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锦龙 作品数:23 被引量:217 H指数:9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重度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后重度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产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抢救剖宫产术后重度出血孕妇64例,其中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法(研究组)和常规止血法(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住院天数、月经复潮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重度出血疗效确切,方法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仕英 钱春妹 秦锦龙 成佳景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母体血中RBP及PA与新生儿营养过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孕母和新生儿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前白蛋白(PA)浓度与新生儿营养过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在我院单胎分娩的孕妇87例,均为足月妊娠(≥37孕周),无糖尿病及肝肾等器官并发症,分娩前2个月内未服维生素A制剂。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巨大儿组(出生体重〉4 000 g),37例。对照组为正常出生体重儿组(2 500~4 000 g)50例。孕妇分娩前3 d内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血清RBP、PA浓度。胎儿娩出后取脐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RBP、PA浓度。结果观察组(巨大儿)母亲血清RBP、PA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母(P均〈0.05)。两组新生儿母亲血清RBP、PA值均分别高于该组新生儿脐血RBP、PA值(P均〈0.001)。两组新生儿脐血RBP、PA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RBP、PA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之一,孕期监测母亲血清RBP、PA值可能会早期发现胎儿营养过剩,指导母亲孕期营养,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王红兵 谷丽 孙克立 王颖懿 刑峰 秦锦龙关键词:新生儿 视黄醇结合蛋白 前白蛋白 Cervista HR-HPV DNA检测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评价Cervist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为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745例,行TCT及Cervista HR-HPV DNA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T、Cervista HR-HPV DNA检测及Cervista HR-HPV DNA检测联合TCT的结果,评价Cervista HR-HPV DNA检测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TCT的特异性最高,为50.40%,而Cervista HR-HPV DNA检测联合TCT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为92.51%、82.31%。结论 Cervista HR-HPV DNA检测对于宫颈癌的检出率较TCT高,而二者联合筛查可显著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 赵培玉 陈敖峥 秦锦龙 宋力雯 成佳景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 微小RNA-7-5p调控三叶因子3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微小RNA-7-5p(miR-7-5p)调控TFF3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FF3在30例宫颈癌及其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FF3-siRNA、miR-7-5p转染入宫颈癌HeLa及SiHa细胞中。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瞬时转染TFF3-siRNA及miR-7-5p mimics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7-5p与TFF3的相互关系。结果 TFF3在73.33%(22/30)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 P <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FF3 siRNA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 3~5 d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P <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分别为(170±15)个/高倍镜视野和(155±10)个/高倍镜视野,TFF3干扰组迁移细胞分别为(70±20)个/高倍镜视野和(54±8)个/高倍镜视野,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 P <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60±34)个和(183±17)个,TFF3干扰组细胞克隆数分别为(45±15)个和(33±12)个,形成能力明显减弱( P < 0.05)。荧光素报告系统表明miR-7-5p可抑制含野生型TFF3 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 P <0.01),但对含突变型TFF3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P >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7-5p mimics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 4~5 d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P <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为(364±48)个/高倍镜视野和(411±27)个/高倍镜视野,miR-7-5p mimics转染组迁移细胞为(165±15)个/高倍镜视野和(100±208)个/高倍镜视野,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 P <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克隆形成数为(83±11)个和(129±21)个,miR-7-5p mimics转染组细胞克隆数为(25±7)个和(14� 邵晓雯 秦锦龙 宋力雯 高丹凤 刘琼花 成佳景关键词:微小RNA 三叶因子3 宫颈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宫腔镜病灶切除联合孕激素在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分析宫腔镜病灶切除联合孕激素在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EAC)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早期EA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病灶切除联合孕激素。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和缓解时间。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和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受孕率和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和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A199和CA15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病灶切除联合孕激素在早期EAC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单一宫腔镜病灶切除,可在不降低疗效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妊娠结果。 吴萌 秦锦龙 吕冰峰关键词:孕激素 生育功能 宫腔镜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内膜>5 mm)的诊疗意义。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389例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超声发现内膜增厚(5mm),先行诊断性刮宫,然后行宫腔镜内膜切除术,比较2种方法诊断结果及对子宫内膜癌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29例诊刮时无组织刮出或仅有极少量组织刮出难以送病检,无法明确病因,行TCRE病理诊断证实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息肉14例,增生期子宫内膜9例,子宫内膜癌1例。10例因宫腔镜扩张宫口未达10 mm,或子宫穿孔未继续行宫腔镜检,TCRE取材失败,仅行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炎6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TCRE和分段诊刮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02/102)和50.0%(51/102),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能同时获得治疗。 宋力雯 吴帆 秦锦龙 成佳景关键词:宫腔镜 绝经期 子宫内膜增厚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术后患者100例,根据入组序列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化学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化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化疗前(T0)、化疗1个月(T1)、3个月后(T2)T淋巴细胞亚群、抗氧化功能指标MDA、SOD、T-AOC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结果:两组CD3^+、CD4^+、CD4^+/CD8^+水平T1较T0下降,T2较T1明显升高,CD8^+水平T1较T0升高,T2较T1明显下降,研究组T1、T2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A水平T1较T0升高,T2较T1明显下降,SOD、T-AOC水平T1较T0下降,T2较T1明显升高,研究组T1、T2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IL-8水平T1较T0升高,T2较T1明显下降,研究组T1、T2、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高丹凤 成佳景 宋力雯 邵晓雯 秦锦龙 刘君颖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卵巢癌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炎症因子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后随访时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经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后随访时的检测方法。方法 50例高度CIN患者在LEEP治疗后完成了12~36个月的随访,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及P16ink4a过表达检测在随访中的价值。结果随访发现高度CIN患者的治愈率为88.0%。术后TCT结合HR-HPV检测可发现所有复发患者。HR-HPV检测在随访中检测CIN的敏感度(100.0%)高于P16ink4a过表达检测(33.3%),但特异度(75.6%)稍低于后者(88.2%)。结论 HR-HPV检测结合TCT对高度CIN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随访手段,P16ink4a过表达检测能提高其特异性。 丘瑾 钱春妹 陈玉英 秦锦龙 杨志勇 吴逸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随访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 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探讨 被引量:43 2008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的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对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218例细胞学检查报告为ASCUS患者行阴道镜评估与镜下活检,其中100例患者同时进行了高危HPV-DNA检测。结果:218例ASCUS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率为49.54%,高级别CIN及浸润癌的发生率为17.43%,阴道镜拟诊≥CINⅡ40例,与病理结果相符29例,符合率72.5%(29/40)。高危HPV阳性组CIN检出率为66.67%,明显高于阴性组的36.96%。高级别CIN(CINⅡ、CINⅢ)17例中16例高危HPV-DNA检测阳性,仅1例CINⅡ为阴性。鳞癌3例,高危HPV检测均为阳性。结论:细胞学报告为AS-CUS时,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相差大,而且可能是发现高度CIN的第一个信号,需引起重视。高危HPV-DNA检测是一种有效的ASCUS分流管理手段,能提高CIN的检出率。 丘瑾 成佳景 吴逸 钱春妹 王光花 秦锦龙 童晓文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查 中药配合保妇康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保妇康联合自拟汤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组给予保妇康栓+自拟中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宫颈炎积分、RLU/CO比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宫颈炎积分、RLU/CO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宫颈炎、HPV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妇康栓外用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HPV转阴率。 秦锦龙 付铭旭 成佳景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感染 高危型 保妇康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