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昭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康复
  • 5篇卒中
  • 4篇偏瘫
  • 4篇偏瘫患者
  • 4篇脑卒中
  • 4篇康复治疗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脑卒中偏瘫患...
  • 3篇急性
  • 3篇急性期
  • 2篇早期康复
  • 2篇日常生活活动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 2篇卒中急性期
  • 2篇脑卒中急性期
  • 2篇康复指导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院外康复
  • 1篇院外康复指导

机构

  • 7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秦昭
  • 4篇胡风云
  • 4篇李智
  • 3篇姚晓东
  • 3篇董银桃
  • 3篇马慧萍
  • 3篇姚世昌
  • 1篇马慧萍
  • 1篇姚晓东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院外康复指导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姚晓东董银桃胡风云马慧萍秦昭姚世昌李智
关键词:院外康复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较积极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秦昭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
下肢肌力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08年
姚晓东胡风云董银桃马慧萍秦昭姚世昌李智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肢肌力随机对照研究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急性期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物理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理想。
秦昭
关键词:急性期面神经炎康复治疗
定期随访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2例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正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分为指导组和未指导组,行常规随访危险因素的防治,其中指导组定期接受康复指导,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在出院时和出院后2月、5月左右行简式Fugl-Meyer评定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组间评分。结果随访时两组患者较出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指导组与未指导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取院内正规康复治疗与院外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董银桃姚晓东胡风云马慧萍秦昭姚世昌李智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指导运动再学习方案日常生活能力
基于优化运动技巧的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短期及长期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优化运动技巧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复的短期及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06—2015-12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急性卒中Brunnstrom分期为II-IV期的接受康复治疗的偏瘫住院患者202例,按采用的康复治疗技术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优化运动技巧训练技术)、对照组(112例,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传统神经发育疗法)。第一阶段:出院后按原方案在康复师随访指导下开展居家康复6个月,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10 m步行时间、6 min步行距离和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EAQ)。第二阶段:患者根据所掌握的康复技巧,自行进行居家康复训练,7年后(2023-02)对完成第一阶段患者进行集中电话回访,行MBI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基线资料及干预前评估指标无差异(P>0.05)。第一阶段共完成研究164例,观察组完成78例,未完成12例;对照组完成86例,未完成26例,2组间完成率无差异(P=0.074)。实施居家康复治疗6个月后2组观察指标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MAS得分(31.00±4.85)分、MBI得分(90.38±14.41)分、10 m步行时间(18.26±1.35)s、6 min步行距离(193.38±28.25)m均优于对照组(26.07±5.14、68.27±19.56、18.79±1.22 s、176.55±25.26 m,均P<0.05);EAQ量表结果提示2组中:中高依从性者总占比78.6%,组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三维度得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锻炼监测(8.26±2.29 vs 6.83±2.02),主动寻求建议(8.13±2.01 vs 6.78±1.92),身体锻炼(22.28±3.76 vs 17.90±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二阶段共回访成功124例,失访40例。观察组成功61例,其中12例死亡;对照组成功63例,其中14例死亡。观察组MBI得分(88.84±20.67)分,优于对照组(76.2±23.19)分,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在康复师指导下开展居家康复可改善患者
王海鹏姚晓东刘鹏马慧萍李智胡风云秦昭
关键词:卒中任务导向性训练依从性
老年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性肢体锻炼和结合脑循环治疗仪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NIHSS评分和BI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年内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比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秦昭
关键词:康复治疗老年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