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兴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鲁迅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艺术
  • 2篇艺术教育
  • 2篇审美
  • 2篇贫困
  • 2篇文化
  • 2篇美学
  • 2篇美学思想
  • 2篇教育
  • 2篇绘画
  • 2篇绘画美学
  • 2篇绘画美学思想
  • 1篇大众艺术
  • 1篇当代艺术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分析
  • 1篇新感性
  • 1篇延安文艺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精神
  • 1篇艺术评论

机构

  • 17篇鲁迅美术学院
  • 3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共辽宁省委...

作者

  • 18篇谢兴伟
  • 2篇佟琳
  • 1篇陆杰荣
  • 1篇张伟
  • 1篇赵鹏

传媒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美与时代(美...
  • 1篇大舞台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世界哲学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艺术工作
  • 1篇首届全国文艺...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绕“人与尺度”的旋转——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及其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思想在西方哲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围绕"人与尺度"的旋转,普罗泰戈拉表达了其独特的相对主义思想。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是一种古典本体论相对主义。正是在对这种本体论相对主义的批判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并深深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走向。但是,经过否定和批判的相对主义思想并没有消失,而是始终作为绝对主义的对立面与之相伴发展,其怀疑和批判精神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陆杰荣谢兴伟
关键词:相对主义
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
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是继郭熙《林泉高致》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画论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绘画美学思想。韩拙持论多主规矩,在绘画创作、笔墨运用以及绘画欣赏等方面综合、借鉴和传承了很多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在绘画美学思...
谢兴伟
文献传递
论电影《香水》中的审美观念
电影《香水》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具有非凡嗅觉能力的谋杀犯的故事,影片中看似充斥着暴力、杀戮、情欲、伪善等等令人作呕的内容,其实却是深刻地探讨了诸多的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的多面性以及人的深层内在心理等方面的思...
谢兴伟
关键词:电影分析香水审美观念
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
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是继郭熙《林泉高致》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画论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绘画美学思想。韩拙持论多主规矩,在绘画创作、笔墨运用以及绘画欣赏等方面综合、借鉴和传承了很多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在绘画美学思...
谢兴伟
关键词:绘画创作美学思想
辽宁打造娱乐文化产业大省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讨论辽宁娱乐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打造娱乐文化产业大省的对策:提升娱乐文化的审美层次,突出娱乐文化的自身特色,推进娱乐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门人才。
谢兴伟佟琳
关键词:审美层次
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马克思致拉萨尔信中的“席勒式”问题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在致信拉萨尔评述其剧作《济金根》时提出了"席勒式"问题,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信件的具体语境来看,这一批评是针对拉萨尔剧作的批评,而不是针对席勒的批评。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批评,还要注意马克思在批评背后所坚持的政治的历史的原则,而拉萨尔在针对马克思的批评进行辩护时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本意。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拉萨尔的剧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同程度地给予了肯定,恩格斯也指出了"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的融合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方向。
谢兴伟佟琳
从“新感性”的维度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中艺术的新使命
2025年
新感性是相对于动物性的感性而言的属人的感性,是属人的敏锐的感受力。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中,人仍然存在着“精神贫困”和“感觉贫困”的问题,人的新感性处于被遮蔽的状况。在“新感性”的维度下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形式、风格或内容等方面的艺术自身的创新,还可以指向人自身的革新,指向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完善。艺术在现代社会肩负着新的使命,这个新使命就在于让人的感觉重新敏锐起来,艺术肩负着培育人的新感受力的使命。
谢兴伟
关键词:新感性
论人的“富有”与“贫困”——兼论社会主义富强观
2016年
"富有"与"贫困"作为经济学上经常使用的一对范畴,马克思对此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其赋予了"人的即社会的意义"。围绕人的发展状况,马克思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形态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形态。在三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中,人的"富有"与"贫困"状态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动。对人的"富有"与"贫困"的思考与研究,对于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富强观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让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从国富走向民富的必要性以及"富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
谢兴伟赵鹏
西方造型艺术的美学书写——张伟教授《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读后
2020年
一些艺术史论家常说,艺术史注定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不断重写。在我看来,这种重写或者基于时代境况的变迁,或者基于理论视域的转换,或者基于书写方法的更新。这种重新书写会不断地进行下去,同时一个个新的视域也会不断地开启。艺术史的重新书写,常带有一种碰撞的意味,以一种新的力量去撞击已经结构化了的历史,犹如犁耙松动板结的土壤。
谢兴伟
关键词:美学理论美术史家美学研究
杨恩寰先生实践论美学思想述评
2013年
杨恩寰先生是实践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实践论美学发展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创见性的观点,对实践论美学的更新与拓展做出了贡献。对如何理解“实践”概念、“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以及审美历史发生学与审美现实创造论等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观点.
谢兴伟
关键词:实践论美学美学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