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守华
- 作品数:95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最大密度投影算法实现与改进被引量:1
- 2009年
-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重建时间长,效率低,常常利用图形工作站来进行计算。本文利用优化的光线跟踪算法(ray casting)对最大密度投影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得到的一个角度的MIP来计算互补角度的MIP,并且解决了因数据量过大而引起的内存问题。在不影响有效信息的前提下,加快了MIP计算的速度,提高了MIP的重建精度及效率。实验证明,新的算法在普通PC机上也可以较好地实现MIP的重建。
- 罗守华刘俊秀于洁陈功
- 关键词:医学图像
- 小动物CT成像X射线源角度调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小动物CT成像X射线源角度调整装置,包括X射线源安装板、回转座和旋转臂连接座,所述X射线源安装板通过一垂直调节机构与所述回转座相连,所述回转座通过一水平角度调节结构与所述旋转臂连接座相连;其中,所述垂...
- 董歌罗守华李光张奎
- 文献传递
- 一种X线光路级联显微成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线光路级联显微成像系统,包括多级X射线显微成像光路;每级X射线显微成像光路由闪烁体、显微物镜、转向镜、管镜和可见光CCD组成;各级闪烁体分别吸收其带通范围内的X射线并将其转化成特定光学频率的可见光,各级...
- 罗守华郑良李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AI的Chip类元件AOI自动复判方法被引量:4
- 2021年
- 贴片元件AOI自动复判可提高检测的直通率和精度,降低人工目检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Chip元件作为PCB电路贴片元件中的最常用元件,其错误类型繁多,包括焊接的少锡、多锡、缺焊、水平与垂直偏移,以及本体的缺件、错件等问题。针对Chip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AI的AOI复判检测方法,包括了本体与焊盘的定位、本体颜色或丝印的检测和元件焊接检测等3个步骤,每个步骤根据需求不同设计了相应的网络模型,并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体与焊盘检测网络在IOU阈值为0.7,置信度阈值0.6的条件下,mAP为0.93,检测准确率94.94%;颜色判断网络平均准确率为99.41%;丝印字符检测网络检测准确率为97.6%;焊接问题检测网络准确率为92.27%。最后,跟据收集到233幅NG数据以及30000幅OK数据对整体流程进行测试,在保证233幅NG数据不出现漏判的前提下,该方法整体的误判率为11.2%,平均每幅运行耗时97.5 ms。目前,该方法已在生产线上进行了试用,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线上元件的误报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王瑞丰魏嘉莉周静冀运景罗守华
- 关键词:AOIAI神经网络
- 基于磁性微泡对比剂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融合算法
- 2013年
-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磁性微泡对比剂的超声影像和磁共振影像之间的融合算法.首先利用磁性微泡对比剂对体模进行超声和磁共振显影,并对显影进行边缘分割.运用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自适应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dynamic weighte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DWNMF)结合分割图像进行融合,然后对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采用空间频率激励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进行融合,最后利用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磁性微泡对比剂并结合上述算法对超声影像和磁共振影像进行融合,可以获得预期的融合效果.
- 侯漠罗守华杨芳阮晓博顾宁
- 关键词:微泡造影剂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
- 神经网络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在电视塔的应用
- 2000年
-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的特点 ,用逆向建模的思想 ,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控制器 ,并将其应用于结构主动控制中的电液伺服系统闭环控制 ,收到很好的效果。
- 罗守华王积伟颜景平
- 关键词:神经网络结构主动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电视塔
- 基于光子计数器能谱响应优化的能谱CT造影剂K边缘分解方法
- 2023年
- 受到光子计数探测器(PCD)电荷共享、光子逃逸以及散射等效应的影响,在K边缘附近的入射能谱在探测器下会产生失真,降低了能谱CT的重建和材料分解性能。为此,提出了基于能谱恢复优化的投影域K-edge材料分解算法。该方法由两个步骤组成:首先,对探测器的能量响应函数(Energy Response Function,ERF)进行建模,通过MLEM方法恢复入射能谱;然后,基于恢复的投影数据进行能谱CT的K边缘重建和材料分解,得到造影像和组织像的正确分布。碘造影剂的仿真实验表明,能谱恢复较好地实现了造影剂与组织的图像分离,可以有效地提高K边缘重建图像中碘造影剂信号,提升能谱CT的造影剂分辨能力。
- 鄢志鸿季续许润泽王硕然罗守华
- 关键词:碘造影剂
- 一种小动物CT平板探测器角度调整装置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小动物CT平板探测器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平板探测器安装板、回转座连接板、回转座、平移板、旋转臂连接座,所述回转座通过一驱使其以Z轴为中心旋转的水平角度调节结构与平移板相连,而所述平板探测器安装板由一驱使其沿...
- 董歌罗守华李光张奎
- 文献传递
- X射线闪烁体光学成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闪烁体光学成像系统,该系统将X射线转化成可见光并成像在电荷耦合器探测器(21)上,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提供X射线的点源(10);闪烁体(15);设置在点源(10)与闪烁体(15)之间且具有旋转、...
- 顾宁李光罗守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机器视觉的PCB板电解电容极性自动定位被引量:4
- 2021年
- 现有电解电容极性检测通常分为内圆检测和极性检测两步流程。现有基于GHT的检测方法在内圆亮度非常接近外部时,无法准确定位内圆;基于滑动窗口平滑度的极性检测方法没有考虑极性区域亮度低、噪声大以及非极性区域存在高亮污染这3种情况,应用范围有限。针对现有方法不足,首先提出了基于超像素聚类分割的内圆检测方法,同时考虑了图像超像素间的亮度和位置关系,实现了对电解电容内圆的精确定位,算法稳定性能好,精度高。在内圆检测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滑动窗口灰度均值和标准差峰谷值的电容极性检测方法,可实现复杂情况下的极性定位。相对现有算法,本文算法不依赖人工标记极性方向,可实现全自动化检测。目前该算法的测试准确率为98.6%,单张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为192±23 ms,且已投入工厂使用,效果良好。
- 魏嘉莉王瑞丰冀运景罗守华
- 关键词:机器视觉电解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