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32例,发生率45.71%。校正创伤评分(RTS)、救护车保暖器具、术中是否预防性保暖及输注液体加温睛况是急性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性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李博徐海莉闫文润李珍范超林王丽君
- 关键词:体温急性创伤影响因素
- 急性脑梗死后昏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评分现况调查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昏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评分现况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的124例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CFNI对其进行调查,分析CCFNI评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CCFNI总分为(138.12±10.75)分;单因素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为女性、年龄≥60岁、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水平≥3000元、无陪护经验时CCFNI评分较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陪护经验为影响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CCFNI评分的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需求水平较高,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时为其提供相关信息,满足其合理需求,以提高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治疗、护理质量。
- 王丽君李丽王亚南葛晓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昏迷家属需求干预策略
- 改良下肢运动操对介入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颅内动脉瘤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方案,其能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阻滞损伤程度,但受到疼痛、意识障碍等影响,患者术后需卧床休养,造成肢体运动减少,血流缓慢,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而研究显示,术后早期活动能帮助脑出血患者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1]。
- 刘春红刘长凤王丽君胡韶华张军红
- 关键词:出血性介入治疗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 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RAU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回授法教育模式,干预组接受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溃疡病情指标及口腔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依从性评分提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溃疡数减少,溃疡面积缩小,溃疡发作率降低,干预组上述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评分降低,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可提高RAU门诊患者依从性,改善溃疡病情指标及口腔健康状况。
- 田莉萍王禹王丽君
-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健康状况
-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联合131I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联合131I治疗且病理诊断为DTC的23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性别、首诊年龄、病理类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riditis,HT)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DTC患者性别、首诊年龄、病理类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gAb水平均与复发/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HT与复发/转移无关(P>0.05)。结论: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TgAb水平为DTC患者手术联合131I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在临床预后随访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丽君刘保平常伟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复发
- 中间导管远端抽吸技术在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间导管远端抽吸技术在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血管内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接受中间导管远端抽吸技术治疗的重型CVST患者, 共37例。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静脉窦再通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临床和影像学预后;临床预后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0~2分为预后良好, ≥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37例患者中, 中间导管远端抽吸技术的成功率为97.3%(36例), 1例(2.7%)仅行静脉窦置管溶栓。术后即刻, 静脉窦完全再通6例(16.2%), 部分再通30例(81.1%), 1例(2.7%)未再通。术后共5例(13.5%)患者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 1例(2.7%)为静脉窦穿孔。4例(10.8%)患者发生脑疝, 其中1例(2.7%)同时发生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3例(8.1%)死于脑疝。存活的34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3~8)个月。随访期内, 1例CVST复发。随访末期, mRS 0~2分32例、3分2例;37例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6.5%(32/37)。29例患者行影像学随访, 其中25例(86.2%)静脉窦再通良好, 4例(13.8%)未完全再通。结论中间导管远端抽吸技术治疗重型CVST技术可行, 相对安全、有效。
- 付晓杰权涛袁永杰王子博王丽君徐浩文管生
- 护理管理者专项培训京外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
- 2023年
-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建设护理管理者专项培训京外临床教学基地,以期为其他护理领域在职培训基地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从基地的建设与筹备、培训模式创新与带教过程监管、多维度考核评价3个方面构建护理管理者专项培训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评价学员满意度。结果2020年、2021年先后培养9名优秀学员。学员在基地配套设施、培训内容、带教模式、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安排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9%以上,中华护理学会培训学员基地满意度评价得分均在90%以上。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护理管理者专项培训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科学、合理,可为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提供借鉴。
- 底瑞青孙莉莉程彦如王丽君王淑云高培钦
- 关键词:护理管理继续教育
- 叙事性心理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状态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叙事性心理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状态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叙事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心理痛苦程度)、生活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心理痛苦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50%(78/80)]高于对照组[73.75%(59/80)](P<0.05)。结论叙事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 王丽君胡韶华崔玉华
- 关键词:心理状态
- 益处发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正念水平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正念水平与应对方式,并分析益处发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施正念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益处发现评定量表(BF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0例ACI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益处发现、正念水平与应对方式间的关系以及益处发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130例ACI患者介入治疗后FFMQ总分为(123.34±5.14)分;BFS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49.73±3.41)、(20.35±2.25)、(13.18±1.45)分;正念水平、益处发现与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r=0.687、0.737,均P<0.05);正念水平、益处发现与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r=-0.654、-0.779,均P<0.05);益处发现在ACI患者介入治疗后正念水平对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影响中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9.71%、64.58%。结论:益处发现在ACI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正念水平与应对方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王丽君王亚南徐浩文
- 关键词:脑梗死生活变动事件心理学
- 基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情景模拟培训方案在护理学生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情景模拟培训方案在护理学生(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类型为类实验研究,采用招募的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护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院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安全相关知识培训,试验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培训。在干预前后均采用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比较两组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情况。结果试验组33名、对照组35名完成干预。干预后,试验组差错报告文化、专业问题陈述和实施安全行为的意向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情景模拟培训方案能够提高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
- 孙莉莉韩现红余珍程彦如徐苗王丽君
- 关键词:情景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