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颖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
- 目的:探讨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间229例肝活检患者肝组织学情况及ALT、年龄、性别、HBV DNA及HBeAg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年龄...
- 张娜欧蔚妮王笑梅段英程丹颖李贲邢卉春王融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ALT肝脏炎症肝组织学
- 文献传递
- 尼美舒利致急性肝肾衰竭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总结尼美舒利致肝肾衰竭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例男性患者服用尼美舒利后出现急性肝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经过及其转归,分析其病例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急性肝肾衰竭入院,相关检查不支持嗜肝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药物因素所致,患者有尼美舒利服用史,尼美舒利血药浓度高于正常,根据服药史及相关检查,推测为尼美舒利导致急性肝肾衰竭。经保肝、降胆红素、血液静化、强的松等治疗,患者痊愈。结论尼美舒利可引起肝肾衰竭,与机体免疫及个体代谢差异有关。早期确诊、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用药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尼美舒利与其他解热镇痛药联合应用。
- 程丹颖王笑梅欧蔚妮赵莹莹邢卉春成军
- 关键词:尼美舒利肝衰竭肾衰竭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2例被引量:4
- 2012年
- 肝小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 of theliver,VOD)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脉高压症[1]。在我国,野百合碱中毒是VOD的主要病因。本文报告食用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症2例。
- 程丹颖李炜
- 关键词:肝小静脉闭塞症土三七静脉狭窄中央静脉肝小叶
- 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符合入排标准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粪便标本共82例,其中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且不合并其他感染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1例。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16SrDNA高通量测序,并用Qiime软件、R软件以及LEfSe软件分析菌群构成、丰度和差异性等特征,同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肝硬化生态失调比值的差异。结果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粪便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Weighted Unifrac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门水平方面,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厚壁菌门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Z=-2.57、P=0.045)。属水平方面,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组链球菌属、梭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和嗜血杆菌属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5);毛螺菌属、Dorea、Dialister、Subdoligranulum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使用LEfSe软件比较两组人群菌群差异及其功能,发现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生物学指标有乳杆菌目、梭菌目毛螺菌科及瘤胃菌科(LDA>4)。结论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且不合并感染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衡,但菌群失衡程度较轻,涉及显著变化的菌属较少。
- 王艺璇李炜程丹颖刘顺爱张珊韩铭朱琳孙静邢卉春
- 关键词:失代偿肝硬化肠道菌群
-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54例A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物化学指标。结果 5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男女比例为1.35:1,平均年龄(43.85±15.95)岁。根据病原分布,分为急性乙型肝炎(AHB)组(29例,53.70%)、急性戊型肝炎(AHE)组(18例,33.33%)、未分型肝炎组(6例,11.11%)、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组(1例,1.85%)。AHB组患者中有3例为妊娠期女性。AHB组[(37.76±13.67)岁]发病年龄低于AHE组[(54.11±13.97)岁],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方面,AHB组[(37.24±3.68)g/L]患者较AHE组[(33.73±4.61)g/L]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HB、AHE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水平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HB、AHE是目前常见的AVH类型,AVH预后良好。妊娠合并AHB需引起注意。AHB多见于中青年,AHE多见于中老年。AHB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AHE患者。
- 程丹颖邢卉春王笑梅欧蔚妮段英赵莹莹
- 关键词:肝炎病毒肝炎乙型肝炎戊型
- 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
- 目的:探讨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间229例肝活检患者肝组织学情况及ALT、年龄、性别、HBV DNA及HBeAg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年龄...
- 张娜欧蔚妮王笑梅段英程丹颖李贲邢卉春王融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纤维化分期肝组织学肝脏炎症
- 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 欧蔚妮成军赵莹莹魏丽荣王笑梅段英程丹颖杨松李贲邢卉春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程丹颖邢卉春
- 急性病毒性肝炎54例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内五科收治的54例A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物化学指标。结果5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
- 程丹颖邢卉春王笑梅欧蔚妮段英赵莹莹
-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AHB
- 替比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就诊并应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治疗52周过程中肾小球滤过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慢性乙型肝炎(CHB)、ALT及e抗原消失或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肾小球滤过率采用国际公认的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186×血清肌酐水平–1.154×年龄–0.203×1.21(黑人)]×[0.742(女性)]。结果治疗52周后患者血肌酐(SCr)下降值与基线比较及eGFR的上升值和基线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eGFR低于90 ml/min/1.73m2的3例患者的eGFR上升幅度最大(平均eGFR达21.79 ml/min/1.73m2)。进一步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GFR的改善与SCr变化相关,与HBV DNA是否低于检测下限、ALT变化、AST变化、肌酸激酶(CK)及HBeAg血清学转换无关。结论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出现eGFR的升高,且该效应独立于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及相关的ALT复常。
- 欧蔚妮赵莹莹魏丽荣王笑梅段英程丹颖杨松李贲邢卉春成军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