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丽娜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胸腔
  • 2篇引流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1篇动脉
  • 1篇多功能护理车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镜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袖口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蔡丽娜
  • 7篇徐京
  • 4篇徐邦红
  • 4篇李明兄
  • 1篇周菁
  • 1篇杨玲慧
  • 1篇武开宏
  • 1篇陈凤
  • 1篇殷珏
  • 1篇浦凯
  • 1篇张晨

传媒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小儿胸外科用胸部护理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儿胸外科用胸部护理带,护理带内侧呈波浪状凸纹,护理带一端中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两侧的护理带部分为固定带,背面设置子魔术贴,护理带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带位置大小对应的母魔术贴;所述护理带内侧中部设有细条...
徐邦红蔡丽娜徐京
文献传递
非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1月收治122例患儿,均在非胸腔镜下行Nuss手术,其中男83例,女39例,年龄3~16岁,平均(6.32±3.52)岁,合并扁平胸28例,不对称漏斗胸22例,合并心脏和肺部畸形4例。119例植入1根钢板,3例植入2根钢板。术前重视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同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术后重点做好病情观察、疼痛管理和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保证手术效果。结果1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5~40min,术后平均住院6.5d,随访1~43个月,效果满意。术后早期明显疼痛12例,胃肠道反应25例,皮下气肿及少量气胸5例,及时处理后好转。2例3月~1年术后钢板位置倾斜,再次手术。由于护理配合及时,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非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杨玲慧周菁殷珏蔡丽娜
关键词:小儿漏斗胸微创手术护理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防脱落背心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防脱落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袖口,背心本体的表面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弹性固定环,背心本体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装置...
蔡丽娜李惠徐京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修补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静脉营养的经验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修补+抗返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静脉营养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抗返流术的患儿73例,依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设为早期联合营养组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41例。比较两组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联合营养组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B)、总蛋白(TP)大幅度降低,相比全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检测早期联合营养组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联合营养组的住院天数、并发感染率、胃排空延迟率及高血糖率均低于全肠外营养组(P<0.05)。早期联合营养组的腹胀腹痛、肠鸣音、胃肠反应等评分均低于全肠外营养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全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内联合静脉营养支持对改善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后的肝功能、降低相关感染率、缩短胃排空延迟时间以及减少患儿住院天数有很大帮助。
万敏李明兄张晨蔡丽娜朱翠英徐京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肠内营养静脉营养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在新生儿胸骨切口深部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在新生儿先心病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护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3例发生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先心病术后新生儿,在伤口彻底清创和静脉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采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患儿伤口进行精细化管理。结果13例手术结束至诊断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时间为5~17(8.73±3.84)d;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治疗6~18(11.92±3.48)d;手术至完全愈合16~40(25.35±7.41)d。1例大动脉转位患儿行Switch术后第20天心脏骤停死亡;其余12例患儿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辅助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24~64(44.62±13.51)d。出院后门诊或微信随访,没有因伤口相关问题再次入院。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处理伤口安全有效,能促进胸骨切口深部感染伤口快速愈合。
蔡丽娜李明兄徐京邵文森谢宗云徐邦红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切口感染负压封闭引流医护一体化伤口护理
改良型多功能护理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型多功能护理车,属于医用护理车技术领域。改良型多功能护理车,包括护理车本体,所述护理车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纸张,所述弧形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拉...
徐邦红徐京蔡丽娜
文献传递
小儿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后的监护护理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在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监护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度二尖辫关闭不全的小儿行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术后监护护理。结果:全组患儿均存活,无灌注肺、术后重度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11年,病人心功能评价NYHAI级73例,II级5例,III级0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跨辫压差均≤13mmHg,术后22例无瓣膜反流、无左房增大,26例二尖瓣微量反流,22例二尖瓣轻中度反流,6例中重度反流者,2例重度反流密切随访,尚未再次手术?无近远期死亡?术后常规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3—6个月。结论:双孔瓣膜成形技术治疗儿童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修补后瓣膜形态稳定,早中期疗效满意,通过积极,有效,合理的监护技术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蔡丽娜浦凯陈凤武开宏李明兄徐京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护理
一种组合式动脉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动脉固定器,包括固定垫和固定板,固定垫一侧的外壁对称安装有固定带,固定带相对两侧的外壁均缝制有公面魔术贴和母面魔术贴,固定板一侧的外壁对称安装有连接带,连接带相对两侧的外壁均缝制有公面魔术贴和母...
邵文燊徐京蔡丽娜徐邦红李明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