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娴子
- 作品数:26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上海博物馆藏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的谱学分析及新发现
- 2024年
- 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面世近70年来一直缺乏科学测试分析。针对上海博物馆藏13件北阴阳营玉器,进行了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激光拉曼光谱(LRS)无损测试分析。谱学结果确认其材质包括云母质玉、石英质玉和符山石玉。结合前人感性鉴定结果,证实北阴阳营文化时期使用透闪石玉的比例确实较低。此外,拉曼谱学分析首次发现北阴阳营云母质玉中含金红石、独居石和红磷铁矿等特殊矿物包裹体,且有高铝低铁的化学成分特征,指示其为中酸性火山岩的热液蚀变产物,其母岩形成于较高温富Ti的地球化学环境。鉴于长江下游地区有较多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分布,有产生中低温热液蚀变云母类岩其母岩石的可能,且史前多处遗址有云母质玉器的考古发现,推测其原料有较大可能为就近取材,但确切的结论仍需进一步科学研究验证。
- 谷娴子谷娴子张跃峰裔传臻丘志力
- 关键词:矿物包裹体
- 利用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及其参数进行国内软玉产地来源辨识的探索被引量:16
- 2013年
- 软玉的成因和产地来源识别是岩石矿物学和古玉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前人已对此作过很多研究,其中稀土元素是研究矿物成因及其地球化学条件的重要工具之一,被认为是进行相关探索的重要方向。采用LA-ICP-MS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江苏溧阳、贵州罗甸等地软玉进行了稀土元素组成测试,结合前人发表的研究数据,利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产地软玉稀土元素含量、模式及其参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环境的差异,不同产地的软玉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的特征参数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新疆和田Eu负异常强烈,辽宁岫岩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青海格尔木稀土总量较低,江苏溧阳、贵州罗甸、四川汶川均有Ce负异常等特征可以当作产地的诊断性特征看待;结合软玉主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特征,本文对利用稀土元素差异性进行国内软玉产地来源判识进行了探索。
- 钟友萍丘志力李榴芬谷娴子罗涵陈瑶江启云
- 关键词:软玉统计分析稀土元素
- 西汉早期出土玉器的标型特征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为例
- 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目前经发掘的出土玉器最多的两座西汉早期墓葬,可以代表西汉早期中国玉器发展的最高水平,适合作为西汉早期玉器的标型器进行研究。
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质学、...
- 谷娴子
- 关键词:南越王墓标型特征中国玉器
- 文献传递
- 中国史前玉器材质与产地溯源的技术方法探索
- 2024年
- 玉器在我国使用历史近万年,她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古代玉器本身兼具人文与自然两方面属性,前者涉及加工工艺、器型、纹饰等,是近年来考古、文博领域学者的研究重点,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后者包括玉料的材质与产地来源分析,是一个涉及地质学、宝石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由于古代玉器样品需要满足无损测试的要求,测试分析手段的选择受到很大的制约,绝大部分古玉科学研究仍停留在材质鉴定的阶段,产地溯源技术仍然是制约古玉文化交流研究的瓶颈^([1-4])。材质的准确鉴定是开展古代玉器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90年代,闻广等^([5-6])尝试对部分史前玉器进行采样,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玉器的材质进行研究。21世纪以来,大型无损谱学分析设备,如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PIXE)、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在古玉材质分析中获得较广泛的应用^([3])。然而,考虑到文物转运到实验室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监管要求,这些实验室设备在古玉材质鉴定方面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较多限制。鉴于此,我们团队评估了各种岩矿分析设备的适用性,建立了利用小型台式红外光谱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进行古玉材质分析的方法。该仪器组合快速、便携,满足古玉现场检测的需求,同时可对玉器的材质、成因类型进行准确鉴定。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下靳、石峁、海藏、福泉山、焦家、石峡等重要史前遗址出土玉器的研究中,鉴定出史前玉器材质包括透闪石玉、蛇纹石玉、云母质玉、石英质玉、绿泥石质玉、大理岩、绿松石、萤石、滑石岩等(图1),其中透闪石玉占据主导地位[7]。目前,学术界对透闪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等常见材
