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微生物
  • 2篇氮杂
  • 2篇药物合成
  • 2篇鱼塘
  • 2篇杂环
  • 2篇杂环化合物
  • 2篇生物转化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添加剂
  • 2篇鸟苷
  • 2篇鸟苷酸
  • 2篇微生物技术
  • 2篇微生物转化
  • 2篇细胞
  • 2篇磷酸
  • 2篇磷酸盐缓冲液
  • 2篇化合物
  • 2篇环化
  • 2篇环烃

机构

  • 16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王美玲
  • 4篇卜秋祥
  • 2篇刘均洪
  • 1篇张媛媛
  • 1篇刘慧
  • 1篇高鑫
  • 1篇刘鹏程
  • 1篇张银
  • 1篇梁方方
  • 1篇刘阳
  • 1篇尚凤霞

传媒

  • 4篇山东食品发酵
  • 2篇河南化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天津化工
  • 1篇发酵科技通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15
  • 6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微生物酶法生产D-阿洛糖
2015年
近年来,D-阿洛糖由于其具有的许多药物活性(包括抗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高血压、冷冻保护和免疫抑制等活性),吸引了社会的极大关注。D-阿洛糖已经可以从D-阿洛酮糖利用D-阿洛糖生产酶转化的方法得到,常用的D-阿洛糖生产酶包括L-鼠李糖异构酶、核糖-5-磷酸异构酶和半乳糖-6-磷酸异构酶。本文描述了D-阿洛糖的性质和应用,回顾了D-阿洛糖生产酶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动力学参数。此外还对几种D-阿洛糖生产酶的D-阿洛糖产物进行了比较。
王美玲
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和2,3-丁二醇
2014年
1,3-丙二醇(1,3-PDO)和2,3-丁二醇(2,3-BDO)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二醇,可以直接由可再生原料经生物转化生成,在化学、能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并讨论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这两种二醇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生产菌株的改造及发酵过程的优化。
王美玲
关键词:1,3-丙二醇2,3-丁二醇发酵微生物
氮杂环烃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潜在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吡啶、喹啉、吖啶、吲哚、咔唑及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氮杂环烃)可以被细菌及真菌培养转化,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代谢衍生产物。在很多情况下,微生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具有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因此转化产物在新候选药合成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王美玲
关键词:生物转化药物杂环化合物
一种公园清扫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园清扫车,包括:车体、车轮、吸气嘴、吸气管、风机和垃圾箱,车体下方与多个车轮转动连接,吸气嘴位于车体下方,吸气嘴与吸气管固定连接且相连通,吸气管穿入车体内部并分别与风机和垃圾压缩装置相连通,垃圾压缩装...
王美玲卜琳彬卜秋祥马鸿庆徐国轩王烁丁轲轲刘昕瑜孔证侯天宁
植物抗菌肽及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植物抗菌肽对植物病原体以及感染人的细菌病原体都有活性作用,是植物防御系统的屏障,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抗生素类多肽。常见的植物抗菌肽有硫素、防御素、脂质转移蛋白、蜕皮素、环肽类蛋白、细胞穿透肽等,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如带有正电荷、具有二硫键(稳定蛋白结构)、作用的靶位点都是细胞外膜结构等。植物抗菌肽在制药和生物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王美玲
关键词:活性作用植物防御生物技术
一种牧场式鱼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牧场式鱼塘,包括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漂浮桶,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竖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收缩机构,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卡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
王美玲卜秋祥 马鸿庆 丁珂珂 王慧琳 刘凤娟 程雪 钟弋然刘阳 邵芊芊 孙文馨
氮杂环烃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潜在应用
2014年
吡啶、喹啉、吖啶、吲哚、咔唑及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氮杂环烃)可以被细菌及真菌的培养物转化,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代谢衍生产物。在很多情况下,微生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具有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因此转化产物在新候选药合成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综述了氨杂环烃的转达化技术进展。
王美玲
关键词:生物转化药物杂环化合物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肌苷酸和鸟苷酸的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肌苷酸(IMP)和鸟苷酸(GMP)是非常有效的风味增强剂。它们和谷氨酸钠(味精)一起被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共同发挥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具有抗氧化性、神经保护作用、强心剂作用和免疫调节等有利作用,嘌呤类核苷酸都展现出了重要性。本综述回顾了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IMP和GMP的进展,包括其合成的代谢途径和调控网络,以及为获得这些嘌呤化合物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流程和所用微生物菌种。
王美玲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肌苷酸鸟苷酸食品添加剂
利用微生物酶法生产D-阿洛糖
2014年
近年来,D-阿洛糖由于其具有的许多药物活性(包括抗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高血压、冷冻保护和免疫抑制等活性),吸引了社会的极大关注。D-阿洛糖已经可以通过D-阿洛糖生产酶转化D-阿洛酮糖得到,常用的D-阿洛糖生产酶包括L-鼠李糖异构酶、核糖-5-磷酸异构酶和半乳糖-6-磷酸异构酶。描述了D-阿洛糖的性质和应用,回顾了D-阿洛糖生产酶的生物化学特性。此外还对几种D-阿洛糖生产酶的D-阿洛糖产物进行了比较。
王美玲
关键词:酶催化
一种生物法生产(2R,3S)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
一种生物法生产(2R,3S)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一种南极假丝酵母细胞生物还原制备光活性(-)-(2R,3S)-3-羟基-2-苯基丙酸甲酯的方法,反应罐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乳化,加入南极假丝酵母细胞进行生物...
高鑫王美玲刘鹏程尚凤霞刘均洪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