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AQMAN锁核酸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病毒肝炎的重要病原体,发病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南欧和拉丁美洲。估计有二十亿人感染HBV,并且超过4亿的慢性HBV携带者。检测乙型肝炎在血清或血浆中的HBV DNA已成为诊断HB...
- 宋广辉王清伦立民王丽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人细胞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用PCR法对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B19-DNA检测,并用ELISA法对其进行B19-VP2-IgM检测。结果病例组56例,B19-DNA阳性19例(33.9...
- 王清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B19类风湿性关节炎
- 文献传递
- 胶体金免疫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灵敏的内源性指标。通过对胶体金免疫法血清cystatin C测定试剂盒进行评价,以了解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该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回收率、抗干扰性、稳定性、临床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并与市场常用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该试剂盒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0%和4.0%;0.68~7.51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回收率95.0%~106.8%;血清中抗坏血酸在4.5g/L以下,胆红素在500μM以下,血红蛋白在5g/L以下,脂肪乳剂在0.3%以下,肝素钠在62.5U/ml以下,类风湿因子在100IU/ml以下,不影响测定;30℃加速稳定实验证明该试剂盒在此条件下可储存14d以上;正常人群体的参考值范围:男性0.63~1.25mg/L,女性0.54~1.15mg/L。在实验群体内对肾功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0%,检测特异性可达96.9%。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相关性良好。[结论]本方法不仅实现了血清cystatin C的快速、全自动化测量,而且化学性能优良、剂型合理、操作简单、对样品杯及仪器污染程度低,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 王清王宏伟王丽华
- 关键词:胱抑素C胶体金免疫法
- 人细胞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 王清
- 第7代黏接剂与正常和龋损牙本质黏接强度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对于第1~6代牙本质黏接剂的黏接强度,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但尚未见对第7代黏接剂Adper EasyT Mone黏接性能的相关报道。目的:比较3M第7代自酸蚀黏接剂对正常和龋损牙本质黏接强度的差异,并与传统全酸蚀黏接剂进行对比。方法:取健康磨牙和牙合面慢性龋磨牙各12颗,分为A、B(健康磨牙),C、D(牙合面慢性龋磨牙)4组,其中A、C组用Adper EasyTM one黏接剂,B、D组用Singlebond2黏接剂。测试4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观察断裂界面形态。结果与结论:A、B组的黏接强度分别为(21.84±3.98),(27.10±4.85)MPa,C、D组的黏接强度分别为(16.44±3.46),(21.48±4.85)MPa,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之间的微拉伸强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断裂多发生在树脂-牙本质黏接界面。提示无论在正常牙本质还是龋损影响牙本质,全酸蚀黏接剂的黏接强度强于第7代自酸蚀黏接剂;对于同一种黏接剂正常牙本质能获得比龋损牙本质更大的黏接强度。
- 王清邓婧范春
- 关键词:微拉伸黏接强度
- Taqman L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 [目的]建立血浆(血清)TaqMan锁核酸(LNA)探针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UCm-T载体和PCR纯化产物连接,转染DH5a菌,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制备外标准品;在H...
- 王清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B19)感染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理及免疫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住院RA患者56例为病例组,外伤和骨关节炎5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血液和关节液标本进行B19-DNA检测。同时对另外31例RA病例和11例对照的骨髓标本也进行B19-DNA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上述血液标本进行B19-VP2-IgM检测以及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CK)TNF-α,IL-1,IL-6,IL-8的检测。[结果]病例组血标本B19-DNA阳性19例(33.9%),关节液标本B19-DNA阳性20例(35.7%);B19-VP2-IgM阳性14例(25.0%)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χ2=14.69,P﹤0.01,关节液χ2=14.69,P﹤0.01,B19-VP2-IgMχ2=10.272,P﹤0.05)。在56例RA中,12例B19-DNA、B19-VP2-IgM阳性,2例仅B19-VP2-IgM阳性,7例仅B19-DNA阳性,同时B19-DNA、B19-VP2-IgM阴性35例;一致率为83.9%(P﹥0.05)。RA患者31例骨髓标本中16例B19-DNA阳性,阳性率为51.6%,与对照组(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5)。RA患者骨髓标本B19-DNA阳性率高于血清(χ2=4.313,P﹤0.05)和关节液(χ2=4.313,P﹤0.05)。病例组CK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B19-DNA阳性和B19-DNA阴性间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有较高的B19病毒感染率,B19病毒与RA密切相关,但B19并非是导致RA的唯一因素,作为一种诱发刺激因素,与其他致病因素协同作用,导致部分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RA的发生。
- 王清伦立民孙美玲王丽华贾红岩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强生Vitros 250/350干式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体会被引量:3
- 2008年
- 徐龙强伦立民刘梦阳王清李胜军
-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
- 人细小病霉B19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56例病例组及55例对照组的血标本及关节液标本进行B19-DNA检测,同时对31例病例组和11例对照组骨髓标本也进行了B19-DNA检测。应用酶...
- 王清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文献传递
- ACE基因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关系,从分子水平揭示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40例正常人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ACE、AT1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糖尿病(DM)组与糖尿病肾病(DN)组间的AT1R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χ2=0.012,P﹥0.05)。DM组与DN组分别同对照组相比AT1R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1;χ2=7.06,P﹤0.0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1;χ2=6.11,P﹤0.05);②DM组、DN组与对照组3组之间ACE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分钟尿白蛋白排泄率与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AT1R基因的C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D和C等位基因可能不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 李慧刘梦阳王清申黎艳赵丽萍
- 关键词:ACEAT1R基因多态性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