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溃疡性病变1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主动脉溃疡性病变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报道11例主动脉溃疡性病变的诊治。方法:年龄49~81岁,突发胸痛5例,体检发现3例,术中遭遇3例。并发症高血压7例、冠心病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白塞氏病1例,多发动脉瘤1例。其中主动脉升段窦管交界处2例,主动脉弓部2例,降主动脉胸部4例,降主动脉腹部起始部2例,降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1例。合并壁间血肿4例、下肢急性事件1例。病原体:金葡菌2例、草绿色链球菌1例、梅毒2例。结果: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同期收治的主动脉疾病患者(103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患者没有住院死亡,多发动脉瘤合并溃疡院外随访2 w死亡,其余患者随访期在3个月~4年,壁间血肿患者血肿均消失。梅毒感染诱发腹腔干开口上主动脉干虫蚀样溃疡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结论:对于主动脉溃疡性病变要注意病原学检查与相应治疗,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患者长期生存。
- 张红超刘朝中李令珂朴龙松刘新宾段伟宋云龙吴迪李利姚克纯齐自荣陈元恒侯迈王翠霞徐金星杨军民
- 关键词:腔内治疗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时,可能发生感染、出血、皮肤坏死等多种并发症,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判断感染的标准和时间不同,其感染率各家报道不一,据最新资料,感染率为0.9%。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处理,包括局部清理及全身应用抗生素。
- 王翠霞郑红龚积艳张凌王艳红张晓丹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护理
-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药液丢失途径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胡可纯王玉军王翠霞陈艳芳王文彦
- 关键词:输注
- 减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我们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166例从ICU转入病房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教育,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66例,男95例,女71例;年龄2~15岁,平均5.3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42例,房间隔缺损10例,法洛三联征3例,法洛四联征3例,其他畸形8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查找疼痛原因,
- 王翠霞苏讯宋维冯东梅尚启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疼痛患儿心脏直视手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 踝泵运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研究踝泵运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空军总医院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入院第二天开始接受踝泵运动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7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开始下地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活质量评分、下地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踝泵运动可显著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 刘娜娜宋维王翠霞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危重血管疾病急症处理
- 血管疾病急症是血管外科专业诊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危重血管外科病变的监护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血管疾病预后及死亡率。本文总结了某院经治的45例危重血管外科急症的处理经验,指出,一旦拟诊血管危重急症,必须立即启动全面监护...
- 张红超陈霞刘朝中李(令)珂陈元恒侯迈王翠霞
- 关键词:外科急症
- 文献传递
- 危重血管疾病急症处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危重血管外科急症的处理特点.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危重血管疾病急症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5±12.4)岁,体重(68.78±14.44)kg,急诊入院或转院36例,一般住院病情恶化9例.结果 生存率86.67%,死亡率13.33%.平均住院时间20.5 d.主要并发症为出血、高血压、中风、截瘫、心脏事件、急腹症、内脏缺血、疼痛与精神症状、胸腔积液等.结论 对于危重血管外科急症,不仅要有综合的专科治疗技术,精确的重症处理技术同样不可缺少.
- 张红超陈霞刘朝中李令珂陈元恒侯迈王翠霞郑海滨杨磊磊
- 关键词:危重血管外科急症
- 1例晚期癌症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总结1例老年癌症晚期患者因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护理。通过药物保留灌肠、加强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治疗护理41d后好转,未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提出对癌症晚期老年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高度重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AAD的发生;对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加强观察,一旦发现AAD的征兆,应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积极控制AAD,促进患者康复。
- 胡可纯王玉军王翠霞陈艳芳
- 关键词:胆囊恶性肿瘤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菌群失调护理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常见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回顾性调查3年中本病区跌倒患者的各种记录,收集跌倒患者的一般资料、跌倒的危险因素、跌倒发生时相关情况、跌倒后果等。结果本调查中有11人跌倒,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79.7±6.2岁,过去1年有跌倒史的4例,脑卒中后遗症致偏瘫1例。跌倒多数发生在室内,其次为厕所,时间分散,但多数集中在早上6:00-7:30、中午11:00-14:00和夜间1:30-2:00。2例患者发生损伤,平均住院日为28.5 d。结论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复杂,年龄、疾病、药物、心理、跌倒史等因素均有重要影响,护理中要做好高危人群的评估和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
- 王翠霞王玉军胡可纯陈艳芳乔海燕王宁
-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意外跌倒
- 吡格列酮调控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PIO)对培养的Wistar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Wistar大鼠的CFs,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CFs的增殖情况,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S活性。【结果】①CFs的吸光值(A490值)随着PIO干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不同浓度的PIO干预48 h后,CFs培养上清NO含量与NOS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③5×10-6mol/L的PIO干预24 h、48 h7、2 h后,CFs培养上清NO含量和NOS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够抑制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效应可能与NOS-NO系统活性上调有关。
- 于心亚王翠霞王俊华孙津津田建伟张海涛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