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伟
- 作品数:44 被引量:5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脏类癌4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沈宏伟吴育连彭承宏彭淑牖
- 关键词:原发性肝脏类癌
- T管加垫圈堵塞法治疗唇状肠瘘(附4例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使用T管加垫圈堵塞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外径与瘘口相似的乳胶T管。取直径约3cm圆形橡皮片,在其中央剪一圆孔,孔径略小于T管外径,将T管长臂穿过该孔,直至橡皮片(垫圈)与T管短臂紧贴。适当剪去部分短臂两端和前壁,将短臂连同垫圈通过瘘口插入肠腔,然后轻拉T管长臂,使垫圈紧贴瘘口,将长臂固定于正常皮肤并接上消毒塑料袋。结果本组4例使用本法,均有理想堵塞效果,2例免除再手术,2例用此法为根治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结论本法对肉眼可见粘膜外翻的肠瘘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彭淑牖江献川彭承宏彭承宏吴育连沈宏伟沈宏伟
- 关键词:肠瘘T管垫圈
- 单纯十二指肠切除的研究
- 1998年
- 十二指肠与胰头有着共同的血供,传统上胰腺与十二指肠病变多行胰十二指切除。这对于胰腺与十二指肠的恶性病变是合理的,但对于单纯的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则显得手术范围过大。因而能否实行单纯十二指肠切除是临床尚需解决的课题。为证实其可行性,我们在动物实验成功之后进行了临床应用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雌雄各5条,平均体重9.5±2.3kg,随机分成甲乙两组。2.5%硫贲妥钠20~30mg/kg腹腔内注入麻醉。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肝胆道、胰腺及胃肠。游离十二指肠至Treitz's韧带下2cm处离断,十二指肠乳头部留有长约5~7cm、宽2cm之内侧壁。
- 王先法彭淑牖蔡秀军沈宏伟马小琴
- 关键词:十二指肠切除术血供动物实验
- 重症胰腺炎并发高位和低位肠梗阻6次手术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彭淑牖许斌吴育连方河清沈宏伟梁刚吴丹黎介寿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手术治疗
-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及分析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于该院进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中的IL-2高于对照组,其他白介素及应激激素均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也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波动相对较小,说明此类患者的手术性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
- 姜正科俞晓军朱顺福沈宏伟
- 关键词:围术期白介素应激激素氧化应激
-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治疗Caroli’s病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总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技术治疗Caroli’s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Caroli’s病病人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Caroli’s病病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效果好 ,已分别存活 17及 18个月 ,已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
- 彭淑牖彭承宏吴育连江献川沈宏伟周凡徐斌史留斌刘颖斌范明敏
- 关键词: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胆管炎肝后下腔静脉
- 综合评分系统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转移分期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创立一个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转移(N)分期的综合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实际淋巴转移病理分期(pN)水平高低的临床参数,赋予各参数不同的计分分值.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各N分期的评分标准.Kappa检验和诊断试验法评估该评分系统对实际pN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被筛选为计分依据.综合得分0~4分预示N0期,5~7分预示N1,8~9分预示N2,10~13分预示N3.评分系统预测N分期与实际pN分期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加权 Kappa=0.605,u=14.548,P<0.01).评分系统对实际pN分期的总体阳性预测值为 65.6%,阴性预测值为88.5%,粗一致率为82.8%.结论建立的术前预测胃癌N分期综合评分系统简单易行,结果比较可靠,能够为手术者选择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提供帮助.
- 于俊秀吴育连沈宏伟董鑫苏昆仑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
- 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式及其影响。方法 自 1995年至 2 0 0 3年 ,对 39例尾状叶原发性肝癌进行了手术切除 ,其中单独尾状叶切除 19例 ,联合切除 2 0例。并对两组病例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功能的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 39例患者均被成功切除肿瘤 ,1例于术后 30d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3例并发胸腔积液 ,4例并发腹水 ,1例并发胆漏 ,其余病例均顺利恢复。术后 30例获得随访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5 0 %、39%。结论 尾状叶切除是治疗原发于尾状叶肝癌的有效手段 ,若肿瘤原发于肝尾状叶而又无其他肝叶侵犯时 ,单独尾状叶切除该是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 彭淑牖冯雪冬刘颖斌钱浩然李江涛王建伟许斌方河清曹利平沈宏伟杜建军蔡秀军牟一平
- 关键词:切除肝尾状叶术后外科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原发性肝癌
- 肝外伤手术治疗的关键——肝创面处理被引量:3
- 1999年
- 肝外伤由于首次手术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并发症并不少见,肝破裂经缝合止血造成需再次手术较多见。作者认为,肝破裂的基本术式是肝创面清创彻底、止血完全、引流充分,肝创面可以不缝合。本文从临床角度举例说明和讨论。1病例1.1男,35岁,车祸致上腹痛伴气促2小时...
- 江献川徐斌沈宏伟彭承宏
- 关键词:肝外伤外科手术创面处理
- 胆囊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胆囊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58例胆囊癌患者。分析22个有关病人、肿瘤及手术操作相关的独立因素,因变量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Binary 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与因变量相关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术后并发症为32.8%(19/58),58例中14例(24.1%)出现了感染性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提示黄疸、低蛋白血症和术中输血与感染性并发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黄疸和术中4单位以上输血对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具一定影响,但无显著性(OR值和95%c1分别为8.004、7.782和0.886-72.278、0.914~66.283),而体重减轻和低蛋白血症则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显著相关(OR值和95%CI分别为9.609、40.257和1.269-72.253、3.901-415.438)。结论体重减轻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胆囊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主要独立因素。
- 唐志宇吴育连高顺良沈宏伟
- 关键词:胆囊肿瘤手术后并发症