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佩蓉

作品数:43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1篇补体
  • 7篇蛋白
  • 7篇抗体
  • 7篇克隆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 5篇免疫
  • 5篇DAF
  • 4篇调节蛋白
  • 4篇衰变加速因子
  • 4篇免疫细胞
  • 4篇酵母
  • 4篇U937细胞
  • 4篇C1Q
  • 4篇补体调节蛋白
  • 3篇血清
  • 3篇抑制物
  • 3篇受体
  • 3篇细胞产生

机构

  • 4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1篇谢佩蓉
  • 28篇郑萍
  • 16篇邹强
  • 14篇陈政良
  • 13篇郭波
  • 8篇李华
  • 6篇朱锡华
  • 4篇杨劲
  • 4篇姜曼
  • 4篇吴玉章
  • 3篇许桂莲
  • 3篇陈晓韧
  • 2篇杨菲
  • 2篇周伟
  • 1篇贾正才
  • 1篇黄卫
  • 1篇马正伟
  • 1篇曾常茜
  • 1篇王振明
  • 1篇王磊

传媒

  • 22篇免疫学杂志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7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8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B细胞系Raji细胞ClqR的特性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Cell-ELISA、FACS、RBA及WB等技术,对人B细胞系Raji细胞ClqR的特性进行了研究。Raji细胞可结合外源Clq,其与FITC-ClqR的结合可为过量未标记Clq所阻断。在生理离子强度(I0,15)和温度(37℃)条件下, ̄(125)I-Clq与细胞的结合呈特异、剂量依赖、可饱和及可逆性;反应于50~60min达平衡,服从假一级动力学;达平衡时Clq结合位点数/细胞为1.6×10 ̄6,Ka值8.5×10 ̄6/mol,nH0.9473。Raji细胞ClqR识别的是Clq的胶原样区。抗人ClqR抗体112识别Raji细胞,与约70KD的膜蛋白分子反应。
陈政良谢佩蓉郑萍姜曼
关键词:RAJI细胞B淋巴细胞
U937细胞ClqR介导对酵母多糖颗粒的吞噬及其与FcγR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
1996年
在证实了人Mφ系U937细胞ClqR在生理离子强度(I0.15)下可与125I-Clq结合的基础上研究了ClqR对U937细胞吞噬酵母多糖颗粒(Z)的调节作用。该细胞不吞噬Z,但可吞噬Clq或IqG调理的Z(CZ、IZ),若以Clq和IgG调理(ICZ),吞噬指数分别是CZ和IZ的6倍和2.5倍。将调理颗粒热灭活,或加入兔抗人ClqF(ab’)2,或以高浓度Clq或抗人ClqRmAbE8预处理U937细胞,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对CZ或ICZ的吞噬,但Clq预处理却使对IZ和Z的吞噬增强。资料表明,U937细胞通过ClqR介导对酵母多糖颗粒的吞噬,且与FcγR有协同作用。
陈政良谢佩蓉
关键词:U937细胞
人CT抑制物的分离及其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采用PEG沉淀及抗人C_1^--INH Sepharose 4B、抗人IgG Sepharose 4B及抗人白蛋白Sepharose 4B柱层析等步骤,自人血清分离补体调节蛋白C_1^--INH,该制剂经免疫电泳试验,位于α_3,SDS-PAGE分析呈现分子呈为105KD的主带和90KD的次带,免疫家兔获抗C_1^--INH单价抗血清,以上结果表明,分离的C1-INH具有高纯度及免疫学活性。
谢佩蓉姜曼郑萍朱锡华
关键词:抗血清
IFNγ和 IL- 6对人肝癌细胞系C1抑制物合成的调控(英文)
2000年
目的为研究 IFNγ或 IL - 6对肝癌细胞系 C1抑制物 (C1INH)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 EL ISA双夹心法检测了经其刺激后 Hep G2和 SMMC7712细胞培养上清中 C1INH的含量。结果两细胞系自身能合成少量 C1INH。 IFNγ和 IL - 6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上调两种细胞 C1INH的合成 ,且 IFNγ的作用强于 IL- 6。结论此结果提示有可能用 IFNγ和 IL- 6治疗 C1INH缺乏病。
陈晓韧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IFNΓIL-6肝肿瘤C1抑制物
中国人MBLc 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4
1999年
