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根祥
- 作品数:223 被引量:2,054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铬(Ⅵ)和菲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采用人工土壤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铬(Ⅵ)和多环芳烃菲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单一暴露试验结果表明:铬(Ⅵ)对赤子爱胜蚓7 d和14 d的LC50分别为259.98 mg·kg-1和241.13 mg·kg-1;菲对赤子爱胜蚓7 d和14 d的LC50分别为88.01 mg·kg-1和60.96 mg·kg-1。铬(Ⅵ)和菲对赤子爱胜蚓都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而且铬(Ⅵ)和菲对赤子爱胜蚓均具有一定毒性,菲的毒性大于铬(Ⅵ)。采用铬(Ⅵ)和菲等毒性单位进行复合暴露试验,结果表明铬(Ⅵ)和菲混合物对蚯蚓7d-LC50中铬(Ⅵ)和菲所含浓度分别为151.73 mg·kg-1和37.93 mg·kg-1;14 d-LC50中铬(Ⅵ)和菲所含浓度分别为137.69 mg·kg-1和34.42 mg·kg-1,根据等效应线图判定其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
- 崔春燕沈根祥胡双庆顾海蓉张洪昌蔡翔
- 关键词:铬蚯蚓急性毒性
- 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碳排放时空动态格局及减排路径
- 2025年
- 精准掌握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碳排放现状并因地制宜制定减排策略,对于长三角绿色低碳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细化了研究尺度并完善了测算体系,在市级尺度下对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特征,并围绕减排措施及减排潜力展开探讨。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地区种植业碳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波动上升-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2014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7.17×10^(7)t;2014年后农业GDP增长率上升,碳排放量下降,呈现出强脱钩的理想状态。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碳排放量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高排放地区集中在皖中、苏中以及苏北地区,且排放量的空间重心从江苏省南京市逐年向北部的安徽省滁州市移动。通过实施水分管理、优化施肥方式、推广低碳水稻品种、整合耕地资源等措施,预计长三角地区种植业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84×10^(7) t。本研究揭示了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碳排放的动态特征、现状规律及空间差异性,丰富了该区域碳排放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制定有效的种植业碳减排策略和实现种植业低碳化转型提供依据。
- 黄娜倪远之张敏陈小华王振旗沈根祥
- 关键词:种植业碳排放
- 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的除氮途径被引量:35
- 2006年
- 以稀释的猪场厌氧污水为供试水样,少根紫萍为供试生物材料,对夏、冬2季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TN、NH4+-N和NOx--N(NO2--N与NO3--N之和)的去除途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N和NOx--N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0.5%、15.9%和53.6%;NH4+-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N总去除量的33.1%、17.3%和49.6%;NOx--N则完全通过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得以去除。在冬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和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N得以去除,2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1.7%和68.3%;NH4+-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N总去除量的28.9%、69.5%和1.6%;而水体中的NOx--N含量始终保持稳定。
- 沈根祥徐介乐胡双庆赵庆节刘勇弟
- 关键词:浮萍污水净化氮
- 沿海地区5种常见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指示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人工气候室和玻璃温室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碱蓬、灰绿藜、小藜、马齿苋和大豆5种沿海地区常见农田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存活率和株高增长率与土壤含盐量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通过复合观察这5种植物的生长性状,可形成一套直观简便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植物指示体系,用于判别农田土壤含盐量小于0.27%、0.27%~0.66%、0.66%~0.78%、0.78%~0.99%、0.99%~1.77%和大于1.77%的6种不同土壤含盐量范围。
- 顾海蓉李媛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尉良
-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指示植物土壤盐度存活率
- 都市边缘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成因及其连片整治对策--以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为例
- 都市边缘农村地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及人口结构,其环境问题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农村地区的特征.本文以典型的都市边缘地区-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为例,从产业发展与外来人口导入的角度,剖析该地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
- 李金文沈根祥郭春霞李立峰钱晓雍王振旗
-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产业结构污染治理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面拖曳式电磁感应集成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拖曳式电磁感应集成装置。该装置包括电磁感应仪、机械牵引传动及连接装置、GPS接收器和数据采集器;电磁感应仪探棒装在雪橇型尼龙套管内;电磁感应仪探棒两端固定有硅胶保护套,硅胶保护套一部分嵌入雪橇型尼...
- 陈小华沈根祥白玉杰曹燕陈诚李金文胡双庆王振旗郭春霞
- 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在稻田土中的纵向迁移被引量:8
- 2018年
-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畜禽粪污还田资源化利用是农田土壤抗生素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风险.为分析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采用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磺胺甲基嘧啶(S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和甲氧苄啶(TMP)在稻田土中的淋溶规律,模拟了不同淋溶时间、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降雨p H对3种磺胺类抗生素在稻田土中纵向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水冲刷下,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淋溶迁移性为TMP>SM>SM2.随淋溶时间的增长和污染程度增加,磺胺类抗生素纵向迁移能力增强,进而增加其向地下水迁移的风险.3种磺胺类抗生素在酸雨作用下更容易在土壤中吸附.
- 汪仙仙张洪昌沈根祥胡双庆张玉顾海蓉袁哲军
- 关键词:稻田土磺胺类抗生素迁移
- 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对策研究
- 姚政张维理沈根祥冀宏杰金海洋杨建军徐四新李志宏张怀志丁国平刘宏斌黄沈发查健生蒋小华罗国安周德兴张栩
- 该项目系统研究国内外面源污染研究方法的特征和原理,对黄浦江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进行监测,并形成了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指数评价模型;地处水网平原的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田氮、磷流失受“盆底效应”的影响;确定猪、牛养殖业的排污计算固液...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
- 典型雌激素在水稻土中的吸附特征及高岭土和猪粪DOM对吸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畜禽粪污还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带来了雌激素类物质污染风险,而吸附特性决定了雌激素的土壤环境风险和生物可利用性.为掌握雌激素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采用批吸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典型雌激素雌酮(E1)、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在水稻土中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以及掺杂高岭土和添加猪粪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土壤吸附雌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E1、E2和EE2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7),热力学特征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描述(R2>0.990).总体水平上,高岭土掺杂比例与3种雌激素土壤吸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随掺杂比例的增加,拟合曲线趋于线性.随猪粪DOM添加量增加,E1和EE2的吸附系数(KF)减小,而E2的KF值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综合分析表明,高岭土能促进土壤对雌激素的吸附,且氢键作用和游离羟基是增强吸附的重要原因;而猪粪DOM会降低土壤对雌激素的吸附,从而增加雌激素从土壤迁移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风险.
- 袁哲军张洪昌胡双庆沈根祥钱晓雍王振旗张玉
- 关键词:水稻土雌激素高岭土DOM
-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畜禽场的防渗污水贮存池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畜禽场的防渗污水贮存池。其池底和池壁结构为:最底层是素混凝土垫层,在素混凝土垫层上设HPDE防渗膜,在HPDE防渗膜上设混凝土砌块层;防渗污水贮存池进水口设置细格栅,出水口设置可控排水管道...
- 王振旗沈根祥钱晓雍陈伟徐文倩陈静洪祖喜汤正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