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宏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光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及评价策略
- 近些年来,药物的光安全性越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指导原则对药物的光毒性作用机制、光安全性评价模型及评价策略进行总结。1.光毒性作用机制某些药物在接受光照后,由稳定态转为激发态,进而对机体产生...
- 涂宏刚李旻顾珺常嘉王庆利常艳
- 关键词:药物
- 药物光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及评价策略
- 近些年来,药物的光安全性越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指导原则对药物的光毒性作用机制、光安全性评价模型及评价策略进行总结.1.光毒性作用机制某些药物在接受光照后,由稳定态转为激发态,进而对机体产生...
- 涂宏刚李旻顾珺常嘉王庆利常艳
- 关键词:药物
- 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微核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建立96孔板流式细胞术体外微核自动化检测的方法,并探讨其用于药物早期遗传毒性筛选和遗传毒性评价的可能性。方法:试验分为+S9短时处理组(4 h)和-S9持续处理组(24 h),分别选择3个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C处理CHO-K1细胞,24 h后收获细胞。采用EMA和SYTOX Green双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96孔板的微核率,并与常规标准平皿培养、细胞分裂阻滞法的双核微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有或无S9处理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诱导产生的微核率较溶剂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剂量-效应关系明显。两种微核检测方法的Spearman相关系数(r s)为1.000。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作用于CHO-K1细胞的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因而本试验初步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体外微核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的方法与人工阅片的方法相关性好,提示该方法用于化合物早期遗传毒性筛选和遗传毒性评价具有良好的前景。
- 欧红梅周长慧涂宏刚黄鹏程常艳
- 关键词:CHO-K1细胞体外微核试验流式细胞术
- 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高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目的 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基因突变试验方法,该试验具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管理遗传毒理学的试验方法。之前建立的基础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但其灵敏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作为国际联合验证的一部分...
- 张铭周长慧黄鹏程涂宏刚常艳王征
- 关键词:高通量
- p53基因状态对体外微核试验结果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年来,体外哺乳动物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假阳性率高的不足引起了毒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体外微核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细胞系如CHO,V79,CHL和L5178Y,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啮齿类动物细胞系的p53基因为突变型,即p53基因功能缺陷。但也有观点认为,p53基因功能不同的细胞系不影响体外微核试验结果的判定。本文主要比较了不同细胞系体外微核试验结果,包括常用的p53基因功能缺陷的啮齿类动物细胞系、p53基因功能完整的细胞系和p53基因功能缺失的NH32细胞。希望有助于阐明遗传毒性化合物引起p53功能不同的细胞系的DNA损伤的机制,合理选择体外微核试验系统,从而降低体外微核试验结果的假阳性率。
- 欧红梅周长慧涂宏刚常艳
- 关键词:P53基因体外微核试验假阳性反应
- 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高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目的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基因突变试验方法,该试验具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管理遗传毒理学的试验方法。之前建立的基础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但其灵敏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作为国际联合验证的一部分,...
- 张铭周长慧黄鹏程涂宏刚常艳王征
- 关键词:高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