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作品数:18 被引量:87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肌糖原累积症临床和遗传学特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糖原累积症( GSD)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导致糖原代谢障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大约为1/20000[1]。 GSD患者体内的糖原在质和(或)量上均有一定的异常,其肝和肌肉中有过多的糖原累积,会严重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根据GSD累及脏器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肝GSD 和肌GSD,其中肌GSD包括GSD-Ⅱ型、Ⅴ型和Ⅶ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庄太凤 温春玲 王萍 李文静 张巍 魏珉关键词:糖原累积症 三磷酸腺苷 基因 脑特异性蛋白质及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0年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system,CNS)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中,某些在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有少量分布,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含量很低,称为脑特异性蛋白质(brain—specific protein),主要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S-100b蛋白(S.100protein,S-100)和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现将上述几种蛋白质综述如下。 王萍 张巍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S-100B蛋白 PROTEIN 中枢神经系统 小于胎龄儿早期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特点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neonates, SGA)早期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特点。方法选择无严重并发症新生SGA47例为研究对象,以45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dequ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12h内静脉采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 H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s,apo)A1及apo—B水平,计算LDL-C/HDL—C及apo—B/apo—A1比值;并进一步将SGA根据是否足月、宫内发育迟缓程度(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P3以下为SGA1组,P3~P10之间为SGA2组)及性别进行分组,比较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GA患儿具有高的TC(2.41±0.61 vs 2.11±0.78,P〈0.05)、LDL-C(0.90±0.44 vs 0.71±0.42,P〈0.05)和apo-B(0.40±0.22 vs 0.29±0.15,P〈0.01)浓度,及高的LDL-C/HDL-C(1.31±1.29 vs 0.82±0.46,P〈0.05)、apo-B/apo-A1(0.60±0.35 vs 0.40±0.19,P〈0.01)比值;SGAl组比SGA2组具有低的TC、HDL-C及apoA1水平,而具有高的apo-B/apo-A1比值(P〈0.01或〈0.05);早产SGA患儿比足月SGA患儿具有低的TG水平(P〈0.05);性别对SGA血脂及脂蛋白水平没有影响。结论不良的宫内环境使SGA早期可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官内发育迟缓越严重脂质代谢异常越明显,SGA远期可能更易出现心血管疾病;早产SGA血浆TG水平低于足月SGA,可能与新生儿成熟度相关。 王华 王萍 李慧玲 温春玲 马建荣关键词:血脂 脂蛋白 小于胎龄儿 新生儿 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对早产儿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对早产儿血糖的影响。方法:用罗氏血糖仪监测需静脉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输注的早产儿免疫球蛋白输入前、输入2h后血糖的变化。结果:57例早产儿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前平均血糖浓度为(3.6±0.9)mmol/L,在输免疫球蛋白中,血糖均发生升高,升至(5.7±1.1)mmol/L,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可引起早产儿血糖升高。 王立筠 张巍 马建荣 王萍 王莹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 血糖 胰岛素抗体 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附22例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真菌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病时间为生后2~39 d;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16例、呼吸暂停16例、血氧波动18例、心率增快15例、腹胀5例、末梢循环欠佳15例;出现血小板减少13例,C反应蛋白增高14例。血培养结果为白色念珠菌6例,近平滑念珠菌16例。治疗首选氟康唑22例,加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3例,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2例。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培养真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真菌败血症的金标准,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氟康唑为治疗真菌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李兆娜 寇晨 王淑荣 韩冬 刘尊杰 仝净净 张亚南 王萍关键词:真菌败血症 白色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氟康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所分娩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IDM)脐静脉、脐动脉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IDM组)与30例健康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对照组)脐静脉、脐动脉血VEGF水平,IDM组新生儿按其出生后血糖水平分为IDM血糖正常组(18例)和IDM低血糖组(13例),对照组30例新生儿血糖均正常。结果IDM组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脐动脉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脐静脉血水平(P<0.05)。IDM低血糖组脐动脉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DM血糖正常组(P<0.01和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脐静脉和脐动脉血VEGF水平均较健康产妇新生儿明显升高,脐动脉血VEGF水平可反映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宫内损伤程度。 王萍 张巍 陈素娟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脐血 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指标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新生儿35例,依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组(生后≤3 d)19例和晚发组(生后>3 d)1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两组患儿羊水粪染、黄疸、呼吸暂停、硬肿症、感染性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组母体感染、胎膜早破、生后窒息、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晚发组(P均<0.05),而体温异常、呕吐腹胀、低血糖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低于晚发组(P均<0.05)。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两组患儿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检测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滥用抗菌药物。 李兆娜 寇晨 王淑荣 刘尊杰 韩冬 张亚南 仝净净 王萍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败血症 抗菌药物敏感性 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在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1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既往应用二代头孢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痊愈45例,有效33例,好转2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4.17%;观察组痊愈56例,有效35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吡肟可用于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且安全。 李兆娜 王萍 寇晨 武玮 王淑荣 刘尊杰 马建荣 张巍关键词:头孢吡肟 新生儿 肺炎 双胎体重差异与新生儿疾病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双胎出生体重差异大小与新生儿疾病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双胎61对,将分娩后两新生儿按体重差异分组,比较不同体重差异对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及高危因素。结果不同体重差异在新生儿贫血(χ2=35.43)、高胆红素血症(χ2=31.22)、新生儿低蛋白血症(χ2=49.34)、新生儿败血症(χ2=21.56)、新生儿颅内出血(χ2=28.78)、新生儿肺炎(χ2=33.38)、新生儿呼吸暂停(χ2=54.34)、新生儿窒息(χ2=16.28)、新生儿喂养不耐受(χ2=25.34)、新生儿宫外营养不良(χ2=36.32)的发生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χ2=3.89)和新生儿畸形(χ2=10.21)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高龄(χ2=12.34)、早产儿(χ2=23.56)、单卵双胎(χ2=18.80)、妊娠期糖尿病(χ2=17.38)和妊娠期高血压(χ2=22.21)均为双胎体重差异增加高危因素(P<0.01)。结论双胎体重差异对新生儿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影响,高龄、早产儿、单卵双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均为体重差异高危因素。 李慧玲 张巍 王萍关键词:双胎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方案。方法选取NICU收治的47例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记录其性别、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等以及并发症,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原发病给予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镁、抗惊厥、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均采用个体化补钙方案,根据血钙值、病情确定补钙剂量以及时间,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钙1~2mL/kg,以5%葡萄糖液稀释1倍后缓慢静注,1~2次/d,连用3d。结果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盘早剥、代谢性碱中毒,而性别、羊水粪染、颅内出血等与低钙血症无关。本组小于30周患儿9例,31—36周20例;早产儿29例(62%),足月儿18例(38%),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龄与低钙血症的关系提示胎龄越小,低钙血症发生的几率越高,患儿血钙水平越低,且发生低钙血症的时间越早。临床患儿无症状低钙血症最多见,占51%;早产低钙血症患儿与足月低钙血症患儿相比呼吸暂停明显增加。结论钙离子是维持机体正常的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对于新生儿低钙血症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尽早给予诊断和进行静脉补钙,防止与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注意血镁的检查和补充。 陆璐 刘巍巍 王萍 马耀红 马建荣关键词:新生儿 低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