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煜峡

作品数:19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品管圈
  • 2篇消毒
  • 2篇消毒供应
  • 2篇消毒供应中心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督导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医院安全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医院消毒
  • 1篇医院消毒供应
  • 1篇医院消毒供应...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应用及效果

机构

  • 1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4篇白煜峡
  • 7篇张辉
  • 2篇薛丽
  • 2篇张弘炎
  • 2篇张青
  • 2篇贾永梅
  • 1篇吴志英
  • 1篇牛晓琳
  • 1篇程云芳
  • 1篇董菊
  • 1篇阿依古丽
  • 1篇席建宏
  • 1篇葛艳
  • 1篇张卫平
  • 1篇聂淑娟
  • 1篇王志强
  • 1篇刘媛媛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护理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范化管理精密贵重器械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建立全面、科学的规范化管理精密贵重器械的方法。方法: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特点,专人专岗,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专岗培训、考核。在规范化管理精密贵重器械前、后分别对器械损坏情况、使用科室满意度及本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此作为今后规范化管理模式持续质量改进的参考依据。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精密贵重器械的合格率,使用科室工作人员及本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 结论 规范化管理精密贵重器械保证了精密贵重器械的完好性,提高了使用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何柳席建宏白煜峡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分层培训方法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分层培训的应用效果,为后期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所有在职员工共计67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特点进行分层培训,收集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业务完成情况、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发生情况,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分层培训后工作人员对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内容、操作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质量、考试内容六个条目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 <0.05);分层培训后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水平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 <0.05);分层培训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分层培训后新技术新知识申报、科研论文撰写数量高于培训前(P <0.05);分层培训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分层培训后物理伤害发生率低于培训前(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分层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年限、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长及是否有医学背景(P <0.05)。结论分层培训方法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专业技术及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低年资、工人的培训力度,适当延长培训时长,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何柳张辉白煜峡张弘炎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次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440次手术中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9.8%,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次数为351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次数为110次。其中剪刀不合理使用率由30.9%下降为10.0%,消毒液浸泡后对剪刀的损伤率由20.2%下降为6.8%,剪刀超出使用次数发生率由18.9%下降为5.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剪刀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张辉吴志英白煜峡
关键词:品管圈QUALITYCONTROL
基于角色转型冲击模型的情景体验式干预在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角色转型冲击模型的情景体验式干预在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11月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新护士培训,共计57名;2021年9—11月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角色转型冲击模型的情景体验式干预培训,干预期3个月,共计62名。比较两组转型冲击程度、心理韧性及离职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总分及身体、心理、知识和技能、社会文化与发展4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总分及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3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职后1年内离职率分别为11.29%(7/62)和28.07%(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角色转型冲击模型的情景体验式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新入职护士所面临的转型冲击,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促进他们适应新的护士角色,并降低离职率。
张辉贾永梅薛丽白煜峡
关键词:情景体验角色适应
21例肉毒中毒小儿护理经验总结
2003年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状杆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临床症状以颅神经瘫和呼吸机麻痹为主,病死率极高。
白煜峡张弘炎
关键词:肉毒中毒护理儿童呼吸机麻痹
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研究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取2006年8—10月专家组进行持续质量督导干预前全院10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与2008年7—9月专家组采取"分析-研究-改进-调查-再改进"的程序,实施持续质量督导干预后质量评价结果比较,使用PEMS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后治疗室管理、病房管理、护士长管理、护理记录质量及全院护士核心制度掌握情况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工作模式具有重点性、持续性、随机性,易于发现问题,能促使护士日常工作达到自律状态,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白煜峡董菊葛艳聂淑娟
关键词:护理质量督导专家组
运用品管圈降低口腔器械返洗的质量持续改进
目的:降低口腔科器械返洗,提高清洗合格率.方法:运用品管圈手法;结果口腔器械返洗率由24.47%降低为6.83%.2017年安装口腔器械清洗架后可以多样选择口腔器械的清洗并开展了品管圈活动.结论: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
薛丽张辉白煜峡
关键词:口腔器械品管圈
基于JCI标准的护理实习生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的效果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对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173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院内安全及不良事件的相关培训,通过调查量表获得患者安全文化知识培训前后的得分对比,结果显示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在医院内部患者安全管理有重要作用,能够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协调安全管理。同时对已有医院安全培训体系进行梳理与升级,为建设更优良的医院安全文化环境提出可实行建议。
白煜峡张辉张青
关键词:医院安全JCI标准护理实习生安全文化体系
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因素及护理策略被引量:2
2017年
放射性肺损伤是肺癌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IMRT)治疗时的一种普遍的剂量限制性因素,如何在降低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同时通过增加照射剂量进而有效提高肺癌患者术后局控率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研究[2-3]表明,放疗前心理、放疗剂量、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平均照射时间等因素均是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为了有效控制肺癌患者由于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本研究对影响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防护策略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程云芳白煜峡
关键词:调强放疗放射性肺损伤
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的PCR检测方法及IL23的动态变化
2018年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进行检测的方法可行性以及大鼠体内IL23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在绿脓杆菌肺炎模型建立后,设计绿脓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3组大鼠体内绿脓杆菌感染的PCR鉴定,并用qPCR和ELISA技术检测大鼠体内IL23水平变化。结果:①PCR技术检测到肺炎大鼠模型中的绿脓杆菌,其中肺组织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的PCR结果是阴性。②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建立后,大鼠的IL23 m RNA逐渐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60852.9±1474.2和1987.7±246.4拷贝,P<0.05);血清中的IL23蛋白水平也逐渐上升,在第1周到达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297.4±14.7和123.8±18.3pg/m 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体内的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绿脓杆菌感染检测PCR方法,发现大鼠IL23在绿脓杆菌感染后显著升高,在绿脓杆菌肺炎和IL23之间建立了联系。
乌兰.同巴依尔颜婕刘媛媛牛晓琳王志强白煜峡
关键词:绿脓杆菌肺炎PCR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