
王贺谷洪彪迟宝明李海君姜海宁
关键词:硝酸盐浅层地下水
水培条件下绿萝对铜、铬滤除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的方法,首先分别单独研究了绿萝对水体中铜、铬的滤除作用;进而开展了绿萝对水体中铜/铬复合污染的滤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水体中铜浓度在0~3 mg/L范围内,绿萝对其去除率较高,14 d后去除率可达92%;而当水体中铜的浓度在4.5~10 mg/L时,绿萝对其滤除作用较低。绿萝对被铬污染的水体几乎没有滤除作用。在铜/铬复合污染水体中,当铬浓度在0~5 mg/L时,绿萝对其滤除作用明显,去除率可高达86%,说明铜的存在明显促进了铬的吸收。综上所述,绿萝在净化低浓度铜污染以及铜/铬复合污染的水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海婷迟宝明贺存哲谷洪彪张佳佳张艳
关键词:绿萝水培
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之间的协同程度来指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将该两个序列之间关联系数的量化结果用信息熵来表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通过不同时段系统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其演化方向。该模型在衡水市的应用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信息熵变趋于减小,地下水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处于重建新的稳定态的演化过程中,地下水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与原始的稳定态相比将存在极大的差异。该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监测反映的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一致。
姜纪沂张宇东谷洪彪左兰丽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地下水
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0年
土壤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研究是开展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水盐运移模拟研究、水盐调控、预测预防土壤盐碱化以及进一步改善、改良和治理开发利用该区盐碱地的基础。在回顾松嫩平原盐碱化成因及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历史的前提下,总结并分析地质构造因素、水文地质因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对盐碱化形成的影响,并给出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体系架构图,确定出影响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过程中的可控与不可控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谷洪彪宋洋潘杰
关键词:盐碱化影响因素松嫩平原
基于多约束条件下六股河地段地下水优化开采方案研究
六股河地段位于葫芦岛市的西南部,属典型的滨海河谷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区对水资源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同时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沿海地带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
谷洪彪
关键词:多约束条件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渗流条件下振动对测压水位的影响实验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和自行设计的刚性渗流模型箱,模拟渗流条件下振动对井-承压含水层系统水位的影响过程.通过输入12组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的正弦波及1组模拟EL Centro波,探察水位与不同输入频率和加速度的振动响应关系,并同步观测含水层井水位变化过程中对应响应加速度、孔隙压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测压水位的变化形态与输入振动的频率有关,并且与孔隙压力的变化一致,输入低频(0.5、1、2 Hz)时,孔隙压力振荡下降,测压水位呈阶降变化;输入高频(5、10、15 Hz)时,孔隙压力振荡上升,测压水位以阶升变化为主,验证了测压水位的变化主要是振动引起含水层孔隙压的变化导致的.本次实验可为今后开展此类实验提供一般的研究思路和技术经验,并为进一步探究含水层形变-孔隙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传递机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张璜谷洪彪张艳迟宝明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
云南会泽井水位对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同震响应过程模拟被引量:2
2022年
为定量刻画地壳应力-应变改变、含水层孔压扰动及井孔水位变化之间的耦合过程,促进对近场地震水位同震响应机制的理解,利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获得鲁甸地区(200×200)km^(2)范围内,2014年鲁甸M;6.5地震造成的同震静态应变场分布、孔压演化规律及会泽井水位响应曲线,并以渗透系数、杨氏模量及孔隙度为变量,设计6组不同模拟情景对影响研究区孔压演化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鲁甸地震造成的同震静态应变场沿断层两侧呈四象限分布,应变场极值点分布在断层北段两侧,远离断层体应变数值逐渐减小;(2)地震造成研究区含水层孔压扰动在50 d内恢复至震前稳定值,孔压的扩散时间受渗透系数及杨氏模量的影响;(3)模拟所得会泽井水位受地震影响瞬时上升0.45 m,并在震后50 d内恢复至震前水位,水位变化趋势为阶升之后缓慢恢复,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变化趋势相近。
魏海滨谷洪彪孔慧敏孔慧敏
关键词:井水位同震响应数值模拟
地震-海潮作用下近海岸带地下水渗流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海潮作用下近海岸带地下水渗流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该装置主要由定水头供水装置、渗流槽、潮汐生成器、咸水箱、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模拟井钢管组成,槽体沿长度可分为淡水区、含水介质区和海水区,含水介质区加入水和...
那金迟宝明姜雪谷洪彪
文献传递
断裂两盘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以北京八宝山断裂带中段大灰厂两观测井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地震常引起分布于断层两盘观测井的水位同震响应动态变化特征不同。而研究断裂两盘观测井同震响应能力、水位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有助于揭示断裂带的渗透性演化过程、可深化地下水位对地震响应机理的认识,对于指导地震观测井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北京八宝山断裂带中段(大灰厂)上下两盘井的水位同震响应次数、形态、幅度、记震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去除趋势项,采用数字滤波求取井孔气压系数,采用Baytap-G程序求取潮汐参数,并反演出7次大地震对大灰厂区两口井所在含水层产生的体应变量,进而判别两盘震前震后渗透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两口井同震响应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上盘井对大震的同震响应次数较多、能力较强;这不仅与断裂带起屏蔽作用有关,而且与井所处含水层渗透性呈不同规律变化密切相关。
宋洋谷洪彪李海君迟宝明
关键词:井水位跨断层同震响应
承压含水层中孔压变化规律的振动台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不同地震动作用下承压含水层中孔压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基于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承压含水层孔隙水压力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震动作用下孔压变化形态可分为振荡、振荡上升以及阶升三种类型,孔压变化形态及幅度均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而与频率相关度较低;②孔压增量随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大,其增长规律可表示为以加速度峰值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③孔压消散过程基本呈线性规律,且消散速率与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加速度峰值越大,振后孔压消散速率越快。实验可为后续探究地震动作用下孔压变化信息在含水层中的传递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张耀文谷洪彪那金宋洋张艳
关键词:孔压加速度峰值振动台实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