从中国汉族人胎肝组织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取了编码含信号顺序的全长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肽链的cDNA片段,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建立了MBL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与文献报道的人MBLcDNA序列比较,差异颇大,但与GenBank中的人MBLmRNA比较,仅2个位置的核苷酸不同;其编码产物是20个残基的信号顺序和228个残基的成熟MBL多肽。
陈政良朱锡华谢佩蓉
关键词:甘露聚糖MBLCDNA克隆
酵母表面呈现的人CD55的鉴定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鉴定酵母细胞表面呈现的人CD5 5 ,探讨诱导时间对呈现的影响。方法 PCR从CD5 5 pBluescriptM13质粒扩增出全长的CD5 5cDNA ,酶切后克隆到酵母表面呈现载体pYD1,构建CD5 5 pYD1重组质粒后 ,转化酵母细胞。抗CD5 5单抗间接荧光标记染色法检测所呈现CD5 5的免疫学活性。通过FACS检测人血清处理后酵母表面C5b 9的沉积探讨CD5 5的生物学活性。同时还用FACS检测了不同诱导时间呈现CD5 5的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酵母表面呈现的CD5 5分子能与抗CD5 5不同表位的单抗结合 ,并且能减少细胞表面C5b 9的沉积。在诱导 2 0h左右表面呈现CD5 5的细胞百分率达最高。结论 在酵母细胞表面呈现的CD5 5分子具有免疫学和生物学活性 ,对酵母呈现CD5 5的最佳诱导时间为 2 0h。
郭波谢佩蓉邹强郑萍杨劲
关键词:CD55补体调节蛋白
DAF与CD3协同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促衰变加速因子 (decay acceleratingfactor,DAF)作为共刺激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 3株针对DAF不同SCR的单抗单独使用或者与抗人CD3单抗联合使用时 ,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IL 2分泌以及胞浆Ca2 + 水平的影响。结果 所用 3株抗人DAF单抗不能活化T细胞 ,而抗人DAF单抗与抗人CD3单抗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 ,促进IL 2分泌以及提高胞浆Ca2 + 水平。
邹强郑萍李华郭波谢佩蓉
关键词:外周血单克隆抗体T细胞活化
抗人DA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9
1999年
以初步纯化的人红细胞膜DAF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地获得3株(DG3、DG9和DA11)抗人DAF单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测定,3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0-3~10-4及10-6~10-7;3株单抗的重链为小鼠IgG1亚类,轻链为κ型。结合还原条件下的免疫印迹实验及3株单抗对DAF促衰变活性的抑制作用,推测DG9识别的抗原表位为SCR1,而DG3和DA11为SCR2至SCR4。
邹强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DAFCD55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人Clq分子对免疫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1995年
为研究人Clq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本文探讨了Clq分子与各免疫细胞增殖的关系。当Clq分别与三株细胞Raji、U_(937)及MoIT_4共同孵育5d,经光镜下细胞计数及 ̄3H-TdR掺入法均显示Clq明显抑制各细胞增殖,此作用呈Clq剂量依赖正相关可饱和性,且能为F(ab′)_2antiClq所阻断,提示Clq通过与细胞表面C1qR相互作用所致。
杨劲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C1Q受体白细胞介素
多聚Clq诱导免疫细胞的Ca^(2+)动员
1996年
多聚Clq与人T细胞系Jurkat、B细胞系Ran和Mφ系U937细胞表面ClqR相互作用,诱导45Ca2+跨膜快速内流,刺激[Ca2+]i迅速增高,前者可为质膜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所阻断,后者能被胞外Ca2+络合剂EGTA部分抑制,被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完全消除。资料表明,Clq/ClqR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涉及内Ca2+和外Ca2+两者的动员,且与PTK有关。
陈政良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免疫细胞信号转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