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怀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形态学、核型和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方法联合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1996年
- 对42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简称M3)患者在形态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骨髓染色体G显带检测结果:t(15;17)检出率93%,12例同时进行了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CISS)检测,结果:10例初诊患者t(15;17)的检出率100%,在42例中,NN型(中期分裂相皆正常)3例,AN型(正常和异常克隆嵌合体)22例,AA型(中期分裂相皆正常)17例,简单易位[只有t(15;17)]36例,复杂易位(同时有附加异常)2例,变异易位t(5;15)1例,FAB分型M3a 37例,M3b 5例.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CISS(MCC)分析:形态学的确诊率88%,5例曾误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其他类型.另2例核型分析为NN型,后经染色体和染色体FISH分析确诊,5例误诊者4例为M3b(细颗粒型),MCC结合可明显提高确诊率,在临床资料可供评价的21例中19例达到完全缓解(CR),2例具有复杂异常核型和变异易位者未能取得缓解,分别进展为难治性白血病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核型与其他一些临床参数如: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初诊时DIC发生率、全反式维甲酸(ATRA)综合征的发生率和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等无相关性(p>0.05).
- 丘镜滢谭家怀王德炳洪波何琪党辉史惠琳江滨吴萍娜陆道培SpeicherM
- 关键词:白血病形态学残留白血病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5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学检查28例M3a中2例和7例M3v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免疫分型10例,多为HLA-DR(-)、CD14(-)、CD33(+)和CD13(+)。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3/35),31例(31/35)有t(15;17),1例(1/35)具有变异易位.可评价的21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枝型和变异易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在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 丘镜滢谭家怀洪波陈珊珊何琪党辉范红陆道培王德炳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免疫学核型
- 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诊断与疗效
- 1995年
- 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诊断与疗效江西省人民医院王晓莉,许家辉,温美琨,谭家怀,陈世林,王国祥,张水生我院1991年6月开始对成人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分型诊断,并对资料较完整的32例进行临床...
- 王晓莉许家辉温美琨谭家怀陈世林王国祥张水生
- 关键词:白血病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
- 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核型分析
- 1999年
- 尽管大量事实表明,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作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手段,对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分型、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探讨白血病机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有关白血病复发时核型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复发时急性白血病的核型特征和核型演变予以讨论。1材料和方法1?..
- 谭家怀丘镜滢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复发核型
- 35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诊断
- 1995年
- 本文报告35例成人急性白血病(AL)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检查,结果表明血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化学符合MIC分型达91.43%(32例),单克隆抗体(McAb)除M2、M4各一例显示M1、M2外,另一例ALL显示HLA。其余诊断全符合。染色体检查:核型或数目异常为71.43%,Ph染色体也可见于ALL、HLA及M2。9例M2中有5例发现t(8;21),1例染色体正常。另一例M1也显示t(8;21),M33例及M5b1例可见t(5;17),另一例可见del(2)。
- 王晓莉许家辉温美琨王国祥陈世林张水生罗敏智董维乐泉张胜敏谭家怀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型诊断形态学MIC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