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纪伟

作品数:104 被引量:44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海流
  • 9篇潜标
  • 6篇同化
  • 6篇剖面仪
  • 6篇卫星
  • 6篇卫星通讯
  • 5篇深水
  • 5篇剖面
  • 5篇钳口
  • 5篇温盐
  • 5篇密封油
  • 5篇南海北部
  • 5篇潮汐
  • 4篇电缆
  • 4篇水温
  • 4篇风速
  • 4篇波浪
  • 4篇搭载
  • 3篇动力环境
  • 3篇压力差

机构

  • 7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4篇青岛海洋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9篇田纪伟
  • 33篇赵玮
  • 25篇杨庆轩
  • 22篇徐铭
  • 19篇秦承志
  • 15篇周春
  • 9篇魏恩泊
  • 7篇宋大雷
  • 6篇楼顺里
  • 5篇李丙瑞
  • 5篇吴自库
  • 4篇赵骞
  • 4篇吕咸青
  • 4篇刘志亮
  • 3篇田川
  • 3篇范海梅
  • 3篇曹露洁
  • 3篇梁鑫峰
  • 3篇谢玲玲
  • 3篇宋金宝

传媒

  • 12篇海洋学报
  • 6篇海洋与湖沼
  • 4篇第二届深海研...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海洋科学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声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海洋世界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沿缆往复运动控制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缆往复运动控制机构,包括移动平台、重物投放机构、重物释放机构与触发装置,移动平台设置于导向缆上,并可沿导向缆往复运动,移动平台上搭载有测量仪器,且搭载测量仪器后移动平台的浮力大于零,重物投放机构设置于导...
田纪伟赵玮徐铭杨庆轩
文献传递
热带海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参照一维Kraus-Turner混合层模式,考虑了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盐度效应和次表层温度盐度方程,在障碍层现象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并结合TOGA-COARE 0°N,156°E站点的观测资料,对其物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敏感地依赖于混合层深度、海面风速和太阳短波辐射等环境参量,在适当的气象、水文条件影响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往往会类周期性地重复出现.
李丙瑞田纪伟刘志亮范海梅
关键词:次表层热带海洋海面风速混合层深度短波辐射物理机制
混沌系统隐含频率检测方法研究及其在海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Guillermo的单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点概率密度的功率谱分析方法,对赤 道日表层水温和青岛月气温的九点滑动平均资料进行了隐含频率检测,结果表明,赤 道日表层水温隐含周期为 23.3,10.5,7.7 d,其他物理参量的震荡及青岛气温隐含周 期 10.6,5.7,4.5,2.9 a,3个月其他物理参量的震荡.
魏恩泊田纪伟许金山周发诱
关键词:相空间概率密度混沌系统海洋资料海洋物理学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分析海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被引量:28
2006年
王凌徐晓琴李庆玲黎先春田纪伟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联用分析有机氯农药痕量
利用往复式海洋微结构剖面仪检测湍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往复式海洋微结构剖面仪检测湍流的方法。它解决了海洋湍动能耗散率长期连续剖面观测的问题。本利用往复式海洋微结构剖面仪检测湍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启动;2)、检测海洋动力环境信息剖面数据:a、温...
田纪伟赵玮宋大雷杨庆轩徐铭
文献传递
一种潜标破断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标破断保护装置,是潜标系统中连接在两个卸扣之间的两组锦纶绳。由于每股锦纶绳的破断拉力为一常量,可以根据潜标系统的重力和浮力来调整锦纶绳的股数,使其破断拉力大于潜标正常布放回收时的拉力,且小于潜标系统在...
赵玮田纪伟宋大雷
文献传递
渤、黄、东海潮汐开边界的1种反演方法被引量:24
2003年
潮汐潮流数值模拟中的 1个主要难点在于开边界条件的确定。本文采用伴随方法 ,利用渤、黄、东海的 64个验潮站资料 (潮汐调和常数 ) ,通过反演渤、黄、东海的开边界条件 ,来实现渤、黄、东海 M2 潮波的数值模拟。为了取得较好的数值模拟结果 ,同时对给定的底摩擦系数进行校正 ,计算出调和常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平均值 :振幅差为 4 .0 cm,迟角差为 2 .5°。实验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渤、黄、东海 M2 潮波的特征。
吕咸青吴自库殷忠斌田纪伟
关键词:潮汐开边界条件
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高精度的拟谱方法,数值模拟了层结海洋中小振幅内行进波的演变和破碎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导致内波破碎的PSI不稳定机制在共振相互作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能量从初级波向低频、高波数运动缓慢传递并形成一次级波包,随即破碎发生.破碎后产生的层化湍流引起的强烈混合以及湍流间歇性可从总能量和涡度峰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看出.我们分析了层化湍流的一些统计特性,包括动能和有效位能沿垂向波数ky的功率谱.结果表明,动能和有效位能谱都存在一个谱段满足k-3y律,且分别可表示为0.1N4k-3y和0.2N4k-3y(N为Brunt V is l频率),通常称其为浮力子区.另外,我们分析了Cox数(湍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之比),在层化湍流维持在一定强度时,计算结果和由海洋内区观测(远离内波强生成源和复杂地形)所推测的结论较为吻合.
李丙瑞田纪伟范海梅刘志亮赵骞
关键词:拟谱方法
一种基于压差驱动的机械式触发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差驱动的机械式触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与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体内设置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端截面积不同,随着外界环境压强的变化,活动块所受到的压力差也变化;给活动块施加一与压力差反向的阻力,起初时,...
赵玮田纪伟徐铭周春杨庆轩秦承志管延锋汤志豪
文献传递
南海中尺度涡边缘亚中尺度过程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高分辨率ROMS模式数据,对南海中尺度涡边缘的亚中尺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尺度涡边缘处存在明显的温度细丝结构,涡度值要明显大于1,O^W参数趋于正值,即在涡旋边缘存在强速度剪切,加强了涡丝的形成。对亚中尺度过程动能空间分布分析发现,中尺度涡边缘区域动能所占的比例大约为88.4%,比中心区域动能所占的比例11.6%要大许多。从动能谱的分析来看,在中尺度涡边缘处动能谱的斜率趋近于k-2,与表层准地转理论(SQG)相吻合,而在中心处呈现k^(-3),与准地转理论(QG)相一致。
冀承振叶瑞杰董济海张志伟田纪伟
关键词:中尺度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