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岭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介绍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进展,分析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从体针疗法,项针疗法,舌针疗法,眼针疗法,电针疗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目前现代医学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且具有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临床研究尚存些问题有待今后改进。
- 刘冰虹王再岭熊杰
-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刺疗法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简称"结合组"),每组各25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组给予针刺治疗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治疗14 d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间的评分差值,较结合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组总有效率(96.0%)优于针刺组总有效率(88.0%)(P<0.05)。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通过刺激咽喉部,使吞咽肌群运动障碍缓解,实现吞咽反射的恢复和重建,明显提高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马金娜秦晓勇王再岭王智达熊杰
- 关键词:针刺吞咽障碍吞咽反射脑出血
- 国内针灸治疗突发性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国内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试验状况并对所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机检获得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对照治疗试验(RCT)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手册的评价指标,对其①研究对象(样本量、纳入与排除标准、基线情况);②随机化、盲法的应用;③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④干预措施;⑤统计方法;⑥随访情况等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次共检索到173篇针灸对突发性聋的研究文献,剔重和排除不相关文献后得到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设计文献38篇。结论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质量需待提高,应根据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特点,探索建立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 赵铭辉李胜谯凤英黄小冬王再岭
- 关键词:突发性聋针灸针刺循证评价
- 针刺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fMRI脑功能成像评价针刺内关穴的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相关脑功能区兴奋性的影响,对15例急性脑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双侧内关穴,分别于针刺前、后行静息态fMRI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取两组被试静息态的fMRI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脑功能激活图像。【结果】患者针刺后,在右侧枕叶和左侧顶叶存在正激活,而左侧运动区有负激活。健康人针刺后,在双侧顶叶和枕叶出现正激活,在双侧额叶出现负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存在差异,提示针刺内关穴对机体病理与生理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 熊杰马金娜袁飞宁丽娜王再岭
- 关键词:针刺急性脑梗死脑功能成像
- 芒针弯刺天突穴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芒针弯刺天突穴与常规毫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及毫针组,各50例。两组均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芒针组采用芒针弯刺天突穴,毫针组穴取风池、上廉泉、水沟、通里行常规针刺,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咽后壁点刺。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2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改良Ba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MBI)进行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芒针组较毫针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芒针组愈显率为56.0%(28/50),显著高于毫针组的30.0%(15/5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芒针和毫针针刺均可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芒针弯刺天突穴较毫针疗效更为显著。
- 王再岭马金娜宁丽娜
-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的针刺方法或选穴,疗效各异,因此,综合分析近3年关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进展,着重从针刺的选穴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总结,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更规范有效的疗法提供基础,以减少面瘫后遗症。
- 宁丽娜王再岭熊杰石学敏
- 关键词:针刺周围性面瘫
- 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实践,对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并从树立正确医疗风险意识、强化能力培养、完善相关处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旨在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安全、健康发展。
- 毕桂泉王再岭
- 关键词:医疗风险管理
- 针刺结合颈部皮肤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治疗仪组及结合组,各40例。针刺选风池、翳风、上廉泉、金津、玉液等穴,吞咽治疗仪治疗时在颈部皮肤上沿正中垂直放置2对电极,或在气管正中线左右两侧分别放置1对电极,均每日1次,治疗2周。治疗1周、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1周、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1周后及2周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各评分差值与结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合组优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及治疗仪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法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马金娜王再岭宁丽娜杨慧熊杰
- 关键词:针刺脑梗死吞咽障碍
- 从经络脏腑角度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作用机理被引量:6
- 2012年
- “八段锦”之“八”字含“八卦”之意,寓多种要素相辅相成,循环统一,浑然一体之意。如明·高濂在《遵生八笺》“八段锦导引法”所述“于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由“金”、“帛”组成,为丝织品,绝美华贵,这里暗喻其动作如丝帛连绵不断、
- 吴名陈资如王再岭
- 关键词:健身气功脏腑《遵生八笺》相辅相成八卦
- 《续名医类案》刺络放血疗法浅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为研究刺络放血法在《续名医类案》中的应用,分析《续名医类案》中涉及的药、针、砭、灸以及外治法等内容,发现《续名医类案》详细记载了放血疗法的适宜疾病、放血工具、方法、部位、放血量以及禁忌,说明在《续名医类案》时期放血疗法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吴名靳冬王再岭
- 关键词:刺络放血续名医类案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