- 张跃峰丘志力杨炯谷娴子谷娴子
- 关键词:数据库
- 西汉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中的石墨包裹体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部分玉衣片和玉棺片中的黑色点状固体包裹体。拉曼光谱谱图显示其主要的拉曼散射峰位于1360("D"峰)、1582("O"峰)、2440、2735、3250cm-1附近,与石墨拉曼散射峰的典型峰位一致,显示黑色包裹体为石墨。石墨拉曼光谱中的"D"峰和"O"峰的相关信息可敏感地反映其主岩的形成条件,因此对古玉器玉料中石墨包裹体拉曼光谱的深入研究可以对玉料的产地来源进行限定。
- 谷娴子丘志力李银德杨萍李榴芬
- 关键词:出土玉器拉曼光谱西汉
-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玉器的材质特征与玉料来源被引量:6
- 2022年
-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玉器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测试,本次研究对其中6件崧泽玉器和478件良渚玉器进行了显微放大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拉曼光谱(Raman)无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萤石3类;良渚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云母质玉、萤石、滑石质玉、绿松石7类。确认部分透闪石玉样品为含石墨包裹体的青花玉品种,所有透闪石玉样品的Sr含量都小于50μg/g,与已知江苏小梅岭透闪石玉不符。揭示福泉山遗址所用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均存在超基性岩型、大理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有多产地来源的特点,为从玉料使用角度全面认识南方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 谷娴子黄翔黄翔张跃峰郑昕雨裔传臻
- 关键词:福泉山遗址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 广东(广州)是我国清代晚期最重要的翡翠贸易口岸
- 通过对《粤海关志》按季度分类记载的晚清同治-光绪年间(1873—1878年)中国广州海关进口jadestone(翡翠)的贸易数据和过去一些史料数据的比较,讨论了清代我国翡翠玉石贸易通路问题,明确指出广东(广州)是我国清代...
- 杨萍丘志力谷娴子李榴芬
- 关键词:清代海上丝绸之路
- 文献传递
- 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的策划思考
- 2020年
- 据国际博协官方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5月26日至8月23日,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举办“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以下简称“江南展”),借文物艺术品讲述江南文化。
- 谷娴子
- 关键词:文物艺术品常设机构非营利性艺术展
- 上海博物馆馆藏俏色“春水”、“秋山”玉饰的材质、皮色及年代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研究传世俏色"春水"、"秋山"玉的皮色及年代问题,利用显微放大观察、激光拉曼光谱(LRS)、显微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对上海博物馆收藏的9件俏色"春水"、"秋山"玉饰进行了皮色分布、化学成分、矿物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9件玉器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均为透闪石,其中两件样品曾经人工染色处理,染色材料与蜂蜡有关。结合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将传世俏色"春水"、"秋山"玉的年代限于金、元,综合考量器形、纹饰、做工、皮色之后,将2件作伪俏色样品的年代定为元代。研究思路及方法是科技分析结合古器物学研究鉴定传世玉器的一次尝试。
- 谷娴子熊樱菲龚玉武卢婷婷
- 关键词:俏色
- 从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看明代宝石的使用与来源被引量:1
- 2019年
- 明代自1368年至1644年,历时276年,共有16帝17传。它上承蒙元,下启满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最后的汉族统治帝国。明代工艺美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的嵌宝器物精巧工致,美不胜收,尤其是在尚玉习俗上发展出的金、玉、宝石结合的首饰、器皿等,极具时代特色。然而,关于明代宝石的使用情况、材质特征、价值评价和产地来源等问题一直缺乏独立研究。
- 谷娴子
- 关键词:出土资料工艺美术首饰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