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玉萍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伽玛刀
  • 3篇伽玛刀治疗
  • 3篇腺瘤
  • 3篇垂体
  • 3篇垂体腺瘤
  • 2篇泌乳素
  • 2篇泌乳素腺瘤
  • 2篇内分泌
  • 2篇功能性
  • 2篇功能性垂体腺...
  • 2篇分泌
  • 2篇垂体泌乳素
  • 2篇垂体泌乳素腺...
  • 1篇外科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内分泌功能
  • 1篇放射外科
  • 1篇分泌功能

机构

  • 3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3篇苗丽
  • 3篇洪红光
  • 3篇谢玉萍
  • 2篇郑振恒
  • 2篇郭岩岩
  • 1篇刘芳芳
  • 1篇冯瑞

传媒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伽玛刀治疗对垂体泌乳素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不同放射剂量γ-刀治疗对功能性泌乳素(PRL)腺瘤的PRL水平的影响,判断PRL在γ-刀治疗功能性PRL腺瘤预后和指导激素替代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淄博万杰医院和广东深圳罗湖人民医院自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应用γ-刀治疗的248例功能性PRL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剂量将患者分组:Ⅰ组:50Gy≤中心剂量〈60Gy;边缘剂量:20~30Gy;Ⅱ组:40Gv≤中心剂量〈50Gy;边缘剂量:15~25Gy;Ⅲ组:30Gy≤中心剂量〈40Gy;边缘剂量12~20Gv;术前、术后1月、3月、12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RL水平,术后1年、2年复查头颅MRJ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术前PRL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与Ⅰ、Ⅱ组比较,Ⅲ组PRL值偏低,术后12个月与Ⅰ组比较,Ⅲ组PRL值偏高;与术前相比,3组患者术后PRL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RI显示肿瘤缩小198例f80%);术后2年肿瘤消失203例(82%),增大19例(7.7%),无变化26例(10.4%)。结论不同剂量γ-刀治疗功能性PRL腺瘤对术后内分泌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中心剂量和边缘剂量(尤其是中心剂量)较高时,术后PRL易恢复正常。但远期是否会造成垂体低功需要长期随访。
苗丽郑振恒郭岩岩洪红光谢玉萍
关键词:垂体腺瘤泌乳素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对垂体泌乳素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其细胞学来源于脑腺垂体。据报道,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一般为1/10万,中国的发病率略低于国外。垂体腺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20%,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在尸检中垂体腺瘤的发现率高达20...
苗丽郑振恒郭岩岩洪红光谢玉萍
关键词:垂体泌乳素腺瘤功能性垂体腺瘤内分泌功能伽玛刀治疗
文献传递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评价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自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间对伽玛刀治疗的40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6例随访资料完整,病人年龄在15~60岁之间,均有影像学及临床诊断,其中20例有病理诊断。所有病人均使用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在5~25mm,平均15mm。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9~35Gy。结果 本组2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36个月。肿瘤消失168例(71%)、缩小60例(25%),复发2例,其中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90例(80%),临床症状改善212例(90%),病情加重1例(0.42%)。结论 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控制肿瘤,而且能使内分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苗丽洪红光冯瑞谢玉萍刘芳芳
关键词